第10章 第四次战役(15)吴信泉水淹美军(2 / 2)

加入书签

4月5日前后,“联合国军”在中线和西线相继越过三八线。

志司分析指出,在“联合国军”进入三八线之后,接下来可能会有两种行动选择:首先继续北上;其次是暂时停留,经过大约半个月的休整和补给后,再继续进攻。

志司向各部下达指示:“为了确保我后续兵团集结完毕,能够有计划地展开进攻战役,必须从三八线起争取二十至三十天的准备时间。”

在麦克阿瑟被解职前,他曾与李奇微共同研究了联合国军进抵三八线后的作战计划。麦克阿瑟对形势非常乐观,坚信“在当前条件下,联合国军毫无疑问能够占领整个北朝鲜”。考虑到华盛顿可能会下达限制越过三八线的命令,他抢先指示李奇微:“只要后勤补给能够支持作战,第8集团军就应立即向三八线以北发起进攻。”

3月24日,麦克阿瑟再次飞往朝鲜,与李奇微就新制定的北进攻计划进行了详细讨论。该计划的目标线设定在三八线以北10至20英里(16至32公里)处,大致沿礼成江逆流而上,在金川附近转向东南方向,延伸至华川水库后再向东延伸至海岸线。

这条线位于中朝联司所划定的最后阻击线以北。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奇微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对北进计划进行了调整,原本集中兵力在西线的临津江至礼成江一带围歼朝鲜人民军的方案,改为转向中线“铁三角”地区的争夺。所谓“铁三角”,是指以平康为顶点,铁原和金化为底部的三角形区域,正处于整个战场的中央位置。

该地区有多条干线公路贯穿,并有铁路网纵横交错,东北通向元山,西南通往汉城,西北连接平壤。李奇微认为,这一地区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不仅是中朝军队的交通运输枢纽和后勤补给基地,还是东、西两线战场的关键通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