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中国空军在崛起(1 / 2)

加入书签

绞杀与反绞杀的斗争在继续,中国军队在残酷的实战考验中正悄悄建立一整套现代化的后勤体系,中国军队总后勤部的创始人洪学智正在积累着全套最现代化的后勤管理理论。

现在,洪学智终于可以睡几个好觉了,他打赢绞杀战的信心越来越足了,他可以用来和美国空军对抗的现代化军兵种越来越多了!

自从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结束后,苏联对中国的援助表现得十分尽心尽力。

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开始入朝参战之后,斯大林下令在中国东北组建了苏联第64歼击航空军,军长由别洛夫空军少将担任。

第64航空军的编制并非固定,部队会定期轮换。大多数情况下,其下辖2至3个歼击航空师、1个独立夜航歼击机团、2个高射炮师、1个探照灯团,以及1个航空工程兵师和若干保障分队。全军总兵力约为2.6万人,各部队通常每8到12个月进行一次换防。

在1950年至1953年间,朝鲜战场的大部分空战任务由这支部队负责执行。在这期间,苏联空军和防空军先后派遣了12个歼击航空师、2个独立夜航歼击机团、4个高射炮师、2个探照灯团、2个航空工程兵师,以及部分保障分队和海军航空兵的2个歼击机团轮流参战,参战总人数大约超过7万人。

苏军参战部队在作战区域和服装等方面都受到严格限制。所有参与作战的苏军人员必须穿着志愿军制服,行动时禁止飞越顺川至兴南一带。

第64歼击航空军最初驻扎在中国东北的纵深机场,主要活动于新义州至江界一带的鸭绿江沿线,这片区域后来被称为米格走廊。他们的核心任务是保护中国东北的大城市、交通线、桥梁以及部队集结地,执行防空任务。

1951年3月,苏联空军为了缓解日益增加的后勤运输压力,进驻了位于鸭绿江畔的丹东浪头机场,作战区域逐步扩展至朝鲜的平壤至元山一带。

1951年9月12日,空四师第三次进驻安东浪头机场,在友军带领下小打小闹锻炼部队的日子过去了,现在空四师要受苏联罗波夫军长的直接指挥,承担明确的作战任务。粗具规模的中国空军要拿世界最强大的美国空军当陪练、打大仗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