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首次多兵种协同(2 / 2)
黎原感慨道:当时之所以能够在345.6高地重创美军,坑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无数次血战中,被敌军猛烈轰炸激怒的中国将士,最终找到了应对“联合国军”空中与地面火力优势的有效策略——这便是“坑道战”。
志愿军的坑道防御体系,日后成为世界各国军界争相学习的对象,实际上是被美军逼出来的。面对美军数百倍于己的火力优势,出身农民的志愿军战士们凭借本能开始挖掘洞穴以躲避美军密集的炮火。
这种单人防炮洞因形似猫耳而被志愿军称为“猫耳洞”,三十年后在中越老山战场上,这个名字再次被广为传颂。
美国人的炮火越猛烈,中国士兵们就越努力地挖掘洞穴,左挖右挖,直到相邻的洞穴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马蹄形的坑道。
美军战史中对此有这样的描述:“由于中国人构建了复杂的堑壕系统和机动道路,极大削弱了突袭的效果,因此即便投放了凝固汽油弹和千磅炸弹也无济于事。敌军防守顽强,常常战斗到最后一人,导致骑1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通常情况是,美军虽然攻下了作战目标,但兵力不足,无法抵挡随后而来的强大反攻。”
10月18日,美军终于攻下了345.6高地的前沿阵地。
从9月29日至10月18日,第47军与美军第1骑兵师、第3师等部展开了激烈战斗,持续了整整20个昼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