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空军三炸大和岛(1 / 2)

加入书签

1951年7月开始的停战谈判处于胶着状态。美韩坚称:若想让他们从朝鲜西部诸岛撤退,必须割让开城地区的相当土地来交换,而西部诸岛位于鸭绿江口外70公里的包括大和岛、小和岛及附近的椴岛、炭岛等岛屿,是美韩军深入朝鲜西北部的重要前哨。

大和岛上有李承晚部一千二百余人和四百多美韩军事情报人员,设有大功率的雷达、对空台和窃听监视设备,对我军威胁很大,美国人在谈判桌上又在岛屿撤退问题上纠缠不休,希望能拔掉这个钉子。

对于敌人的纠缠不休,志司决定:?“实施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拔掉这个钉子!”

志愿军总部决定让空军配合陆军进攻大和岛等岛屿,作战方式是先进行一番大规模轰炸,然后步兵直接登陆。对于刚刚成立一周年的人民空军来说,这是首次与陆军展开联合作战,此次参战的不仅有图2轰炸机,还有拉11战斗机,及威力最强的米格-15战斗机进行护航,这种多机种协同作战,也是第一次。

新成立的中国人民空军迫切需要现代化的空中打击力量。图2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在朝鲜战争中,图2与米格15战斗机紧密合作,完成了一系列关键任务。尤其是在大和岛上空的作战,它多次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志愿军图2轰炸机的护航战斗机,是拉11战斗机。拉11属于是活塞式单发螺旋桨战斗机,一部分机壳还是木头的,速度也只有美军F-86佩刀的一半。唯一有点优势的就是,配有3门23毫米航炮,而美国的F-86佩刀是6门12.7毫米口径的机枪。

虽然拉11机炮的威力大,但是炮弹的重量也大,备弹量总共也就只有200多发。按照空战三炮齐发的惯例,按拉11每秒14到15发的射速,恐怕四秒左右,炮弹就打光了。而F-86佩刀的备弹量,每门机枪都是600发。空战机会转瞬即逝,一旦拉-11的机炮打光,那么在F-86面前似乎也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米格-15是首批成功采用后掠翼以实现高跨音速的喷气式战斗机之一。这种设计超越了直翼喷气式战斗机,具有速度快,机动性强,火炮口径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被用于地面攻击。为了应对米格-15的出现,美空军将北美F-86开赴朝鲜战场。

人民空军从1950年11月开始,大批引进米格-15飞机。在抗美援朝和同期进行的国土防空作战中,米格-15屡建奇功,成为中国空军战功最为卓着的飞机。王海、刘玉堤、孙生禄、赵宝桐、张积慧、韩德彩、鲁珉、李汉等空军战斗史上的着名战斗英雄,都是驾驶米格-15飞机,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了出色的战绩。

书归正传,空军的士气空前高涨,战士们摩拳擦掌,轰炸机部队尤其亢奋,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参战。以前志愿军常常遭到美军飞机的轰炸,白天只能藏在山里,到了晚上才能机动。如今,也轮到美国佬领教咱们炸弹的威力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