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百三十一章:生母养母(2 / 2)

加入书签

但问题是,谁也没有想到。传闻中已经去世了十多年的徐氏居然还活着,而且被先帝送给了辽国大王,这就很让人一言难尽了。

稍微有点儿道德的人也不能指责,说徐氏应该去死。明显这事儿她是被迫的。而且就官家这个态度,你敢这么说他先让你去死?经过近一年的政权平稳过渡。赵官家的权威有所上升。而且就这次和辽国的交涉,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太祖之风,至少以吕端为代表的功利派就对他是很有期待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对于徐妃的事情就犯了难。官家的态度很明确,那是他亲娘,没有不管的道理。和辽国方面交涉,用耶律斜轸换回来,加封皇太妃奉养于宫中。

单以徐妃生育官家的功绩,这些也是理所应当。但这样一来,宋朝开国兄弟俩的桃色绯闻必然可以和前朝唐玄宗媲美。但是这不就纠结了吗?于是有很多不厚道的人就想让宋太后来阻止,甚至搬出宋太后劝官家。

但是宋太后能认这就怪了,多次进行驳斥,最后甚至在国丈宋偓私下和续弦进宫时争执起来,据说国丈问宋太后,道:“太后千辛万苦养育官家成人辅佐至今,难道要把成果拱手让人吗?”

宋太后对亲爹也不客气,道:“这是什么话,官家是我养的,徐氏生的。她回来也越不过我。现在外面那些人拿着我的名头说事儿。难道要把徐氏一生的苦难都算在我头上?容不下徐氏的从来就不是我,而是先帝,我凭什么要替他背这个恶名?这不是害我吗?反而会离间了我们母子之情。难道官家若是对我这个母后生分了,对宋家有任何好处?”

这话说的在理,连很多外命妇都感慨皇太后果然明白人。对呀,当年的事虽然知道的人少,但也不是绝密。是太祖皇帝命当时的宋皇后亲自抚养五皇子。而永国长公主更是出生于太祖崩后,宋太后收养她更是出自一片贤德之心。明明是这样的功德,为什么要枉做小人?

邦媛缓缓恢复了身体之后,听着耿素素总结来的各路情报,无语至极,道:“这些人传的可真是有鼻子有眼,就像在床底下偷听国丈和嬢嬢的对话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