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1 / 1)

加入书签

('

尤其是经历过扬州之行后,张正常似乎有了不少感悟,

弥合南北,是身为皇帝的朱元璋背负的使命,也是张正常现在愿意做的事。

“你能去军中,不会吧,那不是说徐达和常遇春你也能见到?”

“必要的时候,可以……”

张正常意味深长,老朱解释过之后,他才知道张异预言过常遇春的死亡……

皇帝派他去北地走走,也交代过类似的事情。

“这么巧?”

张异听到常遇春的名字,也变得不淡定了。

他遇见过常氏,预言过常遇春之死,他也为能改变常遇春的命运做过些许的努力,可是张异从不认为自己能挽回这位名将的性命。

无论是常氏还是黄和父子,根本做不到这件事。

可是老张大大咧咧告诉他,他即将去北地游历,还有机会接触到军中人,他有些纠结了。

自己要不要再干涉一下历史的走向?

就一下下……

“怎么了,你有话对我说?”

张正常对张异的沉默有些许猜测,故意挑起话题。

“不知爹爹准备游历多久,去北地何方?”

张正常回答:“既然是告慰我汉家北地英灵,我自然会跟在大明军队后边走,我汉家儿郎埋骨之地,就是我游历之所,至于时间,一两年吧!”

古人游历天下,去一两年是正常之事,张异只是深深看了老张一眼。

“若父皇明年迎得常遇春南归,可去见他一见,若是能在这之前取得他信任,父亲可努力救他一命!”

“你说,常将军会死?”

张正常脸色微变。

“明年七月七日,柳河川,常遇春卸甲之后暴毙,这是儿子窥见未来所见之画面……

他的死因大概可能有几种,第一种是中风,第二种是心疾,第三种就是……

儿子以为,可以以这几种方式尝试救助……”

张异将自己知道的事情,毫无保留告诉张正常。

他和黄和父子,常家人都没有说过这些事。

老张心中骇浪惊涛,这小子对未来的了解,果然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

“如果能救下常遇春,爹你立的功劳就大了去了,不过你做完这件事,最好不要和常遇春走得太近……”

张异教完张正常,后者示意自己记住了

在朱元璋手底下做事,最好学学徐达,不要拉帮结派跟谁太过亲密。

“回头我送你大哥回去,接下来就要远行了,他在龙虎山有人照看着,你在京城,也要好自为之!”

张正常的嘱咐中,带着一丝离愁,张异无声点头。

“你记住,路上能喝开水就喝开水,这点能救命……还有……”

老张静静听着张异的嘱咐,却没有不耐烦。

等一切说完,他才说道:

“对了,还有一件事,这次陛下给了我一个封赏,你想知道是什么吗?”

“什么?”

“陛下有感于你在应天府游手好闲,他于心不忍,给你找点事做,你明天去国子学报道,以后你就在那读书……”

张异如遭雷击,脸色大变:

“爹,您说什么儿子没听清楚?”

见张异那张脸如丧考妣,老张莫名觉得开心,他故作不知,道:

“就是,皇上赏赐我,让你去国子学读书!这是陛下天恩呀……”

老张的表情很夸张,张异快哭了……

谈他干什么都可以,之乎者也这些东西,他一点也没兴趣好吧?

朱元璋啊朱元璋,老子也不认识你,你赏我爹就赏我爹,挨着老子干嘛?

“我不去!”

张异有些恼怒,直接拒绝。

可是他见老张和张宇初二人,似笑非笑的盯着自己,张异怂了。

“我去还不行吗?”

第九十九章 难得见你吃瘪,见过刘伯温

张异有自知之明,他可没有违抗圣旨的资本。

而且严格来说,朱元璋也不是真的故意恶心他,给一个道士去国子学读书,确实算是赏赐。

如今的大明,很多机构都没有完善,后人印象中的国子监要洪武十五年才会出现,甚至老朱给皇子们读书的大本堂要年底才会开学。

在这种情况下,国子学已经是大明最好也是最高的学府了,

科举未开的情况下,能进国子学就等于半只脚踏入大明官场。

这国子学可不像是后来的国子监,有些人可以通过捐监获得监生的身份。

现在能进入国子监读书的,多少都有背景和地方推荐。

张异是张家次子,天师无望,如果他混得好,大概也就是龙虎山一个祭酒。

朱元璋给他一个能获取功名,脱去道籍的机会,这还真是一条出路。

可他并不想读书呀!

不说老朱这个老板是他最不想伺候的老板,他根本无心功名。

就算他想吧,他看别的书行,之乎者也那些东西张异心中就排斥,更不用说去学习了。

但就算再抗拒,张异也不敢说不去。

那是朱元璋呀,这老小子杀人不眨眼,别看他现在重视张正常,看着你好我好的样子,

他杀起人来,可是翻脸不认人。

想起老朱的翻脸不认人,张异想起国子学里边还有一个倒霉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那老头现在应该还没死吧?

“弟弟,真羡慕你,我求都求不得这种机会!”

张正常和张宇初很难得见到张异吃瘪,嘴都没有合拢过。

张宇初还跑过来安慰张异,但话语句句扎心。

张异没好气地看了对方一眼,早知道当初还不如抢了他的天师位。

“对了,那本十万个为什么我看完了,怎么才一百个,剩下的九千九百个为什么你什么时候写出来呀?”

张宇初说得张异头都大了,谁说十万个为什么一定会有十万个问题?

他心烦意乱,打开张宇初的手:

“没心情!”

“哈哈哈哈!”

道观里传来张宇初徐幸灾乐祸的笑声和张异恼羞成怒的怒吼。

……

第二日,清晨!

张正常给亲自给张异整整道袍,问:

“真不用我陪你去?”

“得了吧,你来应天府也是睁眼瞎,我跟邓师兄去和您去没什么区别!您还是赶紧将大哥送回龙虎山,忙您自己的事去……”

一说起上学,张异苦着脸。

“记住,不该说的事别说,尤其是你那预言的本事!”

张正常不放心张异,又提醒了一句。

张异给老张翻了个白眼,他这句话已经反复说了好几次了,他是那么不小心的人吗?

除了家里人和老张打包票的黄家父子,他也没张扬好吧?

“知道了!”

张异不耐烦地挥挥手,告别张正常,开始了他苦逼的上学路。

……

此时,应天府中心城区,

两位老者看着学子们走过,神色不动。

他们一人手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另一人却若有所思地看着路上上学的学习,却仿佛神游物外。

逐渐,上学的学子越来越少,远处的学舍中传来朗朗读书声。

看书的那位老者,没好气地催促身边人:

“刘基,你该看的人也看了,还不走?”

那个发呆的人,正是御史中丞,太史令刘基,刘伯温。

“也不知道你是什么毛病,下了朝就来我这看着,你不就是想看孔讷么,现在看到了,应该甘心了?

你若想见他,直接去孔府不就是了……”

面对读书老者的抱怨,刘基笑:

“孔府,是陛下划给孔克坚的牢笼,我若去了,我不遭殃?存仁兄,你就这么见不得我好?”

“那你还特意来看孔讷做什么?谁都知道,陛下对孔家不满,他不过是孔家送过来的一个质子,还用得着你刘基特意来看着?”

刘基道:

“只是普通的质子吗?

那存仁兄想岔了,陛下若是只想留个人质,前衍圣公留在应天就很好,何必再为难一个孩子?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