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页(1 / 1)

加入书签

('

肯定是兄弟互相残杀的局面!

在这件事上,虽然出了朱允炆这个意外,但总体而言皇帝做得是不错的!

他至少将朱家兄弟之间的和平,维持到他闭上眼睛!

皇帝这种做法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也知道人心不可考验!

所以他没有给任何皇子考验人性的机会,直接一开始就就让他们出局!

可!

在官员这里,他却一直反复考验官员的人心,所以这制度不崩坏才怪!”

张异从皇子身上,绕回官员本身。

朱元璋对他的说法不如上次那样排斥了。

他说:

“你说来说去,其实还是说官员的俸禄问题,可一个朝廷一品九百石粮食,一个普通官员一年六十石粮食,真的不够?”

张异笑:

“够不够,不是皇帝说了算!

而是大部分官员觉不觉得够?

一个九品官员五石粮食一个月,大约是六七百斤粮食,这够不够,肯定够呀!

但咱们看看大明的官员他们要花钱的地方有多少?

咱也不耍流氓,就基本的生活开支,规避不掉的那些!

官员除了温饱之外,尚且有三种开支!

第一是衣帽,咱们大明讲究礼仪,什么时候穿什么衣服,那是都有定制的!

可叔叔有没有想过,这些衣服价格几何?

衣服又不是只需要一件,而是夏天,秋冬,皆有不同的要求!

且去一些特殊的场所,也需要特定的衣服!

这些衣服的料子,板式可是不便宜的!

而且又不能不买,因为如果你穿错衣服,还有可能被皇帝责罚!

您算过这笔费用?”

朱元璋沉默,张异继续说:

“衣服之外,出行!

外边那个路况您也是知道的,就官员的服饰,肯定是不能走路去上班的,不然路上的泥泞就足够他们好受!

回头因为衣衫不整,被皇帝责罚,那是可能出事的!

可如果不能步行,需要什么呢?

轿子要有吧,可这东西不便宜,还要养轿夫!

如果不行,多少得赶驴车,驴子的草料不是钱,仆人不是钱?”

朱元璋哑口无言,张异继续算账:

“接下来,是办公,相信叔叔也是知道的,官员的那份俸禄,可不仅仅是养家!

如果想要处理好朝廷的政务,他可是要养半个衙门的人!

因为如果不养活这些人,他很有可能因为处理不完身上的任务,而导致被责罚!

所以只是这三个,就是刚需,我说得没错吧?”

老朱还有些不服气,但张异直接用话堵死他的发言:

“我知道您想说,有些人不这样,可那些人是圣人!

您不能指望天下人都是圣人!

您都当不成尧舜,凭什么要求下边的人个个当圣人?

叔叔,咱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对错问题。

小孩子才说对错,大人想的是如何解决问题?”

朱元璋被张异怼得半天说不出话,他必须承认张异说得有一定道理。

人性经不起考验!

当张异这句话的底层逻辑得到他认可之后,他无法反驳张异的理论。

既然人心不可考验,那面对利益自然也会一样。

朱元璋本质上,是一个相信人性本恶的人,至少他对官员阶级的看法是如此。

“如果人性不可信,那就算给他们再多钱,他们也会贪墨!”

张异嘿嘿笑,他就知道黄和会这么说,他回答:

“话是这么说其实也没错,可是每个人的犯罪成本不一样!

就如在乱世,大家易子而食,可叔叔您能说天下百姓是坏人吗?不是,是人没被逼到那个份上!

其实利益,贪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码!

譬如大哥如果去工部,我相信他就不会贪污,为什么,因为那几十几百两银子,对他来说犯不着冒险!

可是如果大哥面对的诱惑,是几万,几十万两呢?

叔叔的看法,也是小看了天下人!

小道虽然相信人性不可考验,可也相信大部分人的底线其实还是有的!

对于大部分的官员来说,给他们一个体面的生活,然后再通过律法去增加他们的犯罪成本!

这就是小道认为的合适的解决贪腐的路子!

虽然不能禁绝贪腐,但可以做到一个相对清明的朝廷!

而当今陛下的做法,就是逼着那些还在易子而食的灾民不能吃人,却不给他们解决饿肚子的问题!

问题是,如果不是逼得没办法,有多少人会选择吃人呢?”

朱元璋低下头,没有回答张异的问题。

朱标在一边观察自己的父亲,却知道皇帝这次是听进去了。

上次张异和他说的时候,老朱还会抵触。

“让人不贪,是违反人性的,这件事不可能禁绝,只能讲究成本!

大部分人的要求不高,可能你多给他几石米,天下就有五成本该贪腐的人因为摄于枉法不敢下手!

有五成人不贪,那剩下的五成之人就有人监督!

可若因为省了几石米,天下有八成人在贪污,按清廉之人,反而成为异类!

人是一种群体生物,他们有个本能会追随大多数人的做法!

如果人人都贪,那还在坚持的人就会迅速被同化!

所以,怎么把好人变得多多的,把贪污之人变得少少的

这才是我认为的解决贪腐的方法!

这不比花着朝廷的钱,去养着宗室有意义?”

张异提起宗室,还忍不住吐槽两句,老朱脸微微红。

宗室的祸害这件事,他到现在都没放下,今日既然问了,他想干脆也问清楚:

“那你认为如果你是皇帝,宗室的问题怎么解决?”

张异没好气怼了老朱一顿:

“有什么不好解决的?

往前算前朝,哪个王朝会因为宗室出过问题,宫里那位不就是吃饱没事干,想要自己的儿孙世代相好,才养出个祸害来?

其实血脉这东西,出了五代,基本都不认识了!

他倒好,还想养着子孙世世代代!

这是就是标准的算学没学好,还自我感动的类型!

这事要解决,在俸禄和爵位上下功夫不就行了。

爵位隔代递减,几代之后就不管了,那不是挺好的……”

朱元璋嘴角抽搐,他也知道宗室这个问题放在前朝根本就不是个事。

可他不是舍不得嘛?

人最难改变的,就是成见。

希望多子多福,子孙延续下去,那就是老朱的执念。

不过被张异讽刺了一顿,他自己也有些心虚,老朱讪笑,看来这宗室之法,确实不能实行呀!

“如果他实在管不住手,将子孙往外送呗!

世界那么大,就跟以前分封天下一样,将宗室分出去不就好呗!”

朱元璋脸色微变,这可不能乱封呀!

从大秦开始,天下从分封变成郡县制,在华夏千百年来,早就深入人心。

再分封的话,那是开历史的倒车。

朱元璋的表情落在张异眼中,他大概也知道对方想什么?

张异笑道:

“叔叔可知道一个王朝的疆域由什么决定的?尤其是咱们这种郡县制的封建王朝?”

这个问题老朱倒是真没想过,他瞬间变得饶有兴趣:

“你说?”

“是从京城出发,皇帝的政令能不能一个月之内到达地方!

如果到不了,那这个地方大概率是不能纳入王朝的控制,因为鞭长莫及,地方上的百姓对朝廷也没有归心!

其实别说远方,就在咱们华夏之内,也有王权不下县的说法!

所以您去纠结外边的那些领地是不是分封,有何意义?

美洲那个地方,朝廷管得到吗?

别说日本,东南亚的暹罗,朝廷管得到吗?

不行吧,勉强设置郡县,我要是皇帝,勉强去设置郡县,还不如拿来赏给子孙!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