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1 / 1)

加入书签

('

不是宗室的问题不能解决,将老朱家的旁系都安排出去,让他们在藩属国就藩好了,周围都是老朱家的血脉,

这不也从一方面间接解决宗室问题?”

张异的看法,和老朱当初的设想不谋而合,他频频点头。

帝国疆域的极限,是京城的政令出去最多一个月能到的地方,这个总结对朱元璋而言,犹如醍醐灌顶。

既然疆域是有极限的,想要影响疆域之外的领土,为大明所用。

那只能是如春秋战国一般,分封天下。

而将老朱家的子孙分出去,这确实是一个好棋!

如果让老朱封异姓王,那比杀了他还难受。

但如果说让子孙将世界上其他好地方给占了,他心里是不排斥的。

张异也许只是随口一说,可朱元璋脑海中,已经有一套战略形成!

他喜怒形于色,那种有种高兴的样子,惹得张异发笑。

黄叔叔在做白日梦,张异表示理解。

就如前世的他,也曾经想过要将华夏的影响传播出去一般,这是个美好的梦想。

只是梦想终究是梦想,他们也只是在随便聊聊而已。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去打断眼前这个老男人的幻想?

要不,再给他添把火?

第二百一十二章 另一种长生,输出世界观

“其实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

张异的说法果然引起皇帝的注意,他结束自己的幻想,将注意力关注到现实中来。

“皇帝也好,咱们普通人家也罢,纠结开枝散叶,子孙延绵,是因为他童年失去家的苦难而形成的执念!

这种执着本身没错,可是他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点,那就是开枝散叶的意义!

人生在世上,朝不保夕,就算富贵荣华,存在的痕迹也不过短短数十年,

延续血脉,其实就是希望将自己的痕迹留在这个世界上,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长生】,

血脉的延续和知识的教化,

也算是长生的一种类型!”

朱元璋听闻这些话,瞬间醍醐灌顶。

华夏人讲究落叶归根,开枝散叶。

这未尝不是一种长生,就如他专心培养朱标,以后朱标承袭他的意志,将他的想法执行下去。

张异话锋一转,说:

“可开枝散叶是手段,开枝散叶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留下自己的痕迹?

老祖宗其实早就给我们指出来真正的方法,可惜皇帝却领悟错了!

所谓开支散叶,就在开和散之上!

为什么要开,要散,是因为这世界充满风险,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皇帝只想到了血脉延续这一层,却没有想过,他把子孙都安排好了,将他们当猪养,怎么可能有开枝散叶的目的?

天下没有必然不灭的王朝,他自己搞出那么一个变态的宗室,拖累了朝廷不说,等大明覆灭了!

朱家的孝子贤孙们就是被后来者清算的对象!

皇帝留在世间的痕迹,也会烟消云散!

可将子孙散出去就不同了!

他们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手段延续着他的存在,这不是比他养猪的方式好上百倍?

古人分家分家,为什么分家?

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可是,这样的话,子孙会很苦……”

老朱忍不住反驳张异,他终究是吃过苦的人,对于让子孙吃苦的事情,是他过不去的结。

“您说,让孩子去守国门,不苦?

这世间哪有什么是不苦的?

不正是因为世间苦,所以人才想要繁衍,留下自己的痕迹吗?

如果这世间平安喜乐,人们不再为生存担忧,

那大家都不想生孩子了!

将宗室放出去有什么不好?他们在日本当天皇,在暹罗当国王,在东南亚的岛屿种橡胶然后供大明……

如果大明昌盛,他们自然就是拱卫大明的分支!

如果大明这颗大树衰亡了,至少朱家的子孙遍布四海,他们就是老朱曾经来过的痕迹!

这就是希望……”

老朱被张异一顿忽悠,整个人都茫然了。

恍惚之间,他还差点以为张异发现了他的身份,旋即他醒悟过来,这小子说的这些都是套话,

他肯定还有别的目的。

老朱气笑:

“你别把你叔叔当皇帝忽悠,你说说吧,你真正的想法是什么?

你这是准备跟忽悠孔家一样,找机会忽悠皇帝?”

张异嘿嘿。

他刚才闲聊的时候,确实把自己代入进去了。

不过黄叔叔倒是够了解他,并不上当!

“叔叔言重了,我哪有本事忽悠皇帝,不过如果您是皇帝,我刚才说的那番话也是真心!

但所谓将朱家人分封出去的另外一层好处,却不仅仅是他朱家人得力!

其实这种方式带来的好处,对我华夏也是有影响的!

你想呀,如果老朱真的将宗室送出去后,会带来什么后果?

以他那心疼后代的性子,走之前怎么都会带上一批工匠,一批文臣走吧?

这就牵扯到一个教化问题!

老朱家送出多少个皇子,宗亲,跟咱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可咱们华夏的文化,在世界上别的土地上扎根,那意义就很大了!

就如刚才咱们说的一样,如果延续血脉是一种长生!

教化何尝不是一种长生?

我华夏的文化,在世界各地扎根,甭管未来大家变成什么样子,但他们的文明的底层逻辑,都是我华夏的!

这可是能影响千秋万代的好事呀!”

朱元璋和朱标愣住,这小子背后的算计,果然简单纯粹。

这货就是个标准的大华夏主义者。

他的做法很符合他在老朱眼中的人设。

张异是个比自己还要狂热的疯子,但这种疯子,只要他不损害大明的利益,老朱还是很喜欢的。

“其实咱们汉家人最厉害的东西,就是咱们的文化,这是根植于思维底层的东西,咱们汉家人看世界的方式,与别人不一样!

除去血缘,这也是可以被称之为文明烙印的东西!

世界观!

将汉家人的世界观,植入世界的每一处!

此后四海之外,皆是汉乡!

老朱家的宗亲死干净也没关系,他们能把咱们汉人的文化带到远方,他们就完成了历史使命!”

张异一番话,可把老朱给堵得差点昏过去。

这家伙疯狂起来,喜欢把各种人变成他的工具人。

老朱家的宗室也好,老孔家的传人也好!

在张异看来,他们的任务就是将文化传播过去……

至于他们的死活,关张异屁事?

朱元璋给气笑了,他相信如果有一天,张异在不知道是他的情况下,有机会忽悠皇帝的话!

他一定会搬出这套说辞,试图说服皇帝。

“差点被这小子给骗了!”

朱元璋忍下揍他一顿的冲动,深吸一口气:

“很好!对了,这里有你一封信……”

朱元璋从袖口中,抽出一封家书交给张异。

张异看到信封上的落款,惊喜万分。

“是爹?”

张正常替代皇帝行走北方,已经有一段时日了。

张异算算日子,怕不是有半年了。

这半年时间下来,老张偶有时间会给张异写家书,

这些信件,都是通过老朱转送。

张异喜悦的神情,落在老朱父子眼中,二人对视一笑。

回想当初在京城,他们父子二人剑拔弩张的模样,恍如隔世。

张异当着朱元璋的面将信件拿出来,然后细心品读。

张正常的家书还是如以前一般,开始先介绍所见所谓,所谓远行,并非轻易之事!

张异能感受到字里行间之中的疲惫,不过父亲这半年远行,张异也能感受到他细微的变化,不独是他,

张正常在经历过皇帝磨砺之后,也有了属于他自己的成长。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