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1 / 1)

加入书签

('

“回去吧!”

慧昙法师心中的不甘,怨愤瞬间消失无踪,他难得露出笑容,

小和尚大惑不解,师父怎么突然变得开心起来。

他转身走路都有劲了。

等师父走远,小和尚才惊觉:

“师父,你等等我!”

……

“慧昙法师辞去天界寺主持之位,向皇帝讨了个路引,带徒儿云游去了……”

“我去,他怎么输不起呀!不对,我说宋夫子,你告诉我这个是什么意思?”

天气暖和了些,张异终于可以晒上春日的暖阳。

朝天宫算得上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工部的人正在热火朝天的扩建朝天宫,许多建筑不断在远处落成。

张异脑海中的朝天宫,正和这个时代的建筑逐渐融合在一起。

邓仲修因为两个大项目,地位越发稳固,也忙得没有机会伺候他这个小师弟。

倒是宋濂,成了张异新的跟屁虫。

邓仲修坐稳主持之位后,他本不必经常来朝天宫。

不过张异还记得,他与宋濂有个交易,他交出那本他默写出来的元史,宋濂推动朝天宫成为现在的修元史之地。

作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张异自然要来帮助宋濂修书。

他不会出现在修编的团队里边,但宋濂会偷偷来找他。

张异一点点交出后边的元史史料,宋濂每次一读,都会拍案叫绝。

一个人,写出一本史,这种天才要不是亲眼所见,他绝对不会相信。

这本《元史》一开始宋濂还怕张异乱写,随着修编工作的进行,他对这本书的权威性再无怀疑。

相反,因为有一本“成书”,宋濂可以根据张异版本的《元史》去查漏补缺,所以大明修的元史,质量明显比他这本更高。

老夫子一高兴,就成为了张异的忘年交。

今天这不,他又来找张异喝茶。

张异对这老家伙故意告诉慧昙离开天界寺的消息,这是什么意思?

他可记得,宋濂跟佛门不少高僧是好友。

“没有什么意思,就是我去给他送行的时候,慧昙法师让我转告一句话给你爹!

你爹不在,且老夫也算看出来了,你其实才是这场局的真正布局者!

所以跟你说也一样!”

宋濂道:

“法师说,身在其位,不得不争,他不会为当日之事后悔,却也要向你爹说声对不住!”

张异闻言点头,他对慧昙法师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憎恶!

世间很多纷争,其实说白了就是立场不同。

他是龙虎山嫡子,龙虎山受了欺负,他自然要全力以赴报复回来。

要是换成他是慧昙的弟子,他可以把老张坑到回去找老祖宗哭诉。

“法师还说,慈悲本是佛门真意,但他在道门见到了另外一种慈悲!

他心有感悟,决定去了主持的身份,重新回归最普通的僧人身份,去外边走走!

他日若有所成……”

张异还没等宋濂说完,他就从椅子上跳起来。

接下来的场面话,他也懒得去听。

“这里的空气太酸了,贫道去也……”

在宋濂瞠目结舌之中,张异远去。

宋濂气的吹胡子瞪眼,最后却化成苦笑:

“此子,多少也算是一个异人!”

……

“张异!”

出了编修元史的小院,张异再往大殿走的时候,被邓仲修叫住。

他回头,却发现邓仲修身边跟着另外两个熟人。

“叔叔你怎么会在这里?”

张异见到老朱和朱标,颇为意外。

邓仲修脸上露出不自在的表情,朱元璋此次前来,一来是查看他的工作进度,第二个就是来找张异本人。

“师弟你来得正好,我忙得不可开交,你陪黄老爷走走!”

邓仲修也是识趣之人,他明白每次皇帝来找张异,都会避开他。

他留在这里,也是一个多余之人。

既然如此,还不如找个由头离开。

果然老朱颔首,对邓仲修知情识趣表示赞赏。

“好说好说,叔叔今日来,不留个香火钱再走?”

张异半开玩笑,换来老朱瞪他一眼:

“你自己的清心观没见你讨要过香火钱,倒是挺为你师兄着想!”

张异嘿嘿笑:

“您又不是不知道我生财有道,我师兄可不行!”

老朱不上他当:

“不说永寿宫留下来的大量前朝的土地,就是陛下这次赐予朝天宫的土地,也有上百顷,这些田地养一个朝天宫还不够吗?”

张异左看右看,发现周围没有别人之后,说:

“那倒是,这次皇帝难得大方一回,不过我估摸着,这朝天宫他肯定另有他用!

用这么多土地养着一群道士,不像是皇帝的风格!”

老朱那点心思,却被张异一眼看透。

他有点气呼呼的,这小子多少给自己留点面子不行?

“走吧,你师兄不是让你带我逛逛?”

“那边不行,那边是皇帝奉命修元史的地方,我带你去封神台走走吧……”

张异带着朱元璋往另一个方向走。

老朱看到了墙上的字,想要故意逗逗张异。

第三十章 僧道纳税,你小子有种吗

“平时看你无法无天,真到接近权力中枢,你倒是会拍马屁!

这围墙上的标语,我若是皇帝听了,肯定鸡皮疙瘩都起来!”

张异闻言不以为意,反而笑嘻嘻:

“叔叔也觉得效果不错吧,要的就是他起鸡皮疙瘩!

怎么恶心咱们怎么来,反正让陛下印象深刻就行了!”

朱元璋反而被他说得愣住,他本来想笑张异没立场,可听他说来,这似乎还有讲究?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朱标开口:

“张家弟弟,你这有什么讲究?”

张异叹了一口气,想要营造一个自己很困难的形象,只是那为赋新词强说愁姿态,惹人发笑。

“叔叔和黄家哥哥有所不知,别看我龙虎山如今花团锦簇,可刀子也是架在脖子上呀!

宗教本身就有蛊惑人心的属性,所以君王用之,也惧之!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低调行事!

可阴差阳错之下,我龙虎山现在承担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这形势越好,就越是要小心来自宫里的目光!

办学可那是教化!

是直接给百姓教导,深入群众的勾当。

只要那些文臣谁看不过眼,污蔑咱们一个造反,那可是洗不清的事。

所以呀,强调忠君爱国,加强思想教育,那是不得已且必须做的事!

一来,忠君爱国确实也没错!

二来,这也是让皇帝看到,我龙虎山绝无谋反之心!

至于为什么要刷标语呢?嗯……

叔叔看着低俗,恶心,那正是小道希望那些士大夫和君王看到的!

一个低俗恶心的小人,反而不会被人当成危险去防备……”

张异一番话下来,朱元璋脸上的取笑之意反而没有了,这孩子简直是将求生欲刻在骨子里。

不过他这种自污的手段,也给他不少启发。

小人物自有小人物的求生之道,这点算是让他大开眼界。

不过他嘴里不服:

“你这是妄自菲薄,如今龙虎山的情况,那是烈火烹油,节节高升!

天下名山,向来是七佛三道,佛门横压道门!

也就是你这臭小子一顿王八拳,居然连天下第一寺的主持都打跑了!

现在龙虎山带着道门夺回天下第一的趋势,那是指日可待!”

张异吓一跳,赶紧摆摆手:

“那可不行,佛门想当老大让他当去,在洪武爷底下混,当第一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小道倒是不担心这点,咱们道教突出的就是一个散装,谁也不服谁!

龙虎山管好龙虎山就行,道教这旗子可当担不起!

能利用手中的资源,为这百姓做点事,也算对得起人家给咱的香火钱!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