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页(1 / 1)

加入书签

('

而张异这边,报纸的受欢迎程度,远超过他的想象。

因为销量的缘故,报纸的成本已经削减到一文钱以下。

虽然谈不上赚钱,可至少不亏本了。

陈珂这边又得到一个好消息,就是有一些商人,找他订阅《龙虎报》,要带到别的地方去。

这不就是《龙虎报》的第一批异地经销商吗?

在别人不能办报纸的情况下,龙虎报愣是在消息失效过去之后,依然能有人抢购。

张异隐约感觉到,在消息封闭的古代,这报纸的时效性,也许没有后世卡得那么严格。

这些人总共从张异这里订了一万七千份报纸。

进一步摊薄了报社的成本。

张异以一个相对低廉的处理价,将报纸分销出去。

报社又进账了一大笔钱。

张异不曾将这些钱放在眼里,他已经在开始谋划第三份报纸。

这份报纸,大概也是过年前最后一期。

也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一期。

“你说,你要采访皇帝?”

当张异将自己新年最后一期报纸的头条,定在这件事上的时候,

无论是徐家丫头还是陈珂这个盘子,都惊得目瞪口呆。

张异这是越发张狂了,他居然想要去让皇帝给他报纸做宣传?

“你不要命了?”

徐家丫头脸色煞白,孟瑶和观音奴,也惊恐地看着张异。

皇帝是是什么,是天子?

天子一言一行,都尊贵无比,岂能给你抬轿。

或者,你怎么敢让他给报社抬轿?

“你们以后就知道了!都忙去吧,最近姑娘们都辛苦了,告诉她们,等过年了,贫道会给他们一个大红包!”

张异的小报社,暂时也初成规模。

由他亲自操刀主编,徐家丫头三人,也给他帮忙。

而报社除了她们几个,张异也让徐家丫头安排一些擅长文书的女子学生进行内容的校对,润色……

这些女生也第一次发现,原来她们除了相夫教子,也能从知识中获取自己的价值。

徐家丫头颇有感触,当初她跟张异聊到关于巾帼不让须眉的问题,她从未想过张异能改变这个世界。

也许现在也到不了她心中期望的样子,可是当年张异说过的话,一直在变现。

而且,是两个人一起努力。

“好,我会把其他版面的事情都做好,皇上的采访就交给你了……”

张异点头,他回头找来老陌,然后起身去皇宫。

张异在宫门口说出求见的意思之后,老朱同意了他面见的请求。

御书房中,张异开门见上,跟皇帝提出他的要求。

朱元璋闻言,又好气又好笑:

“你这是不在朕身上捞足够的好处不罢休是吧?”

张异一本正经,说:

“恰恰相反,臣这是回馈陛下照顾的恩德,才特意安排这次采访!”

采访?

老朱对这个词颇为陌生,张异解释道:

“简单而言,就是臣回问陛下问题,然后陛下回答问题!

然后臣将这些问答整理之后,发到报纸上!

陛下想要绕过那座桥,直接通过某些手段传达讯息!

这报纸,不就是一个重要桥梁?”

老朱愣住,还能这样?

“君王在百姓心目中保持神秘感,这是维护统治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陛下以往,或者说历朝历代皇室,莫不如此……”

张异跟朱元璋,没有什么不可说的。

他三言两语,就将君与民之间的相处模式说得清清楚楚。

这些话其实就是大家都知道,但情商稍微高一点的人,都明白不能明说的事。

但张异不怕:

“君王为天子,为什么要自称天子?

还不是要将自己塑造成神?

正因为百姓以君为天,对君王产生敬畏。

这自然对君王统治天下,有好处!

可是……”

“可是什么?”

虽然知道张异是卖关子,但朱元璋还是配合他,追问了一下。

“可是,既然陛下当了神,神自然就不会轻易出现在百姓面前!

神和人,需要有一些人来作为陛下和百姓的桥梁!

把陛下抬得越高,他们得到的好处也越大!

所以理学出现之后,大兴于天下!

因为君王想当神,理学为天下的皇帝提供了神圣性。

而与此相对的,那些将皇帝捧为神的人,自然也成为神的使者!

拥有释经权,为皇帝放牧百姓,就是他们天然的权利……”

放牧两个字,让朱元璋的眼神阴沉几分。

“君权与相权,本就是共生!

陛下想要得到一部分便利,自然要让渡一部分权力!

可是陛下如今觉得,您给的权力太大,想收回来……

那您,自然要舍弃一部分东西!”

张异的话,让老朱若有所思。

君与相的斗争,本质上也是两种权力的碰撞。

取舍之道,老朱知道。

可是这样的取舍值不值,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今,张异将这件事摆在他面前,让他选择。

“那朕,要舍弃什么?”

“舍弃一部分神性,让百姓感觉到陛下人性的部分……”

张异的回答,又把老朱给说沉默了。

神性,人性!

也就是说,他想让自己这个皇帝走下神坛?

自认受命于天的天子,如果选择走下神坛,对于天下的治理,是否会不利?

朱元璋问:“利弊……”

“其实这事,就跟贫道家里当神棍一般!

天师之名,在老百姓心中,那也是神仙人物!

不管张家的天师是不是神仙,大家不会去主动戳破百姓的想象,

这些东西,代表着老张家这些年积累下来的民心,其实陛下被百姓塑造的形象,也类似于此!

可是老张家的人,一样会游历天下,救济百姓。

在端着高高在上的形象之时,偶尔也会展露人性的一面!

陛下如今要做的,其实也是如此!

您在民间编造各种故事,将您好的形象植入百姓的心中,其实也是一样的。

贫道会通过一些问题,为您树立不同于神的形象,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或者说,亲近于百姓的人……

让大家知道,原来皇帝,也和咱们百姓的心思是一样的,跟那些官老爷的宣传不同……

这种采访,本身就是造人设的方式。

不过陛下想要呈现的人设,是你真实的一面,还是您虚构的一面,这点由您定夺!

这是我的采访稿,还有建议您回答的部分,您可以先过目!”

张异将早就准备好的稿子交给朱元璋,这种涉及皇帝形象的事情,他自然不会没有准备。

老朱接过采访稿一看,也是愣住了。

张异的问题很家常,却涉及到他的许多心事。

老朱有些犯难了,这些问题中,比如就有许多关于他穷苦时期的问题。

也有他袒露心事,共情百姓的问题。

在宣传上,其实朱元璋一直避讳自己出身微末的事。

因为这件事,涉及到华夏自古以来的血统论。

君王的神化,往往就是从出生开始。

老朱的曾经的身份实在太卑微了,他自己内心深处,也会自卑。

因为自卑,所以猜忌!

这是他为人苛刻的原因之一。

可是张异的采访稿,等于削弱了这部分神圣,换来的是百姓的共情。

这,值得吗?

朱元璋在这里打了问号,然后继续往下看。

接下来的部分,就正常了许多,是皇帝对于某些政策的解读。

为君之道,讲究的就是一个神秘。

可张异的采访稿,却处处从神秘之处下手。

不过有一些东西是好的,比如张异通过问题,去从他的角度解释和阐述了某些政策背后的意义。

这些东西,其实就是绝了地方官曲解朝廷的意思。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