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页(1 / 1)

加入书签

('

“不会,等龙虎报的名声打出去,我还有别的手段!

这报纸出名了,我会拉拢他们其中一批人写专栏!

让他们的声音,也能发出去,他们对贫道的敌意也就小了!

咱们不要将所有人都当成敌人,也别去预设立场!

做一个平台,让所有的声音在这里发出来,才是我做报纸的意义……”

平台?

张异见姚广孝不解,给他解释道:

“报纸虽然本质上,是舆论控制的工具!

可是想要让人信服,至少表面上要维持公正,公平!

允许不同的声音发声,这才是经营的长久之道。

有争论,才会有销量,有销量,才会有流量!

现在龙虎报还不成熟,等它影响力再大一点,贫道就要开始征稿了!

让一部分人的声音发出去,等于我们可以分化掉整个士大夫阶层的一部分人!

一个阶层,从来不是铁板一块……”

“可是……”

“你是怕,失控?”

“嗯!”

“不,其实公正从来都是不存在的,媒体的玩法,不是赤裸裸的站队,而是看似公平,其实在引导舆论!

传媒的权力,很大的……

所以一开始,贫道就提醒皇帝,不能轻易开放更多的报纸出来!

至少,现在还不到百花齐放的时候!”

张异给要姚广孝讲了讲后世一些媒体人的操作,把姚广孝给惊得不行。

不是他不聪明,而是这种玩法所需要的土壤还没诞生,他对此确实不熟。

不过吃透张异的几句话后,他也发现,其实不管怎么玩,归根结底,都是老祖宗那套心术!

姚广孝举一反三,又说出一些他自己领悟的东西。

张异暗自咋舌,这些能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人物,天赋确实不是他这种普通人能比。

他们缺乏的是对一些新事物的认知,但他们对事物本质的掌握,

比一般人快了许多。

“跟着师父,确实能学到许多东西!

对于帝王术,徒儿心里其实也有一些感悟!

不过比起师父想要改天换地的想法,我这些东西,确实廉价了些!

师父办这个报纸,可并不仅仅是想给皇帝一个发声的渠道吧?”

姚广孝认识张异的时间虽然短,可也是最了解张异的人之一。

张异笑笑,他就算跟老朱关系再好,也没必要去捧一个君王的臭脚。

有些东西,一旦他诞生之后,也许一开始确实能为君王所控制!

但它们未来的发展,就不一定了。

将一切可能留给时间,张异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纠结。

他只是笑笑:

“再干三天,咱们过年去了!

对了,你可有家要回?”

“贫道出家,自然就没了家!

如果有,春秋观就是贫道的家!”

姚广孝一本正经地回答张异,正一道的道士,并不能算出家人。

可是如果他愿意的话,不婚不娶,守着清修戒律也没问题。

“好,既然如此,那就把清心观当自己家吧!

反正咱们这些人,都是有家不能回之人!

这里就交给你了,贫道先回去……”

张异见事情办得差不多了,转身从后门溜走了。

姚广孝看着他的背影,莞尔一笑。

自己跟这位老师结缘虽然是阴差阳错,但终归不是坏事。

张异离之后,有一群人,也默默从监视之处离开,默默回了皇宫……

他们有十几个人,却都在记录同一件事,彼此互不干扰。

朱元璋的案头,不就之后,已经收到了十个版本的密奏。

他随手打开一本,脸上情不自禁,挂满笑容。

他这份采访究竟会引发什么效果,老朱自己也十分好奇。

报纸也好,所谓的传媒也罢。

都是张异从未来套过来的手段,这些手段放在如今能不能用?

朱元璋心里也没底。

如果效果不如预期,老朱是真要怪罪张异的。

张异的其他提议,他可以顺着他。

有些蚕丝棉,对于皇帝而言不算损失,可这份采访稿,他损失了自己的一部分神秘性和庄严性。

而换取张异口中的人性。

百姓认不认这份人性?

他并没把握。

只是当看到在锦衣卫陛下,有人看了这份采访稿痛苦的时候,老朱颇为欣慰。

百姓,至少能认可他就好。

这种反馈,比起任何官员在他面前歌功颂德要来得真实。

朱元璋让毛骧进来,让他严密健康报纸的流向和民间的反馈……

这是朱元璋对要不要在报纸上投入更多的心力的重要参考。

“龙虎报,这名字有些难听,是不是取个更好的名字?”

老朱终于看得上报纸的力量后,对报纸的名字,开始不满意起来。

张异这货,为了给龙虎扩大影响力,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

三日。

《龙虎报》第三期如预想中大卖,但大卖的程度,让哪怕是做好准备的陈胖子也始料未及。

龙虎报整整卖出去四万多份,这个恐怖的数字,他自己都不敢置信。

其中应天府消化了一万五千份左右,是平时销量的150%,而剩下的大部分,都被留在应天府的商人带走了。

这些人分销之地,近的如南直隶的州府和浙江等地。远一点,也会去到山东,河南……

受限于交通,龙虎报的辐射范围,暂时只能以南直隶为主。

但这份扩张的速度,还是超乎张异的预料。

而另外一种让报社的人出乎预料的,就是皇帝的独家采访引发的影响。

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皇帝更为靠谱的代言人。

龙虎报上那篇关于皇帝采访,在京城人人手传送。

这次,上至宰相胡惟庸,汪广洋,下至七品的县令,都人手一份,细心研读。

胡府,

胡惟庸看完老朱的报道,久久不能平静。

但他更多的,是心里掩盖不住的恐慌。

如果说他开始看不出老朱想要做什么的话,这篇春节前的报道,似乎已经说明了部分问题。

一直藏在深宫中,只能通过他们来传达旨意的皇帝,找到了另外一个类似于锦衣卫的机构。

锦衣卫可以成为君王的耳目,手足,却无法成为口舌……

这个龙虎报,就是皇帝为绕开他们发声而搞出来的玩意。

而且,效果似乎很好!

胡惟庸吁了一口气,他刚想坐下来捋一捋,却发现陆续有官员上门。

而且,其中一个人,是他并不曾预料到的。

汪广洋!

中书省左相,虽然名义上是百官之首,可中书省因为他的不作为,大多数人都站在自己身边。

这位跟自己不对付,却也谈不上交情的宰相,手中也拿上一份报纸。

汪广洋的脸色,也是十分难看。

胡惟庸让仆人,将其他官员请出去,自己带着汪广洋来到书房中。

汪广洋将报纸放在胡惟庸前边:

“这篇叫做采访的东西,胡相您怎么看?”

“危险!”

胡惟庸态度谨慎,只说了两个字。

“见胡相也如此以为,本官也就放心了!”

两个老狐狸谁也不想轻易交出自己的底线,可在某件上,他们也达成了意见。

胡惟庸第一次见到汪广洋如此带有攻击性。

由此可见,这位和稀泥的汪大人,也有自己的底线。

“汪广洋带着报纸去了胡府?”

龙虎报社!

张异在第三期出刊之后,就给包括学院的学生在内的所有人,都给放假了!

春秋学院非常特殊,这里的学生大多数是罪臣之后,也属于无家可归之人!

张异想着,既然如此,那就好好的给学生们过一个好年。

他信守了自己的承诺,给了编辑部的妹子和加班印刷的工人一笔大红包!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