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页(1 / 1)
('
朱标正要说话,此时一个太监过来,知会朱标。
“好!”
朱标闻言赶紧站起来,脸上带着一丝喜意。
“殿下,胡相已经在外边等候,请示您要不要出城迎接?”
“本宫当然要去!
张异,你陪本宫一起!”
朱标将张异拉上,两人出了太子府。
胡惟庸还有一众锦衣卫早就在门口等候。
“殿下,请上车!”
车辇早就准备好了,胡惟庸在门口,率领百官,恭迎太子。
朱标点头,拉着张异同乘一车。
众人浩浩荡荡,前往城外。
等朱标他们到了不久,远处,大明的军队,正在缓缓行来。
“他们到了!”
朱标看见这些军队,站起来。
远处,有将军先行,他定睛一看,那年轻的将军,赫然是朱棣。
此时的朱棣,一身甲胄,显得威风凛凛。
“将军,前方有人相迎!”
朱棣也看见了朱标的车辇,大哥的身影隐约可见。
他本能惊喜,想要迎上去,却突然记起军法,转头去找主帅报道去了。
徐达听闻京城有人相迎,还是太子殿下,赶紧和军中的将军一起出来。
他们确定了是朱标后,带着大军快马加鞭,赶往城外。
“臣,徐达!”
“臣,蓝玉!”
“臣,朱棣……”
明军的将领们,纷纷跪在朱标面前。
“徐将军,诸位将军辛苦了!”
朱标上前,将徐达扶起来。
徐达满脸羞愧:
“徐达无能,不能歼灭元庭,生擒元帝,实在有负陛下和太子殿下的信任……”
“徐将军言重了,尔等此去,蒙古人望风而逃,此乃大捷!
尔等有功无过,哪有自责的道理……”
朱标肯定了这次北伐的成果,总算让徐达他们好受一些。
这次的战斗,打得太过诡异了。
一开始,他们还遇着一些企图伏击他们的部族。
徐达他们有备而来,自然将所有的麻烦去了。
只是这蒙古人一看事不可为,居然果断朝着漠北的深处走。
要知道,此时再过几个月,又要入冬了。
蒙古人这次迁徙,绝对算是壮士断腕。
“太子殿下,不是咱们不努力,实在是那些蒙古人跑得太快了。
本……末将是想沿路追下去的,不过徐将军说,咱们的补给线辣的太长,不宜如此!
所以咱们只能无奈退兵!”
说话的是朱棣,他提起战斗的事情,满是不甘心。
这场北伐,是他第一次正经上战场,本想建功立业,在父皇面前证明自己。
谁想到却遇上这么个事,实在让人郁闷。
朱标莞尔一笑:
“老四,你能平安,就是最好!
建功立业,也不急于一时!”
朱标说完,转头对徐达说:
“徐将军,蒙古人入冬后,很有可能会回来,你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如今迁都在即,本来百官对于将国都迁到北京,多有疑虑。
这国境线上,可不能再有大动静!”
徐达赶紧回答:
“太子殿下说的是,臣将大军带回来修整,跟皇帝复命之后,会再度开往前线!
臣保证,迁都之事绝对不会受影响。”
朱标点头,然后望向另外一位沉默不语的将领:
“蓝玉,本宫听说你表现不错……”
“殿下谬赞!”
蓝玉的眼睛,一直死死钉在一个人身上,闻言才将目光收回来。
张异。
蓝玉看到他的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不是跟这家伙置气的时候。
“咱们回去说!”
朱标自然看到了蓝玉盯着张异的眼神,不由头疼。
蓝家人和张异的过节,他想要居中调节也无从下手。
“国师大人!”
朱棣逮着个机会,趁机走到张异面前吗,朝他挤眉弄眼。
他更张异很熟,只是碍于刚才是正经场合,没有打招呼。
张异嘿嘿笑,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他跟朱家的几个皇子,也差不多亲如兄弟,并不需要太多的礼节。
给朱棣一个回聊的表情,张异先老实走到徐达面前,拜见自己的岳父大人。
“今晚回去再聊!”
徐达有重任在身,也不方便跟张异多聊。
不过只看他温和的笑容,就知道他对张异的满意。
一行人,再次进城。
朱标自然要给徐达他们一个正式的接风洗尘,胡惟庸已经派人安顿好了。
在休息的当口,朱棣搭着张异的肩膀:
“好你个国师大人,你是故意气本王是吧?”
张异一脸懵逼,我怎么气你了?
“北京本来就是我的封地,父皇决定迁都,本王还不觉得有什么,可你将北京搞得这么漂亮,是存心让我难过是吧?”
张异呵呵笑,知道朱棣只是开玩笑。
“不知道殿下改封哪里?”
“你猜!”
朱棣给张异卖了个关子。
张异笑道:
“如果贫道猜得没错,要么殿下封陕西,替着秦王殿下原来的位置,要么……
您就是宁王!”
“你怎么知道?”
朱棣登时跳起来,见鬼了,这件事应该没有人知道吧?
张异笑笑,以老朱的性子,既然知道朱棣的军事才能,肯定会将他放在最好的位置上。
接替秦王,或者成为宁王,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他相信,成为宁王的概率更高。
其中缘由,不可言说,反正朱棣这辈子是想不通了。
“国师果然就是国师……”
朱棣正要多说,此时宴会已经开始了。
“张异,坐我身边!”
张异和朱棣去了大殿,徐达眼疾手快,将张异叫到自己身边。
席间,朱标按照流程,加冕了大家一番,场面上,推杯换盏,时间很快流逝。
等到宴会结束,徐达拉着张异出门,然后爷俩换个地方,继续聊天,张异还喊来姚广孝作陪。
张异能感受到徐达心中有一口气一直没散出去,也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第三次北伐,是徐达准备了许久,心心念念要雪岭北之战的耻辱。
王保保被他拿下,当年的仇算是报了一半,而另外一半,却触手不可及。
“岳父大人,您觉不觉得,蒙古人这次逃亡有些奇怪?”
“你也感觉到了,我觉得有阴谋,却想不出来他们要做什么?”
张异将话题引导到战争上,徐达的态度才逐渐好了些。
“往北去,可不是漠北那些人的地盘,他们迁徙,也是要带着刀一路杀上去的……
您追着他们,可曾有发现这方面的痕迹?”
“不曾!”
张异和徐达交换了意见,总感觉有些诡异。
“他们的撤退行为是有序的,并非仓皇而逃,我总感觉他们是在积累实力,但不是我轻敌,自从咱们大明吞下十几万蒙古军之后,蒙古早就没有南下的资本。
他们最多,也就威胁一下边防,真把长城的口子给他们开了,他们也未必能打下中原!
那他们为什么觉得,自己有那个资本?”
徐达死活想不透这个道理,张异感觉自己隐约能抓住一些可能……
但灵感始终没有出现,他最后只能无奈放弃。
“其实岳父您也不用如此担心,我相信他们跑不远,也迟早会回来……
他们想积累实力,但那又如何?
靠近中原的地方,已经是水草最好的放牧之地,越往北走,日子就越难过。
时间终归会站在咱们大明这边!
等过几年,火枪彻底普及之后,蒙古人引以为傲的铁骑,终将会成为历史!
您自己还年轻,等过几年还有机会……
不过,您现在最应该注意的,是养好自己的身体!”
张异记得没错的话,徐达也只剩下七年的寿命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