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页(1 / 1)

加入书签

('

朱标正要说话,此时一个太监过来,知会朱标。

“好!”

朱标闻言赶紧站起来,脸上带着一丝喜意。

“殿下,胡相已经在外边等候,请示您要不要出城迎接?”

“本宫当然要去!

张异,你陪本宫一起!”

朱标将张异拉上,两人出了太子府。

胡惟庸还有一众锦衣卫早就在门口等候。

“殿下,请上车!”

车辇早就准备好了,胡惟庸在门口,率领百官,恭迎太子。

朱标点头,拉着张异同乘一车。

众人浩浩荡荡,前往城外。

等朱标他们到了不久,远处,大明的军队,正在缓缓行来。

“他们到了!”

朱标看见这些军队,站起来。

远处,有将军先行,他定睛一看,那年轻的将军,赫然是朱棣。

此时的朱棣,一身甲胄,显得威风凛凛。

“将军,前方有人相迎!”

朱棣也看见了朱标的车辇,大哥的身影隐约可见。

他本能惊喜,想要迎上去,却突然记起军法,转头去找主帅报道去了。

徐达听闻京城有人相迎,还是太子殿下,赶紧和军中的将军一起出来。

他们确定了是朱标后,带着大军快马加鞭,赶往城外。

“臣,徐达!”

“臣,蓝玉!”

“臣,朱棣……”

明军的将领们,纷纷跪在朱标面前。

“徐将军,诸位将军辛苦了!”

朱标上前,将徐达扶起来。

徐达满脸羞愧:

“徐达无能,不能歼灭元庭,生擒元帝,实在有负陛下和太子殿下的信任……”

“徐将军言重了,尔等此去,蒙古人望风而逃,此乃大捷!

尔等有功无过,哪有自责的道理……”

朱标肯定了这次北伐的成果,总算让徐达他们好受一些。

这次的战斗,打得太过诡异了。

一开始,他们还遇着一些企图伏击他们的部族。

徐达他们有备而来,自然将所有的麻烦去了。

只是这蒙古人一看事不可为,居然果断朝着漠北的深处走。

要知道,此时再过几个月,又要入冬了。

蒙古人这次迁徙,绝对算是壮士断腕。

“太子殿下,不是咱们不努力,实在是那些蒙古人跑得太快了。

本……末将是想沿路追下去的,不过徐将军说,咱们的补给线辣的太长,不宜如此!

所以咱们只能无奈退兵!”

说话的是朱棣,他提起战斗的事情,满是不甘心。

这场北伐,是他第一次正经上战场,本想建功立业,在父皇面前证明自己。

谁想到却遇上这么个事,实在让人郁闷。

朱标莞尔一笑:

“老四,你能平安,就是最好!

建功立业,也不急于一时!”

朱标说完,转头对徐达说:

“徐将军,蒙古人入冬后,很有可能会回来,你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如今迁都在即,本来百官对于将国都迁到北京,多有疑虑。

这国境线上,可不能再有大动静!”

徐达赶紧回答:

“太子殿下说的是,臣将大军带回来修整,跟皇帝复命之后,会再度开往前线!

臣保证,迁都之事绝对不会受影响。”

朱标点头,然后望向另外一位沉默不语的将领:

“蓝玉,本宫听说你表现不错……”

“殿下谬赞!”

蓝玉的眼睛,一直死死钉在一个人身上,闻言才将目光收回来。

张异。

蓝玉看到他的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不是跟这家伙置气的时候。

“咱们回去说!”

朱标自然看到了蓝玉盯着张异的眼神,不由头疼。

蓝家人和张异的过节,他想要居中调节也无从下手。

“国师大人!”

朱棣逮着个机会,趁机走到张异面前吗,朝他挤眉弄眼。

他更张异很熟,只是碍于刚才是正经场合,没有打招呼。

张异嘿嘿笑,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他跟朱家的几个皇子,也差不多亲如兄弟,并不需要太多的礼节。

给朱棣一个回聊的表情,张异先老实走到徐达面前,拜见自己的岳父大人。

“今晚回去再聊!”

徐达有重任在身,也不方便跟张异多聊。

不过只看他温和的笑容,就知道他对张异的满意。

一行人,再次进城。

朱标自然要给徐达他们一个正式的接风洗尘,胡惟庸已经派人安顿好了。

在休息的当口,朱棣搭着张异的肩膀:

“好你个国师大人,你是故意气本王是吧?”

张异一脸懵逼,我怎么气你了?

“北京本来就是我的封地,父皇决定迁都,本王还不觉得有什么,可你将北京搞得这么漂亮,是存心让我难过是吧?”

张异呵呵笑,知道朱棣只是开玩笑。

“不知道殿下改封哪里?”

“你猜!”

朱棣给张异卖了个关子。

张异笑道:

“如果贫道猜得没错,要么殿下封陕西,替着秦王殿下原来的位置,要么……

您就是宁王!”

“你怎么知道?”

朱棣登时跳起来,见鬼了,这件事应该没有人知道吧?

张异笑笑,以老朱的性子,既然知道朱棣的军事才能,肯定会将他放在最好的位置上。

接替秦王,或者成为宁王,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他相信,成为宁王的概率更高。

其中缘由,不可言说,反正朱棣这辈子是想不通了。

“国师果然就是国师……”

朱棣正要多说,此时宴会已经开始了。

“张异,坐我身边!”

张异和朱棣去了大殿,徐达眼疾手快,将张异叫到自己身边。

席间,朱标按照流程,加冕了大家一番,场面上,推杯换盏,时间很快流逝。

等到宴会结束,徐达拉着张异出门,然后爷俩换个地方,继续聊天,张异还喊来姚广孝作陪。

张异能感受到徐达心中有一口气一直没散出去,也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第三次北伐,是徐达准备了许久,心心念念要雪岭北之战的耻辱。

王保保被他拿下,当年的仇算是报了一半,而另外一半,却触手不可及。

“岳父大人,您觉不觉得,蒙古人这次逃亡有些奇怪?”

“你也感觉到了,我觉得有阴谋,却想不出来他们要做什么?”

张异将话题引导到战争上,徐达的态度才逐渐好了些。

“往北去,可不是漠北那些人的地盘,他们迁徙,也是要带着刀一路杀上去的……

您追着他们,可曾有发现这方面的痕迹?”

“不曾!”

张异和徐达交换了意见,总感觉有些诡异。

“他们的撤退行为是有序的,并非仓皇而逃,我总感觉他们是在积累实力,但不是我轻敌,自从咱们大明吞下十几万蒙古军之后,蒙古早就没有南下的资本。

他们最多,也就威胁一下边防,真把长城的口子给他们开了,他们也未必能打下中原!

那他们为什么觉得,自己有那个资本?”

徐达死活想不透这个道理,张异感觉自己隐约能抓住一些可能……

但灵感始终没有出现,他最后只能无奈放弃。

“其实岳父您也不用如此担心,我相信他们跑不远,也迟早会回来……

他们想积累实力,但那又如何?

靠近中原的地方,已经是水草最好的放牧之地,越往北走,日子就越难过。

时间终归会站在咱们大明这边!

等过几年,火枪彻底普及之后,蒙古人引以为傲的铁骑,终将会成为历史!

您自己还年轻,等过几年还有机会……

不过,您现在最应该注意的,是养好自己的身体!”

张异记得没错的话,徐达也只剩下七年的寿命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