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1 / 1)

加入书签

('

所以,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实际出发,江夏水军必须要保存住,这样才能让江东军不敢太过放肆的长驱直入。

水军在,江夏才有一战之力,没有了水军,江夏就是待宰羔羊。

可问题在于,如果现在让水军退往沙羡,那鄂城怎么办,邾县怎么办,鄂城邾县身后的江夏郡治,西陵又该怎么办。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问题——刘琦这个公子哥怎么办。

对于张溪的这个担心,陈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督邮何不再次修书一封,告知公子情况,而后我等弃守鄂城,也好有个解释……”陈就小声的向张溪出了个损招。

陈就这意思吧,其实就是让张溪写一封信给刘琦,告知刘琦他们退守沙羡的原因,然后也不用等刘琦的回信了,直接从鄂城撤退就好了。

这封信不是为了征得刘琦的同意,只是为了将来要清算的时候能有个扯皮的借口——我提前说了,只是前线军情多变,我们也没办法,只能等不及军令就先撤了。

当年黄祖就没少用这招糊弄刘表,刘表拿黄祖一点办法都没有。

但张溪不是黄祖,他也不能看着刘琦身陷险境不管,这种损招对张溪来说,一点都没有用。

陈就一看张溪不采纳这个建议,也是叹口气,闭嘴不再说话。

作为一个有独立指挥权的水军统领,跟张溪也不熟,能帮张溪考虑到这些,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陈就不说话,张溪只能自己思考,而张溪发现,他现在的处境两难。

要保江夏,就必须同意陈就的建议,退军前往沙羡……可这么一来,鄂县不保的情况下,身在西陵县的公子刘琦也会遇到大麻烦。

要保公子刘琦,则必须在鄂城拖延时间,只是这么一来,江夏水军必然损失惨重……万一公子刘琦就是不发援兵救援鄂城,那么张溪和陈就一起完蛋事小,没了水军的江夏都会陷入被动,甚至可能被江东吞并。

所以……这是一个保大还是保小的问题。

第83章 沉船截江

张溪沉默思考了很久,最终决定——坚守鄂城。

真不是张溪要替刘琦卖命,主要是江夏和公子刘琦,在张溪这里就从来不是二选一。

按照诸葛亮等人的谋划,这个江夏将来是要给主公刘备作为后撤基地的,而前期,必须打着公子刘琦的名号,这样才不会引起刘表的猜忌。

因此,江夏和公子刘琦都不能出事,这俩有一个出事,对刘备来说都是满盘皆输的局面。

至于守住鄂城后该怎么办,会不会因此增长刘琦的威望……这个张溪暂时没办法考虑这么多。

不过,虽然张溪下定决定了要守鄂城,但也不是说就让水军硬顶死拼……这几天的伤亡已经明确告诉张溪了,江夏水军不是江东水军的对手,而且军中士气低落,你再让水军死拼,人家也不会听你的。

因此,得想个办法。

张溪开始回忆起自己脑子里的那些经典水战战例,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启发的。

可张溪很悲哀的发现,自己脑海里的一些所谓经典战例,只有一个大概的过程,然后分出了谁胜谁负……具体怎么打的,不是深入研究过,谁能知道?!

最著名的赤壁之战……历史上到底是周瑜火烧战船获胜,还是曹军因为瘟疫自己主动烧船退兵,《三国志》这一本史书中里,《吴书》、《魏书》、《蜀书》的记载都互相矛盾呢。

淝水之战……就留下了一大堆类似“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成语和一个东晋获胜的结果,其他的啥也没留下。

而且从历史记载上看,东晋获胜固然是谢玄的沉着冷静,指挥有功,但前秦的失败,更多还是苻坚没有整合好北方各个势力,人心不齐就仓促南下导致的后果。

鄱阳湖水战……这个还不如去看《三国演义》呢,罗贯中就是根据鄱阳湖水战为蓝本,写出的《三国演义》版赤壁之战。

黄天荡之战……嗯,韩世忠倒是在战术上赢了几次,也困住过完颜宗弼,但从战役结果上看,南宋是输了这一场仗的。

不过嘛……黄天荡之战?!

张溪突然有点灵感了。

黄天荡这场著名水战,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不仅仅是梁红玉擂鼓助军威,最主要的还是韩世忠设计围困住了金兵统帅完颜宗弼……也就是金兀术。

而困住的方法,就是堵水道。

韩世忠将完颜宗弼引入了自己的预设埋伏圈,然后沉船堵住了运河入口水道,断了完颜宗弼的归路,把完颜宗弼给堵在了金山、焦山一带。

所以……沉船堵住长江?!

这事儿,抗战时期也有过,中国海军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不得已在长江口沉船,堵住小鬼子海军沿江而上的道路,给后方布置会战争取了时间。

现在张溪要考虑的是,如果自己选择沉船截江,到底行不行。

韩世忠虽然沉船,但他堵的是运河……运河的入河口跟长江江面可不是一个概念。

抗战时期虽然也沉船截江了,但人家那是现代军舰,最次也是铁甲舰,不管是船体材质还是吨位,都不是这个年代的木头船能比的。

长江到底是大河,河面宽阔不说,水流的速度也快,张溪真怕木头船压根堵不住,被水一冲,几天的功夫就冲走了。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怎么守鄂城。

即使张溪真的截断了长江,那么对江东集团来说,并不会因为水路不通就放弃进军,他们肯定会继续攻打江夏,只是会从水路进军改为上岸攻城。

那么,江东军的陆战能力到底如何。

虽然从《三国演义》和历史书的记载来看,江东水军的陆战能力就是个笑话,除了偷袭谁都打不过……但现在是张溪要亲自面临这个“笑话”军队的攻击啊,还是谨慎一点好。

这事儿,张溪还得向陈就打听。

毕竟陈就久居江夏,跟江东军队打交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应该多少知道点。

而陈就表示,他是水军将领,很少率众陆战……不过从前几次江东进犯江夏的记录来看,应该跟荆州陆军差不多的水准,还真不好说谁比谁强。

这个时候,魏延终于忍不住发话了。

“临江水战,某不敢夸口,但若是陆战……某有把握,让那群江东崽子不敢越鄂城半步!”

魏延这么说也是有依据的。

今天白天,江东军冲阵,魏延率领麾下卫士已经领教了江东军的战力了。

能临战冲阵的,肯定是江东军中精锐。

而这等所谓的精锐,在魏延看来,也就是占了水上摇晃的便宜,不然早被他率领的卫士给赶下去了。

江东士卒,不过如此。

虽然张溪不太相信魏延吹牛的话,但陈就的话,张溪还是选择了相信。

如果跟江夏陆军的水平差不多的话……

“吾有一计,请陈将军参详!”

张溪开始讲述自己的计划。

简单来说,就是沉船截江,逼江东集团舍弃优势的水军,改为上岸攻城,在陆地上一决胜负。

水军作战张溪不懂,也没把握,但如果是陆地作战,张溪这边还有城墙作为防护……江东军如果真的就是那个战五渣的陆战水平的话,说不好有的一拼。

当然,张溪这边也有劣势,那就是守城士兵严重不足。

但如果江夏水军不再需要承担水面作战任务的话,那么张溪就不是兵力不足的问题了,而是兵力过剩。

一万多水军,哪怕陆战水平不佳,帮忙守个城还是可以的,起码比征召百姓要强。

甚至张溪都不需要这么多人,人太多了城里也装不下。

这些人还能分出一大半去加强沿江各县的防务,甚至可以走陆路回沙羡,在沙羡水寨中重新整备战船后,再来迎战。

可张溪这个战略唯一的问题是——沉船截江这种事儿,到底能不能成。

别回头船沉了,江却没堵住,那就真的成笑话了。

而陈就一听张溪要沉船,但是就慌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