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1 / 1)
('
“张督邮万万不可啊!”陈就脸色急变,赶紧的劝说张溪道,“临江水战全凭战船,督邮若是沉船,虽可拦的江东一时,但终不是退兵之策……万一事有不谐,我等再无阻拦江东之力矣。”陈就的意思是,沉船这事儿,虽然确实可以堵住长江水道,但也只是暂时的阻挡江东水军的去路,并不能阻挡太久。到底不是铁甲舰,木船的沉船江东只要肯花时间清理,总会有疏通的一天。当然,如果鄂城一直在张溪手里,那么江东要清理沉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防备张溪突袭岸上营地,清理船只的时候也要小心鄂城城头发射的强弩弓箭。但万一张溪在陆战上挡不住江东的攻城该怎么办。一旦江东攻下鄂城,那就有足够安全的环境来清理沉船,而到了那个时候,江东水军依然可以进军,而江夏水军即便回到了沙羡也没有足够的船只出战,而且留在沙羡的新船只也需要水兵们操练熟悉后才能上阵……哪有那个时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陈就舍不得。这年头造船很贵的,造船的时间也很长。江夏水军经过几年积累,千辛万苦才造出了两艘蒙冲战舰,可见造船有多难。没看到连江东水军都宁可多花点时间也要把那艘蒙冲战舰俘虏回去么……一艘蒙冲战舰,在江东也是稀罕货。这要是把好不容易造好的船给沉了,江夏水军也等于是元气大伤,再要恢复到现在的规模和战斗力,天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儿了。因此陈就苦苦哀告,就是不肯,坚持退兵沙羡的建议不动摇。最后张溪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拿出自己督邮的身份,对着陈就说道,“此事,陈将军照办便是,一切后果,由吾一力承担!”这已经是等于下命令了,陈就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拱手领命。然后,水军就连夜行动起来。先是拆除了水寨,把水寨中的一些重物全部抛入江中作为基础。然后就是沉船。不管大船小船,全部装上石块,在陈就的带领下,到了一个地方就凿穿船底,让船沉下去。陈就作为水军统领驻守鄂城多年,对鄂城周围的水文条件太了解了,知道哪里深哪里浅哪里有暗礁,布置起沉船来也比较得心应手。沉船截江,并不是要把整个长江堵起来,只需要沿着一些暗礁和水浅的地方沉船,让水面和水下环境变得复杂,让江东水军不能快速通过就好。你要是一艘船一艘船的分开,小心翼翼的一边试探一边慢慢通过,那也是可以过的去的。但江东水军起码有一百多艘战船,你这么慢慢的试探水下情况,猴年马月能让大军全部通过?!再说了,岸上又不是没有敌人,鄂城也是临水而建,是有面水的一段城墙的,你这么慢悠悠的通过,真当人家守城的床弩是摆设是吧?!陈就一边心疼,一边还是按照张溪的军令沉船,在一个比较深的水域,含泪沉了自己的座驾蒙冲大舰。等到江夏水军剩下的大小战船近百艘全部沉没堵江之后,陈就这才回到水寨复命。接下来,陈就需要做的,就是带领这些已经没有船只的江夏水军,从鄂县向北,然后转道向西,去沙羡的水军基地重新编练水军,如果条件允许,要尽快成军并控制夏口,守卫汉水入口。至于鄂城,陈就不可能再回来了。一个是一来一回时间太久,等陈就回来,说不好这时候鄂县战局如何。二来陈就也要抓紧时间训练水军,应对万一鄂县守不住之后的恶果。不过临走前,陈就还是好心的拨了两千水军士卒给张溪,帮他坚守鄂城。这年月,虽然水军的陆战水平要打个折扣,但有总比让百姓守城强。不是陈就小气不给多一点,而是鄂县的县城就这么大,人多了反而没什么用。张溪把两千士卒一分为二,其中一千人交给魏延指挥,剩下的一千人自己统领,开始准备守城。第84章 守城方略鄂城城头。张溪对着已经全幅披挂的魏延,叮嘱道,“将军前往城外东南角设寨,与鄂城成掎角之势,互为应援,千万不可大意!”魏延对张溪本人的态度,还是那副死人脸,一副不爽的样子,但对待张溪的军令,终究是拱手听令,说道,“末将遵命!”说完,也不理张溪,转头就走,指挥着昨天才刚刚调配给他的一千士卒,前往鄂城东南十里处扎营。寇封对此很不爽。一是不爽魏延对张溪的态度,而是嫉妒魏延能独自领兵,而他则需要守卫在张溪身边。“兄长,此人不过是卫士出身,却如此傲慢无礼,兄长为何还要将兵权委任于他?!”寇封愤愤不平的对着张溪抱怨道。对于魏延的态度,张溪也很不爽,但没办法。手头上能用的将领就两个,一个是魏延,一个是寇封……相比寇封,张溪还是认为魏延更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至于寇封么……“公仲不必多言,快去整理军务,布置守城……那魏延出城,不过是策应而已,怎比得公仲守城之重?!”张溪哄着这个二哈说话。寇二哈比较单纯好哄,一听张溪这么说,立刻屁颠颠的跑去整理张溪手下的那一千士卒,开始布置守城。而张溪嘛,他在想……这个城该怎么守。常规的守城物资准备,有寇封帮忙,应该是问题不大的,一些什么滚石檑木的,张溪也开始在城中收集准备了。但张溪总有点不放心,这是他第一次守城,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保险。没办法,《三国演义》太深入人心了,那本书里面攻城跟喝凉水一样,搞不好敌方用个什么诡计就能“诈取”了……而更倒霉催的是,张溪的对手还是周瑜,一个智力值高达97的统帅。什么冒充援军,诈取城门之类的玩意儿倒是不用太担心,只要小心一点,多长几个心眼,谁来都不开门,这样应该就问题不大了。张溪主要担心的,是常规守城中,自己不知道守城之法,不会破解敌方攻城策略,因而导致城池失守。因此,张溪开始回忆,历史上攻城方的破敌办法。就张溪知道的一些攻城办法,常规就是蚁附攻城……也就是人海战术,不停的冲击城墙,争取攻上城头。这种攻城很实用,但效率不高,只需要有足够的士卒防守城墙,对方很难攻上来。再一个,黄祖对江夏的经营真的很到位,鄂城作为江夏水军驻地,黄祖对鄂城防务也很用心,在鄂城还筑造了瓮城。也就是说,如果江东用蚁附攻城的办法的话,张溪有信心让江东载个大跟头。但张溪觉得,周瑜不可能这么傻。江东军陆战水准不咋地吧,但周瑜可不是只会水战的偏才,人家水陆全能,不可能不懂陆战,更不会采用蚁附攻城这种低级手段。因此吧,张溪觉得,得考虑到周瑜用其他的方式来攻城。比如说用攻城器械。攻城器械中比较常见的是钩梯和云梯。钩梯就是普通的梯子,不过一端有铁钩,可以勾住城墙,然后士卒往上爬……这个真不是用手一推就能推倒的。云梯就比较复杂了,算是钩梯的升级版,制造起来也比较麻烦,有点像是一个带着轮子的脚手架,在脚手架上斜放一个梯子。进攻的时候士卒躲在云梯下,推着云梯靠近城墙,而云梯上一旦靠近城墙就用梯子上的钩子勾住城墙,士卒顺着云梯斜着往上爬……效率比钩梯高的多。对付钩梯,你还能用滚石檑木的重力杀伤敌人,但云梯你没办法,人是从云梯斜后方上来的,你砸人就得把石头扔出去,费劲不说,还不一定能砸到人。这个时代对付云梯唯一的办法就是一边守住云梯出口,一边派兵出城烧毁它……这就是为什么张溪要派魏延领兵在外的原因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