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页(1 / 1)

加入书签

('

可后来才知道,这封信,压根是蒋济伪造的,曹操根本没有派出援军,孙权让一封假信给骗的退兵了。

这就是吴大帝孙十万一攻合肥的全过程……简直就是一场笑话。

东线战场的主公实在不给江东长脸,这西线战场,周瑜必须让天下人知道,江东并不好惹。

所以,强攻,周瑜决定强攻。

又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周瑜重新打造攻城器械,累积了各类攻城器械七八十架,分三门,对曹仁军驻守的江陵,展开了围攻。

这一围攻不要紧啊,城内的曹仁顿时压力倍增。

这一个月的时间,曹仁也没闲着,一方面给曹操写信,一方面命令临沮的满宠做好接应准备……把满宠给气的。

我一共就只有三四千兵马,又要配合徐晃围剿关羽,又要给你曹仁做接应……你们一个个的,怎么都不上天呐?!

可满宠不管是官职还是地位,都在曹仁之下,曹仁还跟曹操一个姓,你说遇到这种事儿,他满宠能怎么办?!

满宠也知道自己是酷吏出身,人缘实在不好,所以两边都不得罪,谁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分兵吧,将来徐晃围剿关羽不利甩锅的话,至少有个曹仁顶在自己前面。

满宠分了一千兵马,快速前往江陵城,而也正是这一千兵马,帮了曹仁大忙。

周瑜军的全力攻城,导致了曹仁压力剧增。

先是在进攻效率上,周瑜不再是跟之前那样射两箭就算攻城,而是推出了各式的攻城器械,全军压上,三个城门全部进攻,弄得曹仁连预备队都不敢留,全部堆到了城墙上,阻挡江东军的进攻。

然后是在进攻频率上,周瑜直接从天亮打到天黑,除非彻底看不见了,周瑜决不收兵。

甚至中间有几次,周瑜还安排了夜袭,虽然被曹仁都一一化解了吧,但这也让包括曹仁在内的所有曹军,睡觉都睡不踏实。

曹仁也试图反击,他没少派出他那剩下不到六百人的骑兵部队,试图出城冲击江东军,烧毁攻城军械。

但这次江东军的攻城器械太多了,而且江东军经过半年多的战斗,对骑兵也有了一些应对措施,江东军的箭弩也不是吃素的。

当曹仁的骑兵减员到只有四百人时,曹仁再也不敢把这些骑兵派出去作战了。

就这样,曹仁只能龟缩在江陵城里,一边死守,一边等到曹操的命令。

就在江东军攻城的这十几天里,曹仁被逼得都已经退守瓮城的时候,曹操的新命令终于是到了。

曹操命令曹仁收拢部队,放弃江陵,向襄阳撤退。

而撤退路上可能遇到的追兵,以及关羽可能的拦路,曹操也做了安排。

命令汝南太守李通率领汝南曹军,沿汉水南下,接应曹仁军。

曹仁当即组织军队,一边弹压江陵城中的世家豪族,做出一副固城坚守的样子,另一边则联络满宠派来接应的部队,随时准备放弃江陵北撤。

当然,在临撤走前,曹仁把江陵府库中的金银全部带走,带不走的也一把火烧了,绝对不留给周瑜。

再之后,满宠的接应士卒到位,曹仁下令开启北门,在四百骑兵的突击下,亲率剩下的数千曹军士卒,突破孙刘联军北门的牵制兵马,撤往襄阳。

而同一时间,汝南太守李通,也率领着士卒,面对着关羽的层层设防,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接应曹仁……可惜,李通还没接应到曹仁,自己就在半路上病逝了。

就这样,南郡之战在建安十四年的九月,以孙刘联军攻克江陵,曹仁退守襄阳而结束。

比历史上的南郡之战,早结束了三个月。

第140章 箭伤复发

江陵之战结束,南郡平定已成定局。

虽然曹操在北返前,从南郡到襄阳设下了四道防线,但江陵城一破,身在临沮的满宠肯定也不会认为自己靠着几千人就能抵挡数万大军的围攻,因此也撤离了临沮。

周瑜攻下南郡后,一边入城安民,一边派出陈武,潘璋,凌统三将,收服了南郡北部的临沮,当阳,旌阳三县。

然后……然后周瑜就躺下了。

原因很简单,箭伤复发。

这事儿本来张溪不信的,不是说箭伤已愈,周瑜这才制定攻城计划,一举攻克江陵城的么。

怎么这会儿说躺下就躺下了?!

这该不是周瑜想要瞒天过海,骗过张溪和张飞率领的几千人马,然后自己率军突然南下,对油江口的刘备不利吧?!

因此,张溪在得知周瑜箭伤复发的第一时间,赶紧前往周瑜的临时府邸探望。

现在打下了江陵,周瑜自然是进城驻扎。

但因为曹仁临走的时候烧毁了府库,波及到了江陵太守府,所以周瑜是临时借用了城中世家的别院,当做自己的办公居所。

很巧的,这个世家主人姓庞,荆州四大世家之一。

庞家在荆州的势力极大,原本刘表帐下近乎六成的官员,都受过庞德公的恩惠,或者听过庞德公的讲学,执弟子礼对待。

因此,哪怕是曹仁,在江陵城里也不敢对庞家的人下手,周瑜进城后,借住在庞家别院,也有安江陵世家之心的意思。

张溪前往拜见周瑜,周瑜倒是接见了张溪……在自己的卧室。

周瑜确实卧病在床了,但除了气色差了一些,精神头还不错,甚至还能处理政务。

张溪后来跟周瑜聊天了,才知道周瑜的病因。

完全是周瑜自己作的。

周瑜的箭伤,刚刚表面愈合结痂,还没有彻底痊愈,这时候周瑜就急着制定计划,攻打江陵。

一个月的准备期,周瑜又要处理军务,又要思考攻城战术,每天几乎睡不到两个时辰。

十几天的攻城期,周瑜更是全身披挂,坐镇一线指挥,基本都是甲胄不离身。

然后吧,周瑜的箭伤就复发了——累的。

但好在不严重,也就是伤口有些浮肿,周瑜自己说。

周瑜还说,自己大概休息个十天半个月的,也就可以痊愈了……张溪选择了相信。

毕竟周瑜的样子不像在撒谎,而如果是要瞒天过海的话,周瑜至少也应该学一下司马懿,就算不口歪鼻斜,也得装个昏迷啥的,这样才像样嘛。

结果周瑜还是强打着精神头跟张溪聊天,尽量往轻了说自己的症状,好像生怕张溪觉得他病重了似的。

所以,张溪判断,周瑜确实是因为大病初愈的时候操劳过度,导致箭伤复发了。

至于这个箭伤会不会要了周瑜的命……张溪觉得不太可能。

这年头就没啥毒箭不毒箭的,那是《三国演义》的渲染。

伤口感染……好像……也许……大概率的,也不太可能。

毕竟按照史实记载,周瑜后来是病逝巴丘,距离现在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

很少有人伤口感染能持续一年的吧?!

好吧,就算有这样的个例,但问题是,周瑜在中箭之后,不仅坐镇南郡,还积极筹备攻打西川刘璋……中间干了好多事儿呢,跟个没事儿人一样。

顶着伤口感染还能干这么多事儿,然后突然的就病情加重,病逝巴丘……好像也不太现实吧?!

嗯……大概吧,反正张溪不学医,这方面不太懂。

因此,从概率上来判定,张溪认为周瑜的这个箭伤复发是真的,但估计很快就会恢复。

但周瑜是不是会翻脸,南下对油江口的刘备用兵,这个张溪可不敢保证了。

张溪回营后第一件事,就是写信告知刘备现在江陵的情况,顺便提醒刘备,防备周瑜南下攻打油江口。

虽然周瑜这么做就等同于翻脸背弃盟约,但就张溪对周瑜的了解,这货对这个盟约,本身也不是特别看重。

尤其是在周瑜击败了曹仁,全据南郡的情况下。

甚至张溪都怀疑,周瑜会不会现在就在盘算着怎么翻脸,所以让刘备多加警惕,总是好的。

大概就这么过了十几天的时间,张溪时刻关注着周瑜的动向,隔个三五天就去周瑜府上探望一次,看看周瑜是不是还在。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