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1 / 1)

加入书签

('

张溪这点家底,是真的有点不够用了。

当然,孙尚香也可以把自己的嫁妆拿出来倒贴,但问题是,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

现在的孙尚香,已经知道了要维持一个家庭的艰难,像张溪这样不置生产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孙尚香决定,要买地。

这年头的人,对土地的追求是相当执着的,没有土地在手里,怎么也不会安心生活。

但问题就在于,孙尚香不知道该往哪边去买地。

江夏早年倒是有闲置的土地,但自家夫君非要搞流民安置,把家里买的那些下雉的土地又给让出去了。

现在好了,流民安置工作一结束,想买地都没有地方买了。

至于荆南四郡,倒是有不少空置的土地,但那些地方,要么是山林,要么是沼泽滩涂,根本不能种粮食,这种土地买来干什么?!

再一个,孙尚香终究是从江东嫁过来的,虽然顶着一个孙权妹妹的头衔,但这年头,就算是孙权本人,在江夏也没有多少影响力,谁会给孙权妹妹面子,有什么买地的内幕消息,也不会告诉她啊。

所以嘛,孙尚香就是借着过年的机会,上门拜访了不少的名门大妇。

主公家不用说,步练师是自己的闺蜜,有她帮忙引荐,孙尚香很容易就见到了刘备的妾室甘夫人。

而通过甘夫人的从中介绍,孙尚香又认识了关羽的夫人啊,简雍的夫人呐,糜竺的夫人呐……反正就是搞好关系,万一她们得到了什么买地的内幕消息,自己好及时跟进。

比如说最近孙尚香就听到了一个消息,说是自家二哥打算跟刘备换地,可能江夏要被换出去……好吧,这不是听说的,鲁肃来干什么虽然没有明说,但孙尚香多少能猜到点。

作为江东的奋武校尉,没事儿关心江夏的治理情况干什么?!

所以呢,江夏要被换出去这事儿,孙尚香是相信的,但传言说江东会拿南郡的土地来换……这就是一个比较有价值的消息了。

两家如果换地,当地世家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只是换了一个主公而已。

除非这个主公不要脸的明抢,否则世家占据了多少土地,换了主公依然还是占据多少土地。

但一些江东将领在南郡占据的田地,以及一些刘备集团官员在江夏占据的田地,总要找下家处理的嘛。

而孙尚香,作为两边都能说的上话的女人,这个价值能低得了?!

别的不说,孙尚香就知道,周瑜在南郡有一块面积不小的的封地,那是二哥奖励他打下了南郡,分封给他的。

如果是和平岁月,那么周瑜这块封地放在南郡也不是什么问题,每年派人去管理一下,收一下租就是了。

但现在这个世道下,一旦两家换地,哪怕是周瑜也不太好直接派人管理自己的封地,所以大概率孙权是要在江东给周瑜转封的。

那么南郡的那块封地,周家肯定是要转手的。

孙尚香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惦记上了周瑜的那块封地,赶紧的写信给周瑜。

反正你以后也不缺这一小块地,那倒不如便宜点,卖给你妹妹我呗。

而周瑜接到了孙尚香的信之后,差点就没给气出个好歹来。

什么就一小块地?!

你管二十顷良田叫一小块地?!

这丫头……哪有你这样坑哥哥的妹妹的?!

第189章 江东内事

周瑜倒不是小气南郡的封地,主要是孙尚香在信里那个理直气壮的语气,有点把周瑜给气到了。

再加上鲁肃写给周瑜的私信里,明确跟周瑜抱怨,孙尚香胳膊肘往外拐,处处护着张元长,让周瑜不得不感慨。

这个妹妹,是真的嫁出去了。

地是小事儿,周瑜不要钱的直接送给孙尚香都没问题,就当是答谢张溪和孙尚香送张机过江给自己治病的恩情了。

世家子出身的周瑜,对二十顷良田……好吧,实话实说,还是有点小心疼的。

但那个不重要。

重要的是,孙刘两家换地这么大的事儿,孙尚香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连孙尚香都知道了南郡和江夏交换的事儿,那过不了几天,岂不是江东这边也要炸锅了?!

到时候自己肯定不得清净了。

孙刘两家换地的事儿,周瑜其实是知道的,同时也是默许的。

以前周瑜不同意鲁肃换地的想法,是因为这么做,有让刘备坐大的嫌疑。

但现在的刘备,在占稳荆南四郡后,已经慢慢发展起来了。

而且鲁肃有一点是说的非常有道理的。

赤壁之战后,江东始终是站在了对抗曹操的第一线,不管是在淮南地区还是在荆州地区,江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顶着曹操的巨大压力在发展,非常的艰难。

相反,刘备现在根本不跟曹操接壤,而曹操又没有水军,也不可能顺着汉水去进攻江夏,可以说,刘备现在完全就是在猥琐发育,根本不用担心外部威胁。

也就是说,只要孙刘联盟依然存在,那么刘备坐大,可以说只是时间问题。

周瑜也想过破局,他选择的办法就是西进益州,重新堵死刘备的出路,把刘备憋死在荆南。

但谁知道自己的身体不争气,一场风寒就差点要了自己的命。

现在自己的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只能静养,孙权在短期内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领兵攻略巴蜀,西进战略已经被暂时放弃了。

现在再转过头来看看,周瑜发现,鲁肃的一换三也不是没有好处,起码可以让江东集中力量在淮南一线,把荆州方面的压力丢给刘备去承担。

再一个,这样也可以重新整合两家的势力范围,让两家能把自己的地盘都连在一起,省的受这个夹心气。

尤其是江夏这个地方,一旦拿下,那对江东也是有着足够的好处的,起码从陆口往后的一段长江,就全归江东掌控,江北岸也都有江东的驻军,这已经算是有了拱卫江东的资本了。

最后嘛……刘备原本有五个郡,经过一换三,就剩下了三个郡,还要独自面对曹操襄阳方面的压力,也算是变相的削弱了刘备的实力了。

所以,这时候鲁肃重新提出一换三的方案,周瑜思索了再三,终于是没有再反对。

但周瑜本来以为,这么重要的事情,应该会进行的很机密才对。

毕竟江东的将军们,尤其是淮泗集团的那帮子将军,在南郡是有着不小的土地和利益关系的,这样贸然换地,是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的。

所以一旦这些将军们知道换地的事儿,肯定会吵吵起来的。

吵闹不是问题,周瑜觉得自己是能压得住的,但最近淮泗集团中的有些人,确实做事太过于放肆了一些,他回到柴桑没多久,就听说了不少关于淮泗集团的传闻。

有些传闻,哪怕他是淮泗集团的领袖,听起来也相当的不顺耳。

更别说孙权这个江东之主了。

因此,一发现换地这个事儿可能泄露出去,再一想到最近淮泗集团内部越来越跋扈的作风,以及孙权最近的变化……周瑜权衡利弊了很久,最终决定,闭门谢客。

周瑜这个举动,把孙权都惊动了,还以为周瑜的病情又突然加重了。

孙权立刻撇开政务,亲自到周瑜的府邸探视,然后跟周瑜密谈了好几个时辰。

孙权走的时候,脸色很平静,但内心实在算不上多平静。

周瑜这个淮泗集团的首领,居然劝自己在合适的时候,增加一些本地世家和孙氏宗亲的兵权,削弱一下淮泗军功集团的影响力。

孙权现在的内心,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淮泗集团的问题,赤壁之战后越来越明显。

很多淮泗集团出身的将领,因为赤壁之战立下大功,居功自傲不说,还大肆的兼并土地,跟本地世家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总体来说,淮泗集团的人是占据上风的,毕竟江东世家虽然有钱,也有舆论影响力,但这年头,到底是手里有兵的人说了算,更何况人家刚刚正面打赢了曹操,孙权也得护着他们一点。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