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1 / 1)

加入书签

('

但继续这么下去,也会让孙权反感的。

孙权最擅长的就是制衡,他本来就想着找机会敲打一下淮泗集团的人,只是顾忌到周瑜的感受,这才一拖再拖。

现在周瑜既然主动提起了这个事儿,又劝自己借这次换地的事儿敲打淮泗集团的将军们……孙权只能感慨周公瑾乃人臣典范了。

周瑜也是无奈,淮泗集团最近的风头太盛了,有些人也不知收敛,没事儿经常嘲讽江东世家,说如果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听从这帮世家人的话,哪有今天的江东。

这是把赤壁之战最大的战果往自己身上揽。

这话,主公孙权可以说,但手下人不能这么说……再放任下去,早晚要出事儿的。

周瑜不是不想保淮泗集团的人,都是一起多年拼杀下来的兄弟,周瑜怎么可能放着他们不管呢。

可孙权也同样不是幼主了,已经二十八岁的孙权,经过赤壁之战树立起了威信,不会再轻易容忍淮泗集团中有些人的做派的。

周瑜这么做,也是希望孙权能小惩大诫,高举轻放,这样大家还能继续维持下去。

真要是惹到孙权震怒,要几颗人头祭天的程度,那才是大家都不好看的时候。

作为一个集团的首领,是不能一昧包庇纵容的,该平衡的时候也要平衡,该敲打的时候也要敲到,该退让的时候,更要懂得退让。

所以嘛,周瑜继续闭门谢客,而不出所料的,很快换地的事儿就在江东内部传开了。

跟南郡没有太多关系的老臣们会找上门来,是想着借这次换地,谋取一下在江夏,长沙,桂阳三郡的好处。

跟南郡有关系的将军们上门,是想问问周瑜,他们在南郡的利益该怎么保证。

周瑜一概不见,只说一切听从主公定夺。

这时候,聪明的人当然知道该怎么办,而不聪明的人……被降职或者解职闲置,也不能怪任何人了。

江东这边的一场小范围风暴在持续发酵着,而江夏这边……

“夫君,公瑾哥哥把南郡的土地送给我们了!”孙尚香献宝一样的,拿着好几个竹简在张溪面前晃悠,说道,“看,这是地契,公瑾哥哥一文钱都没要呢。”

张溪也有点傻……这年头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不花钱就拿到了一大片土地?!

但随即,张溪就瞪大了眼睛,问道,“你拿南郡的土地干什么?!”

“不是说要跟江东那边换地么……上次鲁鱼头过来,不就是商量这个事儿的?!”孙尚香白了张溪一眼,说道。

鲁鱼头……好吧,你开心就好。

“那你又怎么知道,是换南郡的土地?!”张溪继续追问道。

孙尚香没好气的看着张溪,说道,“夫君,我可不傻……我二哥难道会拿吴郡或者豫章郡跟咱们换地么?!”

嘛……说的倒是也有道理。

“不过你就不怕,万一你猜错了呢?!”张溪终于放下心来,笑着说道。

孙尚香头也不抬,说道,“才不是猜的呢,这是糜从事的夫人说的……这个消息啊,在小圈子里已经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了,基本都已经知道了,很多人都来托我跟江东那边联系,商量买地的事儿……”

“……”

张溪无语了,彻底无语了。

暂时顾不上搭理自家夫人,张溪赶紧的去刘备的府邸。

倒不是直接找刘备去反应这个事儿,主要是找住在刘备府邸里的诸葛亮,问问他,这事儿该怎么办。

拜托,这么重要的机密事件,居然已经在贵妇圈里传开了。

刘备集团的保密工作,做的是这么差的么?!

而诸葛亮一听说这个事儿,也是一阵惊讶。

虽然知道这事儿早晚瞒不住人,但传的这么快,诸葛亮也没想到。

再一个,诸葛亮也没想到,会有很多人通过孙尚香,去联系江东的将领们,商量收购他们手里土地的事儿。

诸葛亮细一琢磨,眼睛一亮,拉过张溪,开始叽里咕噜的说起来。

而张溪越听越不爽,不等诸葛亮说完,就直接说道,“此事不可,溪断不会同意的。”

这个诸葛亮,居然想通过自己的夫人,在江东安插高级间谍。

不是普通的细作,是那种可以渗透到决策层的高级间谍……这种高级间谍如果没有重量级的人物推荐,是很难在一方势力内立足的。

但这种事儿,绝对不答应。

安插高级间谍可以,用什么手段张溪也不反对,但别招惹我媳妇儿。

这种事情,一旦败落,你让孙尚香怎么看我?!

再一个,现在咱们最大的敌人是曹操,你这个死鱼头怎么不去找三将军,通过他媳妇儿往曹操那儿安插高级间谍呢。

还不是看咱好欺负……哼!!!

第190章 长沙赴任

诸葛亮也很纳闷,张溪生的哪门子气。

用间嘛,大多如此,即使败露了,了不起说一声识人不明,难不成孙权还能不认孙尚香这个妹妹?!

但既然张溪这么坚决的不同意,诸葛亮虽然不理解,但也没有强求。

既然来了,那也就先别走了,关于沼泽改造的事儿,再商量商量。

现在已经是过了正月十五了,出了正月就是二月,要准备春耕的事儿了。

而今年春耕前,主公打算在长沙南部,靠近青草湖的方向,找一块地方,尝试一下沼泽改造农田的事儿。

因为实在没有足够的钱粮,所以没办法大面积的铺开,先找个地方做试点,看看效果如何。

如果效果好,那再苦再累,也要大面积的铺开这事儿。

可如果效果不好,那就再缓缓,再等等,等到钱粮充足了,再推进的这个事儿。

做是肯定要做的,毕竟产量再低的农田也比沼泽有用。

只是什么时候去做的问题。

诸葛是负责选地方,但具体怎么去执行,还得是张溪来主持这个事情。

方案呢,张溪是已经写了,大概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写了一份不算特别好的企划方案。

但张溪的文学功底实在有限,而且已经习惯了后世写东西的风格,写出来的东西都力求表述清晰,完美,所以写的字实在有点多。

好在张溪也知道自己的能耐,倒是没有一上来就拿刻刀往竹简上刻,而是拿笔墨写的,这样竹简洗洗还能用。

就是有点费竹简……没关系,就当是草稿纸了。

即使如此,张溪写的企划书,依然是装了一牛车,诸葛亮看着都头疼,这会儿不得不拉着张溪,他一边精简文字,一边跟张溪核对含义,省的不要弄错了。

这个文书,最后是要给刘备看,如果效果好,是要雕刻下来存档的,可不能马虎。

春节后的这段时间,诸葛亮基本就跟张溪在核对文书,再之后,张溪就得独自前往长沙南部,选一块地方,亲自指导试验田了。

毕竟在家里,东西写的再好,没有实践作为基础,这份企划书依然是一文不值。

所以,张溪要出差。

本来张溪挺舍不得的,毕竟家有娇妻,新婚才三个月。

但最近孙尚香也挺忙,忙着给江东和刘备集团的人牵线,搞倒卖土地的事儿。

孙尚香倒是不会从中赚取差价,作为江东小公主的她压根看不上这点小钱,纯粹就是做人情,扩大人脉圈而已。

作为江东嫁过来的主母,孙尚香现在非常积极的在融入到刘备集团的贵妇小圈子里面……意外的积极。

那架势,张溪都怀疑,你说要是历史上刘备真的把内宅都托给孙尚香,是不是这丫头也不至于闹出后面那么多的事儿来……嘛,算了,香香现在是我老婆。

只是这个老婆吧,最近忙的压根走不开,所以张溪去长沙这事儿,只能是自己独自去上任了。

原本诸葛亮的安排,张溪去长沙主持试验田的工作,那肯定是要一直呆在长沙,一直到今年秋收之后的。

毕竟要一个完整的周期,各项情况才能明了,才能决定是不是要推广。

所以诸葛亮这次是奏请了刘备,特批张溪可以带上自己的家属一同前往,同时也把张溪的职位从江夏郡丞便改为长沙长史。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