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页(1 / 1)

加入书签

('

南郡不用说,主要是北到临沮,西到夷陵的那一部分,核心就是江陵城。

长沙呢,则是以巴丘为界,北部归江东孙权,南方归刘备。

换地以后,孙权以程普为江夏太守,屯住沙羡,又在长沙北部设置汉昌郡,鲁肃暂领太守。刘备则任命关羽以偏将军身份,领襄阳太守,驻扎江陵,分割南郡西部的土地设置宜都郡,封张飞为宜都太守。

但有一件事很奇怪,说不上是不是双方的默契。

周瑜的南郡太守头衔,并没有被孙权撤销,而且刘备也没有任命关羽为南郡太守,而是直接把还在曹操控制之下的襄阳太守头衔给了关羽。

这里面固然有希望关羽将来攻取襄阳,激励关羽的意思,但周瑜……他在南郡的那二十顷田,好像真的送早了。

不过即使这样,周瑜也依然在柴桑养病,听出使江东的孙乾回来说,周瑜的身体已经大致恢复,只是现在孙权还有给周瑜实际的职务,所以周瑜依然还是在家休养。

这就是现在孙刘两家换地后的局势……张溪感觉除了周瑜还活着以外,又回到了原本的历史线上。

至于北方方面,曹操也终于有了大动作。

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曹操终于在今年的一月份,打算借道关中,进兵汉中,攻打张鲁。

然后就引起了关中诸侯的反弹。

这时候的关中地区,雍凉二州,包括旧都长安,其实都一直是在马超韩遂等人的控制之下的。

毕竟关中实在残破,并没有太多屯兵驻守的价值,再加上关中地区的大小诸侯也都名义上归顺曹操,当年曹操打并州高干的时候,关中联军也出兵帮忙了,所以曹操也就一直没有腾出手来去解决这个事情。

现在嘛,曹操表面上说是借道攻打张鲁,但假途灭虢这种事儿,曹操真以为关中诸侯不读书不知道么?!

马超好歹也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妥妥的世代名家啊。

因此,曹操这一动,立刻引起了关中诸侯的反弹,联合起来以韩遂为都督,占据潼关,跟曹操开战。

然后就是著名的潼关之战了。

消息传到荆州的时候,潼关之战已经结束了,所以结果很明确,曹操获胜。

至于过程嘛,没有什么许褚裸衣战马超,但曹操又确实被马超给杀的割须弃袍,好不狼狈的逃窜,最终靠着许褚拼死相救,这才脱险。

当时曹操为了吸引关中联军的注意力,自己领兵从潼关渡口北渡黄河,暗中却命令徐晃,朱灵从蒲坂津西渡黄河,进入关中。

曹操不知道怎么想的,在潼关前居然让大部队先过河,自己则只留了几百人在黄河南岸。

马超一看,这么好的机会要是不利用一下,那不是太对不起曹操了……亲率骑兵杀出,直奔曹操的营地。

曹操一开始还安坐不动,要表示自己临危不乱……许褚不干呐,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装?!

当即拖着曹操逃命,这一路逃,一路追的,曹操也架不住马超追的那么紧,不得不割须弃袍,最后在许褚的掩护下登船逃命。

再然后,就是曹操抹书间韩遂,导致关中联军不合,曹操趁势在约战中击败关中联军,马超韩遂退守凉州自保。

诸葛亮跟张溪讲完这些,顿时让张溪觉得吧,曹操这家伙,倒是又支棱起来了。

赤壁之战,曹操败退北还,其实对本身的实力影响并不大,死的大多是荆州投降的士卒,烧掉的也是荆州的战船。

但对于曹操本身的威信打击非常大,所以前两年,曹操内部到处都有问题,不是世家蠢蠢欲动,就是一些朝臣想着夺权。

因此,曹操安稳了两年,就是为了清理内部的关系,重新把局面给稳定了下来。

现在一出手,击溃了关中诸侯联军,重新占据关中,尤其是旧都长安,重新回到了曹操的控制之下,政治影响力是很大的。

诸葛亮为此也有些担心,担心曹操借机出兵汉中,攻灭张鲁,进而进军益州。

孙权要进军益州,刘备还能以同盟之义,想点办法阻拦一下,可曹操要进取益州的话,那刘备可就真的没有任何办法了。

张溪对此倒是不在意,毕竟曹操要打下张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身后的凉州集团不解决的话,曹操也不敢轻易的西进益州。

再一个……

“法孝直回益州了么?!”

“开春便已跟主公告辞,如今当已回蜀中了……元长问此做甚?!”

嗯,不为什么,回去了就好。

等到下次法孝直过来,那就是带着士兵,来请咱们主公入川了。

至于什么时候嘛……最晚不会晚于今年秋收之后。

诸葛亮不太懂张溪,感觉这家伙有时候真的是挺神神叨叨的。

不过这些事情也都说完了,诸葛亮也该跟张溪一起讨论一下,这个沼泽改造田的情况了。

一方面,诸葛亮想知道,改造这十二顷滩涂的人力物力是多少,花费是多少,预计年收成能有多少。

另一方面,诸葛亮也是想要确切的知道,张溪的防治办法,是不是真的能有效的防治瘴气。

如果真的能有效的防治瘴气,那么诸葛亮就要考虑移民充实荆南四郡的事儿了。

荆南多山不假,云梦泽不好开发也不假,但荆南终究是丁口太少了,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弱。

而阻挡荆南移民的一大问题就是瘴气,谁也不想来这种不毛之地送死。

如果能解决荆南瘴气的问题,那么诸葛亮移民过来就没有了阻碍,再配合张溪如果真的能改沼泽为良田,那么荆南发展起来就是时间的问题。

永远不要低估这个时代人对土地的渴望,不管是平头百姓还是世家大族,都不会嫌弃自己手里的土地太多的。

这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由不得诸葛亮不亲自过来看看。

然后张溪就给诸葛亮看了从来到长沙后,张溪做的各项记录以及钱粮花销……满满一屋子。

诸葛亮看着直嘬牙花子。

“元长……何不精简一二?!”诸葛亮翻看一篇竹简,扫了一眼,无奈的问道。

张溪则摇摇头,说道,“若以精简言之,恐不够详细……溪寒门出身,也无此能啊!”

这个跟是不是寒门出身没关系吧?!

算了,慢慢看吧。

诸葛亮花了近十天的时间,看完了一屋子的竹简,也在张溪的陪同下,考察完了整个稻田和营区,对张溪的一些防治手段,终于有了明确的认知。

稻田的长势还行,但长势最好的稻田,预估亩产也最多就能达到中田,大部分都是下田的标准。

这个张溪也说了,因为是第一年改造,不敢花大力气去整治土地肥力,全靠自然生长,有这个长势,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了。

诸葛亮也知道这个道理,甚至一直就这个产量,对诸葛亮来说,也已经是很满意了。

毕竟原来这里只是沼泽和滩涂,根本没法用来种粮食的。

至于水利设施嘛,因为靠近湘江,张溪也没做太多的改造,更多的是把重心放在了防洪排涝上,修建了不少的排洪沟,防止内涝。

就地势而言,这些地方之所以会变成沼泽滩涂,也是因为地势太低的缘故。

可以说,到现在为止,张溪的沼泽改造田试验,是初步成功的。

但诸葛亮再结合张溪那一屋子的记录来看,最后依然犹豫不决。

无他,花费太高了。

光围湖造田的人工成本就异常的高,一千人辛苦了快半年了,也只是弄出了十二顷的下等田。

要知道,十二顷田地对个人来说是很多了,但对一个势力来说,真的是九牛一毛,甚至这些田里一年的产出,用来养活这一千人,还有所不足。

当然,诸葛亮也知道这是前期成本,后期不会有这么多的投入,也会随着城镇的发展,带动其他行业的收入提高,人力成本是可以大幅度下降的。

但,现在的刘备集团,真的没有那么多的人力可以调动。

南郡刚刚到手,收拢人心还来不及,不可能贸然发动大规模徭役,更加不可能让南郡的人来荆南服徭役。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