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页(1 / 1)
('
说白了,庞统就是在赌,赌游楚这个人不出兵抄袭刘备的后路。只要陇西郡的游楚不出兵,那么南安郡,天水郡哪怕安排的兵力再少也不会有问题。而陇西郡的郡守游楚……这个人是凉州名士,这些年在凉州的声望不错,治理地方政绩斐然,也有一定的军事能力。这样的人,不可能看不清现在的局势,因此庞统判断,游楚不太可能会放弃陇西郡的守备,主动出击进攻刘备的大军的。毕竟陇西郡太靠西北了,那地方易守难攻,而陇西郡只要坚守州县,那么就可以在战后非常的游刃有余。曹魏胜,他们就是守土有功,刘备胜,那到时候再投降也完全来得及。而且为了以防万一,庞统还是安排了冯习和张南两将各领三千人前往南安郡协防……这点兵力攻打陇西郡当然不现实,但防备一下陇西郡的突袭已经足够了。计划有风险,但庞统觉得还算可控,虽然分了一些兵,但并没有把主力全部分散掉。所以,接下来北伐的真正重点,其实就是在广魏郡。刘备必须亲派士卒,或者索性亲征,前往攻打广魏郡。只要打下了广魏郡,把广魏郡跟天水郡连城一片,那就可以北接南安郡,东联安定郡,对关中实现包围。到了那个时候,刘备就有了充足的通道可以进军陇山。再加上张飞和张溪两人如果能攻克上邽,打通陇山通道,那么刘备甚至可以直接率领大军,出陇山道,奇袭曹洪的身后。当然,前提条件是赵云等人能拖住曹洪,并且曹魏没有任何援兵来到长安,甚至西北。但这肯定是不现实的,法正和庞统也只能说,这是理想中最好的结果而已。但不管怎么样,广魏郡是必须拿下的,这是断陇的关键一步,只有拿下了广魏郡,刘备才有充足的空间和时间,来应对曹魏可能到来的西进大军。因此,庞统和法正一起建议刘备,以高翔和陈式为前锋,马超领骑兵为游击,自己亲领大军主力,进攻广魏郡。第428章 抢时间不仅刘备要争取时间,曹丕也想要争取时间。因为消息传递的滞后性,曹丕一直到十月中旬才收到刘备起兵北伐的消息,而等曹丕决定亲征,在邺城做好出征准备,带领十五万精锐中央军出征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初了。可曹丕前脚才出邺城大门,立刻就收到了凉州刺史郭淮的告急文书,说是刘备亲率蜀军主力攻打雍凉。曹丕得知后立刻召集了随军出征的蒋济,曹仁,徐晃,张郃,夏侯尚等人商议。得知刘备主力在雍凉后,曹仁等人全都大吃一惊,发觉到之前对蜀军的战略目的判断有误。虽然曹丕故作镇定的表示刘备“无甚心胸,舍关中取凉州,乃因小失大”,但实际上,曹魏众将都知道,这次的战略方向出现判断错误,导致兵力部署的重点方向出现了偏差,雍凉之地的兵力,只有郭淮的凉州军团还有一战之力。不过虽然说战略方向判断失误了,但现在刘备已经把自己的棋子亮到了明处,曹丕这边也可以不用继续去猜测,反而也好应对。再一个,就算刘备这次出其不意获得了先手又如何,郭淮可就带着凉州兵团在天水郡呆着呢。郭淮的能力,曹丕还是信任的,即使面对刘备的主力大军,郭淮只要能发挥凉州兵团的机动性,牵制住刘备,给自己增援创造时间,应该还是能办得到的。刘备集团基本以步兵为主,郭淮带领的可都是骑兵。所以,曹丕在得知这个消息的,虽然惊讶,但并不算太担心……一直到他领兵过了黄河,快到洛阳的时候,坏消息是一个接一个的到来。三四天的时间里,曹丕接连接到了天水郡失守,郭淮带领凉州军团进攻冀县不克,凉州军团在冀县城下大败,郭淮领三千兵坚守上邽……一系列的消息。其中,凉州军团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被人彻底击破,绝对超乎了曹丕的想象。这样事情就大了。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郭淮拖时间,他曹丕去救援,把刘备困死在雍凉北部的事情了。现在的问题是,刘备什么时候跨越陇山,进攻长安的问题了。曹魏军中,也是人才济济的,更何况仗都打到这份上了,只要稍微有点战略眼光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刘备只要占据了陇山,那真的就进退自如了。进可窥视关中长安,退,可断陇山收复凉州。这也是为什么郭淮一看败局已定的情况下,拼命东撤也要跑到上邽去的原因……不能让刘备这么轻易的占据陇山。现在唯一的好消息是,刘备似乎只占据了一个天水郡,雍州北部的五郡中,还有四郡在自己的手里……或者说态度并不明朗。曹丕其实不太懂为什么刘备放着这四郡不去攻略……这不是给自己的后路留下定时炸弹么?!但很快,曹丕就从自己帐下的文武将士那边得知了刘备的打算——只要抢时间断陇,让这些雍凉各州郡的太守们看不到曹魏来援的希望,那么这些太守早晚都会选择投降的。即使他们不愿意投降,城内的世家大族们也会替他们投降的。从军事角度,曹丕可能看不懂刘备为什么不进攻四郡,但说穿了军事角度后,从政治角度去看这件事,曹丕立刻一目了然。说白了,如果你曹魏能让雍凉的各地世家看到自己的实力,依然有救援他们的意愿,那不需要你能正面击败刘备,只要你能占据上风,在陇山道堵住刘备,那么这些雍凉的世家们也会选择起兵帮你袭击刘备的后路。但如果你曹魏自己实力不行,被刘备实现了断陇,那这些雍凉世家们也不会为了你曹魏卖死命的,凉州自然也就不属于你们曹魏了。所以,当务之急……都不需要讨论,连曹丕这个军事半吊子都能看的出来的事儿,还需要谁建言么?!“如此,当需一将,领部分中军先行出发,日夜兼程赶赴陇山,支援郭淮将军,守卫陇山,击破当面之敌。”曹丕做出了这样的命令。但问题是,派谁去呢?!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曹丕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在曹氏宗族中唯一的好兄弟,夏侯尚。但……这时候的夏侯尚年纪是不小了,但资历和领军经验嘛……就是曹丕想亲自点名都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口。所以……“叔父,此事,恐还得劳烦您前往!”曹丕微笑着,对曹仁说道。为了表示亲切,曹丕甚至都没有叫曹仁的官职,而是以“叔父”称呼,算是给足了曹仁面子。而曹仁却是微微犹豫了一下,并没有马上接令。不是曹仁不想接这个军令,而是在曹仁看来,自己不是这次进军的好选择。自己的能力在于统御镇守一方,说难听点就是打打防守战,进攻战也可以,但属于那种常规的进攻,双方遭遇,野战,那曹仁也有把握能赢。但这种需要带兵千里突袭,并且还要在这么长时间的行军后,依然能令士卒保持战斗力的活,从来不是他曹仁的强项。这是夏侯渊的强项……但可惜,夏侯渊……除去夏侯渊外,老一辈将领中能做到,而且还在军中的人,大概就只有……“回禀魏王,非是老臣推脱,老臣实无此能!”曹仁拱手,对曹丕说道。曹丕脸色微微一变,开始琢磨,曹仁到底是什么意思……这种事关国家的关键时刻,还是我亲自点你的将,你不出手?!曹仁则继续说道,“老臣保举二人,或可担此重任。”曹丕脸色这才好看一些,赶紧问道,“叔父请讲。”曹仁也没客气,直接说道,“一人,乃左将军张郃,一人,乃中领军曹休。”曹丕闻听,微微点头,若有所悟。有些事儿呢,不用说出来的,大家都懂的。曹仁给出了两个人选,一个外姓将领,一个曹氏宗族子弟,怎么选,就看你曹丕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