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页(1 / 1)
('
别的不说,刘巴就是借着布置经济战的机会,用蜀中五铢钱开路,在关中建立了不小的关系网,而一旦北伐,这些关系网就会立刻变成有用的情报网。诸葛亮手头上很多的情报,其实都是刘巴通过这个网络给传递过来的。再加上现在的关中地区,曹魏的主要策略就是以军事为主。毕竟刘备已经占据了陇山道,关中面临着实质的威胁,如果不以军事为主的话,根本没有可能去阻挡刘备随时可能发动的进攻。原本关中地区还算地处腹地,前面有雍州和凉州以及秦岭挡着,不用担心战乱。当时的长安还有钟繇,张既,温恢这样的能吏镇守,可以帮助关中恢复生产,发展民生,而以这些人的眼光,刘巴想要靠走私发动经济战,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但这两年,关中的主将不是曹仁就是曹真,温恢已经病故了,钟繇被曹丕调去了邺城,张既也被曹丕调去主持兖州战备了……你能指望曹仁或者曹真有这个心思和能力来发展民生么?!也就是刘巴在关中布局的时间太短了,如果再给刘巴一年时间,说不动刘巴都能在关中煽动起一场由关中世家主导的叛乱出来。但即使如此,诸葛亮已经很满意了。这年头的人,搞经济战可没有盈利或者亏损的概念,在诸葛亮和刘巴看来,只要能达到政治或者军事目的,那么经济战就算是亏本的,那也是必须要搞的。更何况刘巴这一进一出的,几乎等于是用蜀锦换来了军粮,就算亏了点,也不至于亏太多。更别说还有这么多的情报和建立起来的情报网络,这些可都是万金换不回来的。诸葛亮挺满意的,跟刘巴商量收尾的时候,更多的也是让刘巴注意保护好这些关中的情报网络……天知道这次北伐的结果如何,这些情报网,搞不好将来还会有大用的。故此,诸葛亮对刘巴可以说是赞赏有加,同时也让刘巴留意眉县,武功县等地的各种情报,以及……是否有可能策反眉县守将和世家。当诸葛亮对刘巴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张溪当时就有点傻眼……不是说“诸葛亮一生唯谨慎”的么?!这话要是庞统来问,那张溪还能理解,毕竟庞统心心念念他那个奇计,最大的问题,就是卡在攻克眉县。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攻克眉县,那庞统的所有计划都得打水漂。但如果能策反眉县守将和世家的话,那庞统的计划,就只剩下攻克陈仓道一个障碍了。而陈仓道守将夏侯楙,大概会把这个障碍变得,不再是障碍。因此吧,要是庞统来问刘巴这话,张溪觉得是可以理解的……可为啥是诸葛亮?!你这个诸葛鱼头,不是一向反对用奇计的么?!其实关于能不能策反眉县守将的问题,张溪也早就想问了。但考虑到诸葛亮在场,这死鱼头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谨慎小心,张溪担心自己这么一问,诸葛亮直接严词反对,张溪也不太好不顾忌诸葛亮的面子,因此张溪打算一会儿私下再跟刘巴请教的。但没想到诸葛亮居然主动询问,这个就有点让张溪不太能理解了。而让张溪更不能理解的是——诸葛亮还问完刘巴这话后,反而转头微笑的安慰张溪,说什么“元长且稍安勿躁,听子初兄之言再做决断。”这话怎么听着都觉得别扭——合着你那个意思……是怕我反对?!其实吧,诸葛亮还真就是这个意思。张溪这个人,有时候经常会受到一些后世的固有概念影响,其中最大的重灾区,就是诸葛亮。历史上的诸葛亮,他一生唯谨慎,那是因为他是以一州打九州,根本输不起,故此不得不谨慎。而且即使如此,历史上的诸葛亮,也不是没有那种天马行空的用兵,尤其是跟司马懿的卤城之战,诸葛亮的用兵简直神奇。不仅用兵神出鬼没的让司马懿完全被牵着鼻子走,获得了“甲首三千”的胜利,后来在退兵的时候,还顺便解决了一个张郃,留下了那个千古名梗“膝盖中了一箭”!这场仗,诸葛亮可是打的一点都没有所谓“谨慎小心”的作风。现在的诸葛亮可没有到输不起的地步。大汉拥有荆,益,雍,凉四州,还可以直接进兵关中,窥视中原……有啥输不起的?!相反,在诸葛亮的心里,张溪才是真正“小心谨慎”的做派。在诸葛亮看来,张溪这人啥都好,能文能武,鬼点子还多,就是用兵过于谨慎,有时候会导致错失良机。上次北伐,如果张溪的进兵能果断一点,占据渭河东岸,那么即使最后刘备选择退兵,渭水东岸不得不让出来,但陇山道口的散关也许就能掌握在自家人手里,不至于跟现在这样,一出陇山道就要面临雄关的阻挡。而这次,制定战略的时候,庞统的计策其实不能说不好,只是风险太大,有点不够稳妥……可如果能解决陈仓道和眉县的两个问题,这个战略,却是能一战而定关中的策略。诸葛亮反对,只是因为庞统的策略不够完备……但诸葛亮是真的以为,以张溪那个谨慎小心的性格,是真心觉得这个战略过于冒险,故此坚决反对的。所以诸葛亮才会在问完刘巴后,让张溪不要着急,先听听有没有策反的可能性。如果有,诸葛亮会跟张溪好好谈谈,让张溪不要什么事情都求稳,虽然无大错,但也会错失机会的。如果没有,那就当诸葛亮没问,继续一起按照原计划制定战略好了。而刘巴嘛,稍微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剩下的事儿,那就不用问了。都没等诸葛亮出言劝说张溪,张溪直接叫来随从,让随从赶紧去把黄权,法正,庞统三人都给请来。北伐的战略计划,又要做修改了!!!诸葛亮也是微微一愣,然后苦笑了一下,不再言语。虽然张溪着急了一点,现在可已经是天黑了的,指不定那三人是不是已经睡了……算了,张溪既然主动接受了这个战略的可行性,那也省的自己费口舌了。这也是好事。第503章 眉县世家北伐在即,众人皆在殚精竭虑,可没有人那么早的睡觉。庞统和法正还在彻夜分析情报,而黄权也在连夜整理汉中政务,协调北伐后勤,大家都忙的很。因此当张溪的随从上门拜访,说张溪邀请三人密议战略的时候,三个人二话不说的直接去了。到了诸葛亮在汉中的临时住所后,六个人坐在一起,先由刘巴来讲述眉县的情况。刘巴认为自己有把握能劝降眉县守将……最不济,劝说眉县世家投靠刘备,在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打开城门接应还是能做到的。刘巴的底气,就来自于对关中的渗透和经济战。目前关中的经济情况,在刘巴的操控下,已经有了一些钱荒的样子,再发酵个十几天,当钱荒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关中的大部分世家都会受到影响。大世家可能还好一点,多年积累之下,府内存有的五铢钱数量不少,不至于撑不下去。但一些中小世家们,可不见得有足够的钱粮来应对这次钱荒。当然,世家终究是世家,不可能因为一次钱荒就过不下去,顶多就是损失大一点而已。但世家之所以是世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世家子皆以家族为先。世家与世家之间,也不都是其乐融融,互为表里的。这年头的人,信奉的是儒家学说,认为天下财富有其数,一方得到的多了,那么一方得到的就会变少……那凭啥你天天大鱼大肉的,我就得过苦日子?!所以啊,世家之间,其实也有一些矛盾,而这些矛盾,大多是跟钱粮有关的。大型世家,类似太原王家,弘农杨家,蜀中李家等这类一等一的世家,他们可能还要点脸面遮掩一下,但中小世家之间,有些事儿就会相对直白一点。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