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页(1 / 1)

加入书签

('

同时伴随着这三万中军精锐一起到长安的,还有满宠,以及一封曹丕的诏书。

曹丕的诏书是给曹真的,告诉曹真,必须尽一切代价,阻止刘备进入关中。

而满宠,除了带兵来支援外,也是曹丕派来给曹真解释原因,同时参赞军机的。

曹丕虽然干着猪队友的事儿,但到底不是猪脑子,知道曹真也不容易,所以才会让满宠代表自己亲临长安,跟曹真解释一下自己这么决策的原因,希望曹真能坚定决心,把刘备阻挡在关中之外。

曹真在听完了满宠的解释,只是叹了一口气。

你能说啥?!

皇帝亲自下诏,怕你不能理解还专门派了使臣给你解释……你还能抗旨不成?!

而且说实话,如果他曹真不是姓曹的话,曹丕能管你怎么想才怪呢。

可既然要阻挡刘备进入关中,就得对刘备的出兵方向,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否则一旦判断失误,就有可能连回收防守都做不到。

好在曹丕派来了满宠,这位也是能文能武,老于军阵的人了,有满宠帮着参谋一下,曹真好歹心里有点底气。

而满宠在花时间了解了汇集到长安的蜀军情报后,倒也给出了建议。

首先要重兵防备的地方,肯定是褒斜道。

毕竟褒斜道口驻扎着陈到的一万多人呢,从最常规的角度来看,刘备最有可能出兵的地方,肯定是褒斜道。

不仅有现成的通道,还能囤积粮草,汇集士兵,这么好的优势不利用,那刘备还北伐个屁啊。

因此,满宠建议曹真,加强对五丈原地区的驻军和防守,不要让蜀军有足够的时间和兵力突破五丈原一线的防御。

这点,只要不是脑子糊涂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曹真对此也相当的认可。

不管刘备是不是会把褒斜道当成主攻方向,褒斜道都不能不防……立刻派出一万禁军精锐,前往协防五丈原。

其次,陇山道方面,虽然也可能成为刘备的主攻方向,但出了陇山道还有一道散关,曹真也早早的派出孙礼领兵五千人驻守散关。

散关这地方,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孙礼带领五千人驻守,只要不是遇到太过悬殊的兵力差,应该不是问题。

但即使如此,满宠还是建议以防万一,给孙礼再派五千人过去,凑个一万人防守……如果刘备要出陇山道攻击散关,没有十万兵力,根本别想攻下来。

很显然,刘备根本不可能在雍州北部聚集起十万大军,光后勤压力都能压垮刘备。

第三,子午道。

子午道这条路,崎岖难行,一次能通过的兵力不可能太多,同时粮草运输也极其困难……但它有个好处,那就是离的长安非常的近,出了子午道距离长安不到百里,不过是两三天的行军路程。

虽然满宠和曹真都不觉得刘备会缺心眼到走子午谷进攻长安,但该防的还得防守一下。

也不用多,派三千人看住子午谷道口就可以了。

子午道口非常的狭窄,地势也非常的险恶,根本不适合大军展开作战。

只要看住子午道口,哪怕刘备来的军队再多,也突破不了子午道。

这个都不用动用来援的禁军,曹真派出了自己的族弟,也是曹仁之子曹泰领军把守子午谷道口。

这不是需要斗智斗勇的地方,一旦来人还是一个可以轻松建功立业的地方,曹真派曹泰去,多少也有点照顾曹家人的意思。

至于傥骆道,靠近左冯翊,这地方交给张郃好了。

张郃领兵两万驻守左冯翊,防备上庸的孟达和寇封,而从傥骆道一出来,要进攻长安的话,必定会经过左冯翊,就让张郃顺势看一下就好了。

以张郃的能力,只要不摆烂的话,可没那么容易让刘备突破进来的。

至于最后的陈仓道……曹真很犹豫。

到底要不要让郭淮领兵去守卫陈仓道,替换夏侯楙……

第516章 曹真的直觉

从汉中出兵关中,一共就那么几条道路,曹真都做出了应对安排,至少可以保证刘备一出来,立刻能有人拦住他。

至于以后怎么打,那还得看实际战局发展,现在的曹真,也没办法做出预判。

唯独一个地方,曹真始终有点担心,那就是陈仓道。

陈仓道守将,是夏侯楙,副将,是诸葛虔。

这两个人,其实没啥问题……至少在现在的曹真眼里,确实是没啥问题的。

曹真早年跟随曹洪一起在汉中之战时进攻过下辩,后来被张飞用疑兵计吓退后,就一直镇守着陈仓道。

甚至可以说,陈仓道的各种防御措施,都是在曹真驻守期间,主持修缮的。

曹真对陈仓道的情况,可以说是非常的熟悉的,深知那个地方,只要有个几千人驻守,四五万大军都攻不破。

更别说陈仓道的路况,那也是相当陡峭险峻的,能有个两万人进攻到陈仓道前已经是极限了,四五万人在陈仓道根本摆不开。

所以夏侯楙和诸葛虔两人,领兵五千驻守陈仓道,依靠陈仓关的防御,足够抵挡可能到来的蜀军了。

曹真唯一不放心的,是夏侯楙从军经验不足,会不会应对失措,明明只要坚守关隘就可以的情况,他非要出城去野战……但凡不做这种脑残举动,陈仓道就跟散关一样,是固若金汤的。

曹真觉得吧,作为夏侯惇之子,夏侯楙可能是缺乏了一点战阵经验,但不应该是脑残……更何况为了以防万一,曹真不是把诸葛虔也给派过去了么。

曹真是很看好诸葛虔的,觉得这个人的能力不在孙礼之下,只要稍加培养,就算不能独当一面,镇守一地应该是没问题的。

但……曹真的内心,总有一种隐约的不安,说不出来由,就是直觉上觉得陈仓道的防卫好像有问题。

可你又不能以自己的内心不安为理由,就此撤换掉夏侯楙陈仓守将的位置啊。

要是一般人,这么做了也就做了,毕竟曹真是雍凉都督,这点权利还是有的。

可夏侯楙不一样啊。

夏侯楙也是宗室将领,而且真要说起来,人家跟曹丕的关系,可比曹真要亲近的多。

夏侯楙姓夏侯,他老婆姓曹,是曹操最喜欢的清河公主……这两个头衔一加上去,要没个正当理由,夏侯楙真敢去找曹丕哭诉,到时候吃亏的还得是曹真。

曹真虽然也姓曹,但他是曹操的养子,并不是亲子……这中间终究隔着一层呢。

因此,曹真在是不是找人替换夏侯楙的事情上,一直很犹豫。

甚至,曹真还数次暗示满宠,让满宠帮忙说句话,好方便将来必要的时候甩个锅……可满宠这人多油滑啊,他能上这个当?!

你们曹家内部的事儿,你们自己解决好了,千万别牵扯上自己这个外人。

别回头你小子不仗义,一退六二五的,让曹丕和夏侯楙觉得是我满宠在里面挑事儿,那才糟糕呢。

满宠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处境,在曹操时期他就是干脏活累活的,这要是没有了曹氏的庇佑,那他连善终都做不到。

所以每次曹真一说这事儿,满宠就装傻,不想得罪任何一个姓曹的或者姓夏侯的。

满宠非常赞同曹真对陈仓道防御的担忧,但对守将是否合适的问题,满宠要么屁话不说,要么就是打哈哈,绝不掺和。

闹得曹真火大了,心里的不安更加强烈了,想着要不以防万一起见,让郭淮去防守陈仓道算了。

但最终曹真也没有这样做。

心里不安归心里不安,但不能让郭淮去守一个陈仓道。

郭淮可是名将,也是曹丕非常器重的人物。

现在雍州都快丢没了,郭淮身上的雍州刺史职位还没卸下来呢,摆明了曹丕对郭淮的信任。

你让一个雍州刺史去当区区陈仓道守将……那不是调兵遣将,那是在侮辱郭淮。

郭淮不跟你翻脸才怪呢。

再一个,曹真也不敢把郭淮给放走。

一旦刘备出兵关中,曹真肯定是要坐镇长安不能擅动的,如果各地有紧急情况需要支援,那么能领兵出征的人,目前也就只有郭淮有这个能力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