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页(1 / 1)

加入书签

('

这些禁军,虽然还保持这不错的战斗力,也都是战场上的厮杀汉,还不至于害怕这些蛇虫鼠蚁……但架不住是真的恶心啊!

想想吧,睡觉睡的舒服呢,突然感觉身上痒痒,睁眼一看,发现一只老鼠从自己身上跑过去,或者是几只怪样的虫子钻进了自己的裤裆里……你就算不怕,你能睡踏实了么?!

别说士卒们,就是朱赞,他都没法睡的踏实了。

要知道这是汉末,军中士卒稍微有点动静都有可能引发炸营的时代,谁要是半夜醒来发现了这些蛇虫鼠蚁,一声尖叫都能引发睡在身边的同伴跳起来拔刀相向的时代。

为了避免炸营,同时也为了安定军中军心,朱赞不得不在半夜把这些士卒们都叫起来,集合好,然后全营区的抓这些蛇虫鼠蚁。

倒不是为了真的能抓完,只是为了安定军心,让士卒们不至于睡觉睡到一半,咋咋呼呼的叫起来引发炸营。

事实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朱赞只能这么做,虽然会让士卒们牺牲不少的睡眠时间,但起码在后半夜,能睡个安心觉。

可即使如此,当第二天,朱赞再次引军出发的时候,别说士卒们了,就是朱赞自己,都是顶着一个黑眼圈出发的。

特么那个蜀将不当人啊,后半夜居然又放了一次蛇虫鼠蚁。

就这样,白天,王平依然远远的吊着朱赞的军队,有机会就偷袭一下,到了晚上,王平冷不丁的往魏军营寨内丢点蛇虫鼠蚁啥的,有时候是一晚上两次,有时候是一晚上四五次……朱赞被恶心的够呛够呛的。

到最后朱赞也是没办法了,只能尽量加快行军速度,只要能赶紧赶到眉县,少一点这样在野外扎营的日子,才能踏踏实实的睡一个安稳觉。

而朱赞这一加快行军速度,王平也没有心思跟朱赞玩这种小伎俩了,绝对不能让朱赞真的把行军速度提起来。

无奈之下,王平只能重新聚拢士兵,一口咬住朱赞的后翼部队,尽力的拖住朱赞的行军步伐……这就是实打实的硬拼了。

真要比硬拼,终究还是朱赞占据上风,而王平这边,除了兵力弱势外,再怎么省吃俭用的军粮,终于还是耗尽了。

王平真的已经尽力了,之前王平在命人捉蛇虫鼠蚁的时候,也留了一部分这些东西当做军粮的补充,再加上这段时间不时的有士卒减员,军粮终于还是多支撑了两天……但王平终究没有等来向宠的运粮队,没有得到任何的军粮补给。

这个消息,王平暂时还没有让无当飞军的士卒们知道,只有自己和粮草官两个人知情而已……但这事儿,根本瞒不了太久,只要今天晚上拿不出军粮来,即使是无当飞军,军心士气也会散尽的。

王平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继续支撑下去,迎接自己的还能是什么下场……也许会被愤怒的士卒们杀了,向魏军投降也说不定吧。

就在王平束手无策的时候……老天终究还是眷顾着大汉的。

就在王平前方不到二十里的地方,吴班领着一万人,正在行军。

王平顿时重新看到了希望……自己人可就在眼前了,只要配合自己人干掉这批魏军,晚上就能吃到热腾腾的军粮了。

而朱赞,这时候也接到了自己斥候发回的情报,得知前面有一支万余人的蜀军。

朱赞这时候还不知道眉县已经失守了,他还以为,这支蜀军就是去进攻眉县的蜀军呢。

朱赞的目的,当然是救援眉县,但如今蜀军就在眼前了,朱赞带的中央禁军,虽然兵力处在下风,但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朱赞的选择就很明确了。

朱赞领军,向吴班的后翼发动了突袭。

而王平一看朱赞的行动方向,立马就猜到了朱赞的意图……王平也不确定这支部队到底是不是魏将军亲自领军的,能不能挡住魏军的这次突袭,但王平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到底是什么。

王平立刻引军咬住朱赞的后翼,这次是不计伤亡的一定要拖住朱赞军,给前方的同僚反应的时间。

只是,前方同僚的反应时间多少有点长,王平打的真的很辛苦。

因为想着是最后一战了,王平真的没有留力,是尽全力的的进攻,因此王平军的伤亡很大。

而己方同僚,一开始只派出了三千人,看似是来接应自己的,但那个战斗力……王平还得分心去接应对方,省的被朱赞领军给各个击破了。

一直到吴班全军压上,以三倍的人数优势彻底压制住魏军,占据战场的主动权……这下终于是轮到朱赞难受了。

这已经不是能不能救援到眉县的问题了,而是自己能不能活着逃出去的问题了。

而就在朱赞也面临绝望的时候……战场的东北角,突然的冒出一阵烟尘。

久经战阵的人基本都能看的明白——这是有一支至少数千人的骑兵队伍,突然的闯入了战场。

在这个关键时刻,毌丘俭领着三千骑兵,赶到了。

第559章 魏延的分析

毌丘俭带着三千骑兵,目的就是来寻找吴班带领的蜀军偏师主力的。

但实话实说,毌丘俭心里也着急,他并不清楚吴班领军已经到了哪里,如果蜀军进军速度够快的话,两天时间的浪费,已经足够蜀军主力和在眉县的前部军卒会师了。

毌丘俭虽然提出了反攻眉县的计划,但毌丘俭同样知道,自己能不能及时找到,并且拦截这支蜀军主力,给郭淮回军眉县创造时间,是整个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这一点,毌丘俭也没有太多的信心,他只能是尽力而为。

但……孙礼派出的援军,在误打误撞之下,耽搁了吴班半天的行程,终于还是让毌丘俭找到了。

只是,毌丘俭并不知道孙礼也派出了援兵,他看到的,只是一万多蜀军在围攻三千多人的魏军……毌丘俭终究还是选择了,想杀退蜀军,接应出自己人。

毌丘俭也有自己的考虑。

是,他带的是骑兵,骑兵对步卒虽然有天然的克制优势,但他毕竟带的兵少,也不知道眼前蜀军的战斗力如何,第一次交战,毌丘俭还是选择了求稳。

再加上,被围困的自己人,都是步兵。

一旦接应出这支步兵,然后以步兵拦住蜀军去路,自己率领骑兵突击……别说拦住这一万多蜀军,就是彻底击溃这支蜀军,毌丘俭都有把握。

基于这些考虑,毌丘俭突然带领骑兵出现在战场上,并没有第一时间对吴班所在的中军发动冲击,而是迂回绕道,寻找了一个包围点薄弱处,一举切入战场,撕开包围圈,接应出了朱赞和死战之后还剩下的三千多中央禁军。

这让吴班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赶紧的收拢己方士卒,联合王平还剩下的一千五百多无当飞军,摆下了防御阵势。

刚刚看到魏军骑兵出现的时候,吴班是真的有些慌张的。

当时的吴班,注意力都在如何围剿朱赞率领的魏军步卒上,对毌丘俭的突然出现,吴班并没有任何防备。

在关中的平原地形上,三千骑兵一旦冲起速度来,直接攻击自己的本阵……吴班是绝对抵挡不住的。

甚至如果这支骑兵的指挥官对战场的把控能力更强,对骑兵的指挥更加精通的话,可以凭借来回的迂回冲击,彻底击溃吴班的这一万多士卒。

骑兵对上步兵,兵种克制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但毌丘俭终究现在还年轻,他也许谋略出众,但战场经验并不多,同时也不是专业的骑兵指挥官,因此他做出的选择,只是去接应朱赞,却也因此给了吴班足够的反应时间。

等到毌丘俭接应出朱赞后,重新整军完毕,吴班也已经收拢好士卒,摆出了防御阵型。

刚刚吴班全军都在围殴朱赞,对外部的防御措施不足,那时候毌丘俭突击的话,吴班是真没办法及时调整防线的,毕竟骑兵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但现在,吴班重新聚拢士卒,摆出圆阵防御,两军重新对垒……毌丘俭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好像自己刚刚错过了一个好机会。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