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页(1 / 1)

加入书签

('

张郃这是在赌命,用自己和五千魏军士卒的性命,给大魏在关中的局势,争取一丝生机。

对老将军这种为国舍身忘命的气节,王昶是很佩服的,但对张郃的这个计划,王昶实在是支持不起来。

毕竟……这计划粗浅的,可能连第一关都过不去。

对面那位可也是当世名将啊,而且是以用兵谨慎闻名的,这么粗浅到漏洞百出的计划,真的能瞒过他?!

虽然张郃只要求瞒过他三天……但王昶觉得,能撑过第二天都算是奇迹了。

可张郃对此,却也有自己的见解的。

首先,张郃没得选。

军令如山,曹真给张郃的军令,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的进军五丈原,吸引蜀军回援,给郭淮反攻眉县创造足够的条件。

注意,是不惜一切代价!!!

军令这个东西,是不存在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的,曹真不会来管你张郃遇到了什么困难,只要你没有到达五丈原发起进攻,那就你张郃的问题。

这是官面的无奈。

私下的无奈……张郃也不想自己的一世英名,彻底葬送在这个武功县,葬送在张溪的手里。

从右扶风领军一万进发武功县,一开始还打的不错,击退了蜀军对武功县的围攻,杀伤了敌军千余人……但这之后吧,张郃的作战就没有顺利过。

先是后军被围,自己被迫去解围,结果解围也没有能完全成功,只带出来三千多人……一万人出发的,如今只剩下六千人左右据守武功县了。

如果自己彻底被张溪堵死在武功县不得寸进的话,那自己就真的输的太难看了。

之前在街亭,张郃已经莫名其妙的输过一次了,这次要是再输……那张郃就真的成了张溪功成名就的垫脚石了。

因此,不管公私,张郃都必须向五丈原进军。

再一个吧……张郃觉得,虽然有点困难,但自己的这个计划,也不至于这么粗浅疏漏,还是有点可行性的。

张郃认为,张溪在之前的连番作战之下,损失应该也不算小。

早前张溪带来两万人过来,因为先锋冯习的失误,损失了一千多士卒。

之后张溪领兵围剿王昶率领的后军,虽然围歼了三千多魏军,但自身也不可能没有任何损失。

以蜀军士卒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来看,张郃预计,张溪要想彻底围歼包围圈内的三千魏军,自身至少也得有个两三千人左右的伤亡。

再加上之前张郃再次击溃冯习率领的追击部队,虽然没来得及掩杀,但这年头士卒的组织度就那样,能回到大军营寨内的蜀军士卒,数量也不会太多。

因此,张郃判断,张溪现在的兵力,应该是在一万两千到一万五千人之间。

再结合如今的局势和双方士卒的作战能力对比,张郃判断,张溪是不会轻易对武功县发动攻城的。

毕竟,张溪只要再拖延个七八天的时间就够了,郭淮肯定撑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汉军的个人作战能力又不如张郃带来的魏军,攻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因此张溪只要脑子不糊涂,就根本不可能主动来进攻武功县。

这就给了王昶虚张声势,瞒过张溪的可能。

不攻城的话,只从外表去判断守军形势……别说张郃,就是王昶都有很多办法,让敌军错估守军数量。

至于张溪察觉后,张郃觉得,张溪依然不会去选择攻城的。

毕竟,张溪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拖住张郃,一旦张溪发现张郃从别的山道出发去进攻五丈原,那么他的正确应对,应该是领军去阻截张郃。

张郃终归是绕道,山路也不好走,如果耽搁的时间不长的话,张溪是有可能咬住张郃军,甚至敢在张郃之前回军五丈原,挡住张郃的。

而张郃手里有五千兵马,以双方战斗力的估计,张溪手中至少要有七千甚至一万的兵马,才有足够的把握彻底挡住张郃……可张溪一旦抽调这么多兵马的离开武功县的话,就更不可能只凭借三四千人,去进攻有一千多人防守的武功县城了。

只要武功县还在,张郃也不算彻底的断绝后路,不至于落到王昶认为的那种四面夹击的境地的。

当然,如果真的瞒过了张溪,张郃一路行军到五丈原附近都没有被人察觉……那剩下的事情,张郃觉得反而不难了。

张郃对自己有信心,当自己手头有五千士卒的时候,五丈原守将除非也是名将,并且有同等兵力以上的军卒,还要抢占地利防守……否则根本挡不住自己的进攻。

但五丈原在汉军看来已经成为了后方,侧翼也有张溪拱卫,因此哪怕作为粮草重点通道,也不太可能在这里安排太多的士卒守卫的……毕竟蜀军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兵力。

因此,以张郃的估计,五丈原应该只有一两千人防御。

这点兵力,张郃又是出其不意的偷袭,就是让张飞那个家伙在五丈原守着,张郃要击破他,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至于击破以后坚守……这就不在张郃的考虑范围了。

大丈夫,死则死矣,何须多想?!

本来这种计划,张郃如果不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根本连提都不会提出来。

综上所述,张郃觉得,自己的计划,并不是没有可行性的。

只要能撑过最开始的几天时间,瞒过张溪,或者说击破张溪派出的截击部队,之后就一切顺利了。

风险嘛,肯定是有的,而且张郃也知道风险大。

但为了大魏,为了报答太祖武皇帝的知遇之恩,也为了自己家族的传承和荣耀……张郃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反正老爷子今年都五十多了,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高寿了。

拼掉一把老骨头,上报大魏国恩,下显家族传承……何乐而不为呢?!

第586章 处罚

张郃的决心,王昶很佩服,也知道张郃既然这么说了,自己基本不可能阻止老将军行此险计。

与其费力劝阻,还不如好好帮老将军参谋一下,如何把这个作战计划做的更加完善一些,尽可能的瞒过敌军主将。

王昶和张郃认真的讨论着。

而武功县城外,汉军大营呢,高翔已经带领一万多士卒,押解着千余魏军俘虏,回到了武功县外大营内。

跟高翔一起回来的,当然还有冯习。

战事暂时告一个段落了,有些事儿,也该说道说道了。

因此,张溪在自己的军帐内,召开了一次议事,重点讨论一下,前一段作战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议事一开始,冯习直接就跪拜于地,请张溪治罪。

冯习是个忠勇的人,而忠勇的人基本都非常的有担当……没有这个担当,是做不到忠勇两个字的。

在随着高翔回营的一路上,头脑终于不魔怔,冷静下来的冯习,已经意识到,自己到底犯了多大的错误。

身为大营留守主将,冯习居然忘记了自己的最重要职责,一路跟着张郃跑了这么远……万一大营有失,大军没有营寨可以容身的话,那冯习的罪责可就更大了。

先前作为先锋一战,败给张郃,已经是冯习的过错了……这次的过错,更加大。

两罪并罚之下,就是冯习都觉得,自己应该是过不去这一关,大概率要被解除军职,送回成都去了。

冯习很不甘心,但两次战败的结果,让冯习无话可说。

真的,如果不是高翔一路上一直劝说冯习,冯习都有直接抹脖子算了的想法……实在丢不起这个人。

因此,一回到营寨,见到了张溪,冯习直接伏地请罪,听候张溪发落,一点都没有要辩解的想法。

也辩解不出什么来,毕竟冯习这事儿做的,确实让人非常的失望。

实话实话,张溪确实想要跟冯习好好的掰扯掰扯,好好说道一些这家伙的错误……但也仅限于掰扯而已。

张溪不是那种杀伐果断的主。

穿越了十几年,张溪也慢慢的习惯了这个时代的处世规则,明白在这个乱世,有时候真的需要狠下心来,不用重典不足以服人心……但真到了事到临头的时候,张溪还是会有些妇人之仁。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