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页(1 / 1)
('
魏延能一直支撑到现在,除了他本身的指挥能力,王双的武勇,诸葛虔的奋力拼杀外,魏军士卒士气不振,军心散乱也是非常大的原因。但这种情况持续不了太久的。一旦长时间无法取得突破的话,魏军的士气就会越打越高,而汉军的士卒,在看到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士气就会越来越低……到了那个时候,才是最麻烦的时候。就在魏延越来越着急,而郭淮慢慢安定心神的时候……郭淮后军的文钦,给郭淮送来了一个糟糕的消息。郭淮派去通知文钦领兵过来围杀魏延的军使已经回来了,但带回来的,并不是文钦遵令而行的答复。相反,文钦拒绝了郭淮的军令,不同意前往围杀魏延。还真的不是文钦飘了,敢违抗军令了,而是……文钦回报,后军西南二十里处,斥候发现蜀军正在快速靠近,兵力不下万人。蜀军主力,已经就在自己屁股后面了。文钦往自己身后二十里派出斥候的做法,终究是有了回报,它给了郭淮一个应变的时间。同样,文钦也让军使回复郭淮,他会带着五千士卒,尽力阻挡蜀军主力的进军……剩下的,就全看郭淮自己的决断了。郭淮还能有什么决断……他没有两眼一黑,当场晕倒,已经算是心理素质过硬了。二十里路,万余军队,正常行军可能需要半天时间,但急行军状态下,也就是两个时辰左右的时间而已。这点时间,郭淮也许可以硬吃下魏延所部七千人,但到了那个时候,自己也就彻底的跑不了了。即使文钦凭借五千士卒,能给自己争取到一定的跑路时间,但这个时间,还真的不好确定有多久。上次文钦能凭借五千人,在五丈原阻挡蜀军主力五天之久,那是因为有五丈原有自己留下的防御城寨可以依托……可如今是野战,士卒还都军心不振,就想着撤退逃跑,别说郭淮,就是文钦自己都不知道能挡住多久。而且,这还是文钦派出斥候主动探查到的情报……那探查不到的情报呢?!是不是只有文钦身后的这一支蜀军部队在追击自己,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蜀军部队,如今已经绕道迂回,准备在前面截住自己的去路?!这个郭淮真的是不敢肯定。蜀军内部可不是没有能人的,别的不说,就那个张溪,他除了用兵谨慎外,最擅长的不就是快速奔袭么……当初在冀县,他硬是抢在了自己前面进入了冀县,把自己逼得只能带着骑兵打攻城战。那场仗打的,想想都憋屈。这要是蜀军派张飞在后面一路追击,又派出张溪领兵绕道奔袭堵住自己的前进线路……郭淮都有点不敢想这个后果了。而且郭淮觉得,自己也不是瞎猜测。至今为止,郭淮对吴懿军的突然出现,一直抱有戒心……这支部队,明显不是原本率属于魏延的郡兵,肯定是从其他蜀军部队中分出来的。如果这是张溪即将完成迂回绕道,为了争取时间派出来截击自己的的先锋部队,那就完全说得通了。真不是郭淮疑神疑鬼,实在是这个时代的通讯效率就这样,郭淮根本不可能知道这时候张溪已经去了武功县阻挡张郃了,他一直还以为张溪还跟随刘备的主力大军一起行动。基于这样的理解来做出的判断,郭淮顿时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是真实的。蜀军兵力充足,占领五丈原后必然军心士气大震,没必要非要全军凑在一起追击自己,分兵完全是非常正常的操作。而蜀军阵中,能单独领兵的将领也不少,全部用在追击自己上面,多少显得有些浪费……再一个,你让张飞,张溪,陈到,黄权这些人,谁当主将,谁当副将,都是一个不太好处理的问题。与其造成追击军中主将作用重叠,倒不如发挥将军们各自的优势,分兵追击来的更有效率一些。是的,郭淮就是这么想的,因此现在轮到郭淮着急了。身后有蜀军大军主力追上来了,侧翼可能还有蜀军大军在迂回绕道,试图截断自己的进军路线……自己要是继续在这边跟魏延的七千士卒纠缠,那就真的是自己找死了。只考虑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郭淮立刻做出第二次决断。立刻通知毌丘俭,交给他五千士卒,配合他的两千骑兵一起指挥,目的就是要拖住魏延军的进攻速度。剩余士卒,抛弃辎重,全军调整攻击方向,冲破正前方吴懿军的拦截,全力进军渭水沿岸。简而言之,郭淮要跑,不顾一切的逃跑。第619章 溃败郭淮的这个军令,其实是不怎么负责任的。作为主将,在不到半个时辰内,下达了两个完全不相关,甚至有些相反的军令,很容易会造成军中士卒在执行过程中的混乱。前脚中军的将士们还在努力围杀魏延呢,后脚就突然改变进攻方向,要选择往前进军突围……这要是魏延抓住机会,紧咬着不放怎么办?!你让毌丘俭带领五千步卒和两千骑兵拖延魏延,但这五千步卒的军心士气如何,身在战场外围的毌丘俭又该如何穿过夹在中间的蜀军去指挥,你却没有任何交代。最重要的是……前军和中军全部改变进攻方向,那后军的那几千人又该怎么办?!负责断后的文钦军,到底谁去接应撤回?!郭淮的这个军令下达的,非常的含糊,也非常的不负责任,看着就跟郭淮降智了一样。郭淮到底不是降智了,他是没办法。在郭淮的脑补预判下,即使自己能摆脱魏延的纠缠,文钦能挡住后方的蜀军追击,自己要面临的,还有前方张溪领兵的阻截。因此,郭淮必须在保证有生力量的同时,跟张溪抢时间。如果有机会,郭淮当然也想带着这三万多的魏军士卒全部撤回长安去,但如今,在郭淮的脑补之下,郭淮认为,蜀军不会给自己这样的机会了。略作权衡之后,郭淮不得已,只能心狠的抛弃一部分士卒,选择尽可能保存禁军部队,毕竟禁军部队即使是这种撤退败逃的情况下,至少还能有个组织度和战斗力。至于其他郡兵,郭淮真的顾不上了……能逃出来多少是多少吧。所以,郭淮的这个军令,对于组织度比较高的禁军士卒来说,虽然也会有些混乱,但执行起来终究还不算太难……组织度一般的郡兵,那就是能跟上多少算多少,郭淮已经无所谓了。而对于两位年轻将领,文钦和毌丘俭……郭淮还真的不担心这两位。这两人都不是无能之辈,在看到自己的行军目的后,肯定会理解自己的用意,绝对不会真的在一方死守不退的……关中平原那么大,他们俩要想寻路逃跑,并不是什么难事。因此,在郭淮的重新调整后,整个魏军的进攻重心都变了,于此同时,魏军内部,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大的混乱。这些混乱,都是那些还不知道该怎么调整自己进攻方向的士卒产生的,不仅仅是郡兵,一些身处一线作战序列,正在围攻魏延军的曹魏禁军也来不及调整。而郭淮也根本不等这些士卒们全部调整到位,直接带着几千已经调整好的禁军士卒前途,反攻向吴懿方向。身后的其他士卒们,能跟上来的就跟不上的,那郭淮也爱莫能助了。而郭淮军突然的这一转变,让原本还在苦战的魏延,也多少有点应对不及,更别说原本还在努力进攻的吴懿和王平了。魏延原本还在苦苦的阻挡魏军的围杀,摆出了一副防守的架势……可如今,魏军自己内部出现了混乱,进攻没有威胁不说,甚至还后撤摆出了防守阵型。吴懿就更加没头没脑了。前一刻吴懿还在围着前军防守的魏军猛揍,谁想到郭淮突然就带着数千士卒来援,并且直接反守为攻,一举击退了吴懿的进攻,并且在击退吴懿军后,根本不做追击,直接调转方向,往着渭水沿岸扬长而去。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