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页(1 / 1)
('
真不是司马懿看不起曹真啊,实在是曹真这些年的作战成绩,有些太拉胯了。这个时空,这个时间节点的司马懿和曹真,是真的没有多少交情。虽然司马懿也听说过曹真的名气,也从别人嘴里听说过曹真是一员很有能力的曹氏宗族将领……可堂堂雍凉总督,打的雍凉二州全丢了,这算哪门子的“很有能力”?!哦,也不对,至少在司马懿长子司马师的嘴里,曹真还是有能力的。“此人用兵如豚犬一般,却依然有脸面苟活于世……倒也算是一桩能力。”司马师如是说。此时曹真在司马师心里的地位,大概就等同于夏侯楙在曹真心里的地位——特么就一个废物,如果不是出身高贵,哪有这样的人领军作战的机会。司马懿是老狐狸,为人处世啥的都相当的圆滑,听到司马师这么说,直接训斥了司马师一顿……但司马懿的重点却不是斥责司马师说的不对,而是教导司马师要懂得审时度势,有些话能说,有些话说了会给自己惹祸。由此可见,司马懿嘴上不说,内心未必不是也这么想的。司马懿也怕在这种关键时刻,曹真来了宛城瞎指挥,把自己好不容易扳回来的局势再给搞砸了。宛城如今能守住就是万幸了,可千万别出幺蛾子……回头这位雍凉总督再把宛城给丢了,那麻烦可就大了。可不管司马懿怎么忧心,曹真的到来,是不会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坚守了宛城快一个月,应对城外蜀军强攻也有十余天之后,司马懿终于是等来了曹真的援兵。实话实说,这个时候能来援兵,司马懿还是很高兴的。蜀贼的强攻真的不是那么好防守的,自家这边也不可能一点损失都没有……两万守军,如今已经折损了三千余人了,继续这么死守下去,看不到援军的到来,对自家士卒的军心士气也是一个打击。但同时,司马懿依然还是担心,当曹真抵达后,会不会觉得自己又行了,非要领兵主动出战,争取击退蜀贼……真的,这是司马懿最担心的事儿。万幸,这件事,终究没有发生。曹真带着援军到来后,一点都没有摆出一副上司的架势,在见到司马懿后的第一时间,就跟司马懿厘清了两人的责任。司马懿是天子诏命的宛城主将,而曹真不过是领兵来援,因此曹真跟司马懿明确表态,自己听从司马懿的指挥调遣。光从这一点上,司马懿就不得不感慨一下曹真的气度……说真的,这真不像是一个曹氏宗族将领能说出来的话。没办法,曹操在位的时候,采用的手段就是以诸夏侯曹等宗族将领节制外姓将领,司马懿都已经习惯了。如今曹真能主动说出以司马懿为主将就很不容易了,还能愿意听从司马懿的调遣,更加是展现出了曹真的大度。第二点,曹真主动跟司马懿坦白,自己带来的援军,有一万五千人是新招募的士卒,这些人,放到城墙上靠人多吓唬一下蜀贼还行,这要让他们上阵作战,不添乱就算成功。这份坦白和认知,也让司马懿对曹真刮目相看……此人倒也不是无能之辈,可见关中一战,此人也是受人所累。至于第三点……曹真建议司马懿,宛城乃中原门户,是重中之重。如今武关已有郭淮将军镇守,短时间内关中蜀贼不可能进犯,如此的话,只需要坚守宛城,熬退荆州蜀贼即可。这话一说,直接让司马懿感叹了一句:曹子丹,真佳人也。第669章 休战退兵曹真领兵抵达宛城,城外的汉军,立刻暂停了进攻,摆出了一副就地防守的架势。一方面,确实是要防备一下曹真主动出击,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商议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此时的荆州军营寨内,军心士气确实已经不太好了。久攻不下,自身伤亡也不小,半个月的强攻,伤亡了七八千人,对军心士气必然是一种打击。再一个,关羽的伤势加重,如今清醒的时间是越来越短,这一点就算是杜度,也无法控制住了。两个原因一叠加,就算徐庶,邓艾,王基等人都知道浮躁是军中大忌,但到底是有些忍不住。如今曹真的援兵一来,顿时把这种气氛憋到了极致。“不若暂时退兵回襄阳,以图来日?!”这个建议,是王基提出来的。王基这样的智谋之士,都说出这种话来了,可见如今的荆州军团高层们的心态如何了。你要搁以往,都不用徐庶开口,邓艾,关平等人都能给你喷回去……如今都已经进逼宛城了,眼看着就能打通中原门户,这时候退兵?!怕不是脑子傻了吧?!可如今,真就没人觉得王基说的不对。如果宛城没有援兵抵达,那么徐庶等人还有心思继续打下去。自家损失虽然大,但司马懿的损失也不小,继续这么熬下去,真不知道最后谁先熬不住。可如今宛城已经有了援兵,而徐庶等人也不可能知道曹真带来的援兵中有四分之三都是新兵,连训练都没有正经训练过的那种。眼看着宛城如今又恢复到三万多人的规模,甚至比刚开战那会儿的兵力还要多,而主将司马懿又是那副油盐不进的死乌龟德行……这个宛城真的不好打,拼消耗都不一定能拼的下来。再加上一军主将关羽伤重,如今也不适合继续作战,心生退意,倒也当然。毕竟,在场诸人中,谁也不是魏延,觉得可以在诸葛亮死后接过兵权继续干……不管是官职高如王基,徐庶,还是关系亲密如关平,邓艾,都不觉得自己有能力在关羽伤重后,继续领军作战。所以吧,退兵这个选项,每个人心里都有,只是王基第一个主动说了出来而已。只是呢,退兵这个事儿,到底不是小事儿……甚至这个退兵要怎么退,什么时候退,也是要慎重考虑的。“伯舆之言虽也有理,但如今之事……却也不可操之过急。”徐庶主动开口,说道。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曹真抵达这里,关中之战的结果到底如何。曹真作为雍凉总督,他本来应该在关中主持关中之战的,却突然出现在这里……关中之战肯定是结束了。如果陛下赢得了关中之战,曹真是败退入关内的,那么这个宛城还得继续打下去,以配合陛下可能发起的武关之战。如果陛下最终没有能赢下关中之战,曹真是在击退了陛下的北伐军之后,反身来援宛城的……那就必须立刻退兵,防止被魏贼来个反包围。尤其是上庸等地,兵力几乎抽调一空,就凭孟达手里的五千士卒,根本挡不住关中魏军从右扶风对上庸发动的进攻的。要搞清楚这些事情,其实也不难,甚至不用等来陛下的诏书——明天去宛城城下挑战既可。如果魏军真的敢领军出战,那就说明魏军有充足的底气,那么必须撤退,撤回襄阳一线布防。而如果魏军依然避战不出,那就说明魏军底气不足,必然是败退而回,司马懿那个老乌龟依然还在坚守罢了。那样的话,还是原地驻军不动,赶紧派人去长安,询问陛下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其次,要退兵,也不能是说退就退,也需要安排好撤退顺序,不能给魏军趁势追击的机会。虽然徐庶预判,司马懿不太可能有这个胆子,但该防的还是要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特么那个樊阿到底死哪儿去了?!还是说,江东鼠辈明知道大将军伤重,怀有诡谲心思,不放樊阿来给大将军治病?!但不管怎么说,最后这条一时半会儿是没有答案的,还是先把当前的局势搞清楚吧。隔天,邓艾亲自领军万人,前往宛城城下邀战。而此时的城楼上,司马懿和曹真也在商议对策。“蜀贼固然可恶,然如今我军战力不足,当以坚守为上,不可轻易出击。”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