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页(1 / 1)

加入书签

('

就这样,在关羽的力主之下,荆州军团重新做出了调整。

襄阳守备,还是由王基为主将,徐庶为军师,负责襄樊防线。

只要曹军不是主动南下进攻邓县和新野,那么襄樊的荆州军暂时不北上,静观其变。

而江夏方面,关羽亲自领两万水军,一万步卒,挟关平,邓艾,关索三将南下救援。

关平随行,是为了帮关羽分担指挥水军的重任,毕竟除了关羽,也就关平常年跟随在关羽身边,懂得一些水战技法。

至于“关索”,其实还是关银屏不放心,打算跟随在关羽身边,照顾关羽。

而邓艾……实话实说,邓艾是真的不想南下的。

别忘了,邓艾是个旱鸭子,他打小就跟船只不合,早年赤壁之战时,当时才十二岁的邓艾偷溜上张溪和诸葛亮的座驾,张溪本也打算让他见识一下如此宏大的战役。

但可惜,邓艾打从上船开始就在吐,一直吐到张溪看不下去,把人又给送回了夏口……打那以后,邓艾就一直离的荆州水军远远的。

可如今不行啊。

先不说关羽点名要他跟随,就说自家老婆和大舅哥陪着老丈人一起上阵,他这个女婿留在襄阳……怎么说也说不过去啊。

而关羽之所以点名让邓艾出征,还真的不是想要折腾邓艾。

女儿都嫁过去那么久了,外孙都有了,关羽就算再有意难平,也差不多得了。

关羽真正要让邓艾随行的原因,是想让邓艾积累更多的水战经验。

没办法啊,谁让邓艾这小子学东西快呢,关羽稍微传授一点水战经验心得,最先领悟的,居然是这个一看见船就犯晕的邓艾。

关羽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哪怕不操劳,估计也撑不了太久,而一旦他去世后,荆州方面只靠关平一个懂水战的将领,怎么支撑起整个荆州防线。

因此吧,关羽打算借着这次出征,一方面让邓艾积累一些水战经验,让所学和实践互相印证,培养邓艾的水战能力。

另一方面,关羽一直就觉得,邓艾那个晕船的问题,只不过是心理问题。

像这种情况,把邓艾关在船上几个月,让他吐啊吐的,就吐习惯了。

只要治好了这个毛病,关羽有信心,在未来的两三年内,为大汉再培养出一个水战名将出来。

第730章 雍州战事

东吴背刺荆州,消息传到成都,诸葛亮顿时脸色阴沉起来。

开春三月没消息传来,诸葛亮还以为东吴放弃了跟大汉翻脸的计划,准备继续维持盟约……那时候诸葛亮甚至都想着,是不是再派出一个使者,跟江东加强一下联系。

结果没想到,东吴四月份突然动手,果然还是选择了背刺。

诸葛亮在五月初的时候接到了荆州急报,但对此,诸葛亮并不担心。

这份急报,是荆州走永安的路线转入成都的,而诸葛亮早就跟永安都督陈到交代过了,一旦收到东吴进攻荆州的急报,陈到无需请示朝廷,可以直接带领永安的一万北军立刻顺江而下,支援武陵的习宏和李球,统一指挥荆南作战。

因此,诸葛亮不担心这次江东的背刺能不能成功,他比较关心的,是在如今的局势下,如何跟东吴在发展外交关系。

当今天下,三足鼎立。

大汉和曹魏是世仇,双方的立国根基就注定了双方不可能和解,必然要分出一个你死我活来。

因此,如果要寻找外力支援,就只有东吴一个选择。

诸葛亮自己也在《隆中对》中说过,对东吴“可为援”……但如今,显而易见的,对东吴的外交政策,要做出调整了。

如果有可能,诸葛亮也不想跟东吴彻底翻脸,能结盟自然是最好的。

但很显然,如今的东吴,已经不想再跟大汉结盟了,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利益诉求。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打归打,打完之后该用什么态度来收场,如何才能避免把东吴逼得倒向曹魏,这才是诸葛亮如今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大汉可没有这个底气,可以同时应对曹魏和东吴的双重压力。

而且吧……诸葛亮担心,东面这一开打,北面的关中地区,曹魏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关中之战,恐怕才是最大的一场战争。

诸葛亮对此,一直忧心忡忡,时刻等着来自关中的急报,甚至,诸葛亮都做好了关中告急的准备,暗中嘱咐张飞,随时做好北上关中作战的准备。

但,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六月份,诸葛亮都没有接到任何关中的战报。

诸葛亮那个纳闷的……曹魏是啥意思?!

你要是再不打关中,等凉州那边腾出手来,你可就没有机会了啊!

凉州战事,如今已经接近尾声了。

凉州胡王治元多去年十二月领兵犯境,在跟凉州军团僵持了两个月之后,始终无法攻入凉州,获得自己需要的粮草补给,从开春开始,就已经陆续有不少的异族部众离开,前往他处求生。

凉州方面的压力顿时减少了不少。

而随着马岱率领秦州郡兵支援到位,凉州方面在三月初的时候跟治元多正面硬刚了一次。

赵云坐镇中军指挥,一战击退了治元多所部四万余人,解了武威,姑臧两郡之围。

而治元多所部在败退过程中,遭到了庞德亲率的三千凉州骑兵的截杀,庞德阵斩两员胡将,一路追杀治元多,把治元多逼得狼狈不堪,侥幸逃脱。

勉强得生的治元多,在收拢所部残兵后,虽然依然还在凉州附近徘徊,但很显然,已经有了退兵之意。

而等到治元多退兵以后,凉州腾出手来了,雍州有了后援……那曹魏再进攻雍州,可就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了。

因此啊,诸葛亮是真的搞不懂,曹魏到底在搞什么,这三路大军围攻蜀汉的机会,怎么就两路动手了,最关键的关中一路,怎么到现在都没有动静?!

这个问题,其实张溪也非常的好奇。

关中备战,从一月初的时候就陆续展开了,五大战区都已经划定了,后面陆陆续续的在准备,甚至在春耕结束后,整个雍州的头等大事,就是备战防御。

可从四月份一直备战到六月份,武关和潼关的魏军,愣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张溪也搞不清楚,曹魏到底是在想什么。

能想什么……曹丕忙着在河东增加防御兵力,征召屯田民入伍,沿河修建警戒哨所呗。

张溪防着魏军出潼关和武关,曹丕也防着张溪绕道渡河偷袭河东呢。

这错进错出的,闹得曹丕暂时停止了进攻关中的计划。

但是吧,一时间的暂停,不代表这个计划就彻底终止了……到了七月份,曹丕一看自家的“防守漏洞”修补的差不多了,转头就把袭扰的事儿,又给想起来了。

这都七月份了,再不出兵袭扰,等到八九月份,关中一年的粮食可就该熟了。

一旦入冬,那还袭扰个屁啊。

因此,曹丕在征询了刘晔和蒋济的意见后,直接给武关的郭淮,函谷关的曹真下令,让他们择机出关中,袭扰三辅,烧毁关中庄稼。

而郭淮和曹真接到诏令后,也没有怠慢,立刻出兵,开始对关中袭扰。

但……其实并不顺利。

郭淮这边进行的不顺利,倒也情有可原。

要是三月初的时候出兵,武关道口就那么十几个邬堡,想要彻底封锁住武关道,阻止魏军出没,难度还是很大的。

即使柳隐,句扶擅守,诸葛虔能来回接应,要想阻挡住分成数股小股部队的魏军进入右扶风,多少还是有些难度的。

可问题是,曹魏拖了快半年才发动攻势……这半年时间里,柳隐可没闲着,没事儿就修筑邬堡,如今武关道口的邬堡,已经有三十余个,而纵深更是直接拓展到距离武关道四五十里的范围内。

郭淮领兵一出武关道,一头就撞上了一大群的邬堡,就算分兵渗透,周围四五十里地都是邬堡,根本无法继续深入右扶风,就是想以战养战,也没有这个基础条件。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