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页(1 / 1)
('
第三,大汉平定羌乱,主力集中在西北地区,曹魏即使没有放松警惕,防备方向也会集中在雍州南北三关上,对荆州方面的防备,必然会有所削弱。这就给了荆州军团暗中整备,北上进攻宛城创造了条件。这次,诸葛亮的北伐重心,并没有放在西北方向上。从雍州进入关中,需要连克三道关卡——武关,潼关,函谷关。这三道关卡,都是设立在易守难攻的地方,而黄河沿岸,这两年曹魏的盘查也非常严厉,想要偷渡过河,集结兵力偷袭河东,也不太现实。相反,宛城方面,邓县,新野等地还控制在荆州军团的手里,要北上进攻,可以直接进攻到宛城附近。而只要攻克宛城,宛城西侧的武关就面临腹背受敌之势,必然不能久守。而武关一破,驻扎在雍州的北伐军团就有了进入中原腹地的通道,同时可以绕过潼关和函谷关,直逼洛阳。因此,这次北伐,诸葛亮想过很多次了,觉得还是要让荆州军团担任主攻,大汉北军和雍州军团打辅助牵制。而且这么做,还有个意外的好处——从汉中之战到前两次北伐,荆州军团一直是打的辅助位置,这次突然成为主攻方向,曹魏方面也未必反应的过来。唯一的麻烦,就在于宛城守将是司马懿……此人,不好惹。这个不好惹,还真的不是诸葛亮说的。演义里,诸葛亮要北伐前,一听司马懿镇守在长安,顿时大惊失色,还说了什么“唯虑此人”的话。然后马谡给他出了一个离间计,散播谣言导致司马懿被曹叡猜忌,罢免了他的兵权……但实际上,这纯属罗贯中在瞎扯淡。先不说当时就是夏侯楙坐镇长安,根本没司马懿什么事情……单说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之前根本没有任何交集,以这个时代的情报搜集能力,诸葛亮怎么可能一上来就把司马懿当成毕生大敌?!这纯粹是罗贯中开了上帝视角,应给凑出来的桥段。但是呢,这个时空,诸葛亮还是知道一点司马懿的能力的。但不是诸葛亮有什么先知先觉的能力,只是从上次北伐时期,司马懿临危受命,守住宛城的角度去出发,分析得知司马懿的能力不俗。不是什么人都能在那种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面对关羽亲自率领的荆州军团,还能力挽狂澜的。这里面固然有天时帮忙的因素,但司马懿能在短时间内收拢军心,重振士气,已经展现出了一个优秀将领该有的素质。但有一说一,诸葛亮对司马懿的认知依然不全面,诸葛亮分析认为,司马懿的能力,大概跟曹魏的郭淮或者张郃差不多。真正确认下司马懿“不好惹”的人,是张溪。没办法,张溪跟罗贯中一样,都是开了上帝视角的人。别看司马懿后来被人讥笑为“畏蜀如虎”,但真要说起来,整个三国中后期,他也就在卤城之战吃了诸葛亮的亏,被打了一个“甲首三千”的结果……但从战略上来看,司马懿坚守避战的策略是对的,他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守住了关中,没有给诸葛亮任何进入关中的机会。这人的人品确实不怎么样,老狐狸一个,擅长隐忍还不讲信用……但军事水平,这个人可不比当世任何名将差。哪怕荆州军团的关羽率领,如果不能在局部有足够大的优势,也不见得能击破司马懿的防守,占据宛城。更别说如今的关羽,身体状况已经差到一定程度,能不能亲自领兵出征,都不确定。而荆州军团剩下的人,徐庶虽然智谋过人,但领兵能力不足,王基虽然文武双全,但威望不够……剩下的关平,邓艾,寇封等人,在面对司马懿这种老狐狸的时候,根本没有多少胜算。所以吧,张溪建议诸葛亮,如果可以,最好是想办法把司马懿给坑走,又或者,派出合适的将军,前往代领荆州军团。第756章 离间计张溪这话说的吧,诸葛亮和庞统都有些无法相信了。这个司马懿,真有那么厉害么?!不说王基和徐庶的能力如何……连关羽都得在局部优势的作用下,才能攻破司马懿镇守的宛城?!有点吹过了吧?!那可是关羽!!!虽然傲,人缘也不太好,但在曹魏那边,老一辈的名将们没有人不认可他的能力的,而关羽本身,也跟这些曹魏老一辈的名将们打过交道,谁也不敢说自己能稳胜关羽。这司马懿要有这个能力,当初在曹操帐下的时候,怎么只是一个文吏,一点名声都没听说过?!别是元长从哪里道听途说得来了一些谣言,当成了重要情报吧。但转念一想,好像也不太对。张溪这个人吧,别的不说,看人的眼光,那是出了奇的准。这不是诸葛亮和庞统那么认为,现在几乎可以说是举世公认的,能被张溪看重的人,必然有才之人。从最早的霍峻,张嶷,李球,到最近的柳隐,可以说大汉一半的中生代将领,都有张溪提拔重用之恩。虽然一直到现在,诸葛亮都没搞明白,张溪看人为什么这么准,但只要是张溪认为一个人能力很强,那就很少会有说错的时候。唯一的疑问是——为什么司马懿明明有能力,却在曹操时期,名声不显?!曹操虽然是汉贼吧,但他看人,用人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不然也不可能聚拢这么多的人才,最终横扫中原,官渡击败袁绍,占据大半天下。难道曹操还能眼拙,没看出司马懿是一个大才?!这个疑问,张溪给出了答案——司马懿自己作的呗。谁让他非要显摆自己清高,曹操征辟他出山都敢装病的……老曹能惯他这个毛病?!再加上曹操对司马懿的评价真不算多高,认为这个人“虎视狼顾”,担心他不可控制,因此一直在猜忌压制他,他能有个毛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啊。也就是曹丕觉得自己跟司马懿私交很好,也能控制住他,因此才选择重用他。听完张溪的这些情报,真的,诸葛亮真的很想询问一下张溪,这些近乎绝密的情报,张溪到底是怎么搞到的。连曹操对司马懿的评价,曹丕对司马懿的态度都能打听到?!但……当年在新野,刘备对此选择的态度是不问,相信张溪的品行和忠心,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诸葛亮就算想再问,也已经不能问出口了。反正张溪的这些情报也很少出错……也就当年入川的时候,对张任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其他基本都挺准的。既然如此的话……这个司马懿,还真的是个麻烦,荆州军团没有一个出色的统帅带领的话,还真的不一定打的下宛城。为此,诸葛亮开始在自家阵营里来回划拉,看看哪些人可以去荆州,代替病弱的关羽,统帅荆州军团。这个人选可不容易选,必须是有足够的领军能力,擅长谋略机变,同时还要在军中有足够的威望。这么多要求加在一起,诸葛亮发现,除了张溪,张飞,赵云三人外,根本没有其他人可以胜任了。哪怕是自己亲自去荆州都不行。别看诸葛亮这次领军平定了羌人叛乱,但实际上来说,他的领兵经验真的不多,在军中的威望远不及张飞,张溪,赵云三人,更别说取代大将军关羽,指挥荆州军团了。但问题是,张飞,张溪,赵云三人,各有职责,是不能轻易离开自己所在的区域的。张飞是车骑将军,他去荆州代替关羽指挥荆州军团不是不可以,以他的官职,在军中的威望,以及他和关羽的关系,率领荆州军团倒是没有谁敢说不服。虽然在智谋机变上稍微有些短板,但在徐庶和王基的辅佐下,倒也勉强能行。但问题是,如今张飞坐镇成都,拱卫天子安全……他如果去了荆州,只要曹魏的细作不是傻子,都会知道大汉将会在荆州方面有大动作。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