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页(1 / 1)
('
这时候吧,都不需要陈祗下令两面夹击,这帮乌合之众自己就窜上去了。打顺风仗抢人头这种事儿,没人比这帮乌合之众更擅长,眼看着眼前的敌人要崩溃了,还不赶紧的抓住机会拿人头赚战功,那才是傻子。就这样,在两面夹击之下,四千魏军很快就陷入了被动,再加上天色已经变黑了,面对视线受阻的情况,这群魏军很快就陷入了毫无阵型的各自为战。打到这个地步,这四千魏军败局已定……可蒋琬却气的火冒三丈。第一,是因为在这种局势下,蒋琬收拢了阵型,想要借机劝降这些魏军……都是合格的壮丁和郡兵来源啊,又不是耗材,能劝降肯定是劝降的好。但陈祗带领的那帮乌合之众,这会儿杀的兴起,根本不管战场局势如何,在他们眼里,这些魏军的人头,一个个都是属于自己的钱财和田地。蒋琬是拦都拦不住。第二,那群乌合之众,要是光攻击魏军也就算了,虽然让蒋琬上火,但对付的至少是敌人……可这帮混蛋杀的兴起,居然冲着自己的军卒防线杀过来了,一点收势的意图都没有。特么连自己人你们都敢砍?!蒋琬真的火上来了,差点就直接下令放箭,射杀这群战场上乌糟糟,根本不听指挥的乌合之众。好在一方面陈祗终于是从后面赶了上来,及时下令勒止了乌合之众的行为,另一方面,吴懿和柳隐最终放弃了追击郭淮,也领兵过来汇合了。面对这么多正规军,这帮乌合之众才算是有所收敛,不敢再顺着自己的性子胡来,勉强算是平定了下局面,然后蒋琬才有机会,出面收编劝降剩下的魏军。但收获不大,大概只有千余人的魏军降卒。倒不是被那群不要脸的乌合之众都给杀了,主要是一场乱战之下,蒋琬无力弹压住乌合之众的进攻,而最后的收兵,乌合之众也没有收缴俘虏的概念,让不少的魏军趁着天黑四处逃散了。这下又给蒋琬气的不轻,就是吴懿和柳隐在了解到情况后,也对陈祗率领的这群乌合之众有着不小的意见。真就干啥啥不行,添乱第一名!!!可陈祗也冤枉啊……特么就这么一群混蛋玩意儿,你们谁来带能带好了?!你们觉得是给你们添乱,特么老子难道就不觉得了?!再次强调一遍,要是老子以后上战场再带这样的兵,老子直接解甲归田算了,实在操不起这个心,也丢不起这个人!!!真要说起郁闷和怨气,陈祗比在场的任何人都要多。而陈祗也不是那种擅长变废为宝的正牌将领,他能把这群乌合之众忽悠的来到槐里城外,已经算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在了解了陈祗这一路上的郁闷和心酸后,连吴懿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摊上这群玩意儿,别说陈祗一个从没有上过战场的文官,就是他这个经验丰富的武将来带,也不可能比陈祗带的好多少。这事儿……就此揭过吧,有这个算账的时间,还不如讨论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郭淮已经领兵撤退了,这个天色环境下,要想在骑兵的断后下追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郭淮至少带了六千步兵和三千骑兵,撤往了右扶风东侧。这个兵力,说多不多,说少可不少了,如果据城而守,继续跟大汉僵持的话,短时间内也无法快速结束右扶风之战。甚至如果让郭淮撤回右扶风堡垒群,利用堡垒群防守……在有足够步兵和骑兵的条件下,哪怕吴懿的三万北军精锐齐至,也无法撼动堡垒群的防御。这就让曹魏在右扶风占据了一块不小的区域,随时可以以堡垒群为跳板,侵入右扶风。这不是大汉愿意看到的。因此,蒋琬的建议,就是连夜追击。虽然夜间行军的难度很大,但如果原地休整一夜后再追击,以郭淮的领军能力,完全可以摆脱汉军的追踪,再想跟郭淮拼速度和时间,可就处在下风了。而且,蒋琬也担心蓝田县。自己可是带着三千郡兵倾巢而出了,蓝田县就只有原本的五百兵卒守卫,而蓝田县县令王阁……蒋琬可不相信这人会选择死守蓝田县。因此,蒋琬希望吴懿能亲自领兵追击,至少要先回到蓝田县,利用蓝田县为前进基地,尽快逼降右扶风堡垒群里的曹魏守军,不给郭淮逃回武关的机会。吴懿对蒋琬的建议,还是很认可的。虽然北军经历了一场恶战,损失不小,军士也很疲惫……但以北军的训练程度,在这种情况下连夜追击,也不是什么难事。作为精锐,这点作战能力要是都没有,那北军跟普通郡兵也就没啥区别了。因此,吴懿下令,柳隐领兵继续留守槐里城,加固城防,修缮城墙,以防万一。同时接应好后续冯习和张南率领的北军主力,告知他们自己的去向,让他们尽快领军跟上,抵达右扶风堡垒群。至于吴懿,他和蒋琬率领总计不到七千的北军和郡兵混合队伍,连夜赶路,至少要抢在郭淮前面赶到右扶风堡垒群,制造压力,逼降堡垒群魏军。这个决定,本身没什么问题,就是一点——陈祗提问,他手下这群乌合之众怎么办?!丞相可是有命令的,在右扶风战事彻底结束前,这群乌合之众,绝对不能撤回长安去……长安守军人数太少了,实在禁不起任何变数。吴懿一想也对,那要不,就让这群乌合之众留在槐里城吧。反正如今槐里城城防破败,守军也严重不足,留下这些人帮着协防,防止郭淮杀个回马枪也是好的。可这么一说,柳隐不答应了。就这帮玩意儿,放他们进了槐里城,天知道会闹出什么事儿来。这要是再来一场哗变……柳隐总得为一直支持他坚守槐里的百姓们考虑一下吧?!引狼入室这种事儿,柳隐坚决不答应。这理由……特么连陈祗都不好反驳。手底下都是些什么玩意儿,陈祗现在已经是很了解了,这种缺德事儿,他们不是干不出来。可也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儿,就把大军留在原地,眼睁睁的放郭淮退回堡垒群去吧?!最后,还是吴懿做主,协调了一下,做出了决定。陈祗带领乌合之众在槐里城外扎营,所有的后勤补给由柳隐负责提供,而柳隐领兵重新回城休整,随时做好防备。反正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等个一两天,等冯习和张南率领北军抵达槐里后,就会跟柳隐换防,张南率领五千北军留守槐里,柳隐随军东进。有五千北军镇守槐里,就算那群乌合之众真的哗变了,也可以轻易镇压。做好这些安排,大家都无异议了,吴懿立刻开始整军,打着火把连夜行军,和蒋琬一起赶回蓝田县。之后休整一下,恢复体力和士气,再往右扶风堡垒群进发。第812章 撤军在夜色的掩护下,郭淮命秦朗带步兵先行,自己率领骑兵断后,经过一夜的逃亡,终于是带领部队撤出了战斗。但,接下来的日子可不好过。在夜间兵败撤退,势必会造成军心动摇,又因为视线受阻的原因,真正跟随在郭淮身边,完整撤出战斗的骑兵,只有不到两千人了。剩下的近一千骑兵暂时还下落不明。对于骑兵,郭淮还不太大担心。就算因为夜色的关系,有些骑兵掉队了,走散了,最终归队的应该还是大多数。毕竟骑兵的待遇,可比一般郡兵要好的多,尤其在大魏当骑兵,那可是优势兵种,这些骑兵的妻小都在关中,而且小日子过的都不错,这些骑兵是不太会冒险选择投降蜀贼的。但步兵可就不一定了。郡兵大多数都是从征召服役的百姓中来,而如今三国鼎立,局势算是相对稳定了一些,比起前几十年的日子要好一点,但百姓的生活从来好不到哪儿去。对那些郡兵来说,遇到真正困难的绝境,投降求生就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