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页(1 / 1)

加入书签

('

具体原因没有明说,毕竟潼关失守这个消息,确实是会动摇军心的事情,没搞清楚之前,最好还是不要散播出去。

第830章 议策

夏侯尚终于是通过细作和侦骑,搞到了潼关之战的具体细节,同时,也松了一口气。

有一说一,这次的夏侯尚,确实是有点被潼关失守这么大的事情,给弄的有点失智了,或者说,是因为消息过于重大,导致他丧失了往日的冷静。

但凡夏侯尚能稍微冷静一点,搞清楚潼关失守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也不至于这么急吼吼的闯宫去要求天子移驾。

现在好了,夏侯尚拿着得到的情报,再次去见曹叡的时候,再次跪伏于地。

不是请罪,是真的有点没脸见人了。

可曹叡看完夏侯尚送来的情报后,那是更加上火了!!!

“蜀贼区区三千人偷袭潼关,曹泰居然弃关而逃?!”曹叡用着一股不可置信,但又有点失笑的语气,说道,“此人何在?!还不速速斩之以正军法?!”

曹叡是真的火大了,也不管曹泰到底算不算自己的族叔了。

先帝打关中之战时,遇到了一个坑人的夏侯楙,自己打关中之战时,又遇到了一个坑人的曹泰……老曹家和老夏侯家是真的觉得,大魏天子不会斩自己人么?!

曹叡觉得,自己要是再跟先帝那样,对亲族将领采用庇护,不了了之的做法的话,那这个大魏江山,迟早要被这帮人给败没了。

因此,曹叡根本一点情面都不留,直接说出了“斩之以正军法”的话来。

但这话,没人接。

夏侯尚不好接,夏侯氏跟曹氏世代姻亲关系,两家基本等同于一家,曹叡今天要砍了曹泰的话,明天也能砍了夏侯家的任何一个倒霉蛋。

而被曹叡招来议事的陈群,刘晔则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你们老曹家自己的事儿,自己决定就好,我们外臣不干预。

甚至于,陈群都没有接曹叡的茬,直接对曹叡说道,“如今潼关已失,天子不可掉以轻心……还需小心应对,谨防蜀贼入寇中原。”

比起曹泰死不死,陈群更加关心,中原地区会不会因此遭受战火。

你别看陈群当年在徐州的时候,也曾经在刘备的帐下效力过,甚至到现在为止,陈群对刘备的评价都很高。

但如果蜀汉真的领军进入中原,导致中原战火的话,陈群第一个不答应。

原因很简单,陈群是颍川人,他们一家的根基都在颍川,尤其是曹操收复徐州后,陈群一家就从徐州搬回了颍川。

当初陈群放弃刘备,选择曹操,其实跟陈登父子放弃刘备的道理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大世家,第一考虑的肯定是自己家族的利益。

就像陈登非常欣赏刘备,当刘备脱离许都,返回徐州后,陈登就立刻帮着刘备里应外合的坑了车胄。

可曹操大军一来,陈登眼看刘备无法挽回大局后,也没有跟着刘备一起逃亡,反而是转身投靠了曹操。

同样的道理,陈群跟刘备的关系也不错,但如果蜀贼要把战火烧入中原,那他陈群肯定会站出来,保卫中原……至少要保卫颍川。

不为大魏,只为了颍川陈氏在中原各地的利益而已。

因此,在搞清楚了如今潼关失守的实际情况后,陈群立刻向曹叡建议,选一员上将,领兵前往潼关。

一来,可以堵住蜀贼往弘农,甚至是洛阳入侵的路线,二来,也可以配合大将军曹真,对潼关进行两面夹击,尽快重夺潼关。

有一说一,虽然陈群这个计谋多少有点私心,但却非常符合曹叡的心意。

曹叡就没想离开洛阳,在得知了潼关蜀贼只有三千人后,第一反应也是要重夺潼关。

至于陈群所说的“选派上将”,曹叡也是在第一时间有了人选。

不是别人,就是如今的禁军首领,中军大将军,夏侯尚。

虽然之前夏侯尚在潼关失守这件事情上显得咋咋呼呼的,跟脑残了一样,但这些年夏侯尚治理禁军的水平,曹叡还是一直看在眼里,很满意的。

之前的事情,曹叡就当夏侯尚是过于在意自己的安危,一时情急,故而失去了判断力吧。

如今,曹叡不介意再给夏侯尚一个机会,带领一万禁军主动出击,反攻潼关,拱卫洛阳。

可……夏侯尚不敢奉诏。

原因嘛,很简单——如今,就只剩下这一万禁军来守卫洛阳,保卫曹叡的安全了。

如果都让夏侯尚带走了,那么天子的安危,谁来保障?!

曹叡这个做法,也把陈群给吓了一跳。

虽然是我建议去重夺潼关的,但我可没让天子把所有的兵力都调走啊……我是说,咱们可以从其他方向抽调兵力来洛阳,然后再发兵去反攻潼关。

然后曹叡就反问陈群,从哪里调兵?!

陈群也是一愣,仔细一想如今的中原各地形势,支支吾吾了半天,说了一个地方——兖州。

没办法啊,宛城那边是以三万人抵抗九万人的围攻,不给援兵就已经很说不过去了,总不能还从宛城调兵吧?!

许昌?!

那更不可能,许昌就在颍川郡,如果调走颍川郡的守军,那他陈群到底是为什么要建议天子反攻潼关啊?!

剩下的弘农,河东,洛阳,河内等地的郡兵们,全都让曹真带着去反攻关中了,如今全都被困在潼关以西,根本回不来。

那就只剩下东面的兖州了。

陈群那意思,从最近的陈留郡调两万士卒前来洛阳,然后让夏侯尚带着两万陈留郡兵,去反攻潼关就好了。

就是……有点远。

从陈留调兵到洛阳,从下诏过去到集结兵力,准备后勤,最后行军到洛阳,这一来一回的,至少要十天左右的时间,去潼关的时间就更长了。

陈群也知道,如今的情况,反攻潼关肯定是要争分夺秒的……可调陈留兵过来,总好过天子让自己最后的禁卫军去反攻洛阳来的好啊。

然后曹叡就没好气的告诉陈群,陈留兵现在根本没有两万兵力过来,撑死就一万人,还得在各县驻守,一时半会儿根本集结不起来。

别问,问了曹叡就糟心,自己的两个族叔,就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陈群也是无语了,怎么中间还能有这么一档子烂事儿……曹文烈未免也太胆大包天了吧?!

有一说一,陈群跟曹休的关系,其实还挺不错的。

不好在天子面前说曹休的坏话,陈群自然只能就此闭嘴,不再提从其他地方调兵的事情。

而曹叡,再次命令夏侯尚率领禁卫出征。

并且,曹叡也说道,“卿等皆用命死战,打退蜀贼,朕纵使身边无一人护卫,亦可安坐洛阳。若卿等为贼所破,朕身边纵有千万禁卫护持,亦危若累卵……卿且去,勿以朕为念。”

不得不说,曹叡是真的有魄力,用这样的方式,逼着夏侯尚领命接诏,去整理禁军,准备兵发潼关。

事情到了这里,本来也该告一个段落了,但偏偏,一直没有说话的刘晔,却突然插嘴了。

“臣请陛下,调冀州兵入中原,以备不时之需!”刘晔如此说道。

而刘晔这话一说,曹叡还没啥反应呢,陈群想把眉头给皱了起来。

这老小子啥意思,你让那帮河北佬带兵来洛阳,是要闹哪样?!

一向不站队的刘子扬,莫非选择了河北佬那边,要来跟我们颍川人抢地盘了?!

真不怪陈群这么想,主要是颍川派和河北派这些年,在朝中的关系,实在是说不上多么的融洽。

本来彼此之间就有不小的矛盾,对朝廷话语权的争夺就没有停止过,如今刘晔让冀州兵进入中原,这对于以颍川派为代表的的中原世家,是很难接受的一件事。

事实上,这是从东汉时期就开始流传下来的坏风气,明明大家都是一朝臣子,但有着非常严重的内斗和地域偏见。

中原和河北还好一点,大家彼此都认可对方是诗书传家的世家大族……你要是换成凉州武夫或者是东南土鳖试试?!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