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页(1 / 1)
('
虽然说起来很残忍,但王昶一点都不觉得这个决定有多难……在这个时代,曹真可比那七千士卒要重要的多。曹真要是战死沙场,那是魏国之殇,而七千士卒……再招募就是了。因此,王昶时刻注意这曹真的麾盖动向,随时做好出兵准备……只要曹真靠近自己的军阵,就立刻派千人士卒去接应,剩下的士卒坚守原地,抵抗蜀贼或者自己败兵的冲击。不得不说,在这样的混乱战场上,想要彻底堵住一个将军的逃命路线,还是很难的。这年头的战场,除非被人围的跟铁桶似的,又或者遇到不可抗力的天灾,比如说樊城的那场大水……要困住一个一心突围的武将,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因此,曹真还是有惊无险的在亲卫的保护下,撤到了王昶军的身后。而此时的王昶,也来不及跟曹真打招呼,他一边要面对蜀贼的进攻,另一边还得派人“疏导”自家溃兵往军阵后方集结……嗯,用弓箭“疏导”。曹真看到如此靠谱的王昶,顿时内心松了一口气……这次要是安全回到洛阳,一定要上奏天子,好好的举荐重用王昶。至于戴陵……曹真也很纳闷,这货居然跑的比自己都快,明明应该去拦截赵云骑兵的人,却比自己先一步领军撤退到王昶这里?!但现在这个时候,曹真也没法去追究戴陵到底有没有去领军阻截赵云……大家都是抛弃士卒跑回来的,谁也别说谁。再一个,现在戴陵还有用。光靠王昶一个人领兵阻截蜀贼是不够的,曹真必须尽快组建起第二道防线,跟王昶互相配合,交替撤军。因此,现在戴陵还有用,曹真需要他去收拢逃出来的溃兵,以及率领陆续从潼关前线撤下来的剩余魏军,就地组织第二道防线。是的,逃到王昶军身后的曹真,性命没有了威胁,他现在终于是再次恢复了冷静,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如今的局势,已经完成了合流的蜀贼还在追击进攻,战场陷入一片乱战,想要尽可能的保存魏军主力撤退,曹真必须这么做。而且,现在的曹真,终于在总兵力上,不再落于下风了,也不用担心遭遇两面夹击了。恢复了冷静的曹真,到底还是体现出了他作为名将的素质,虽然是临时构筑的第二防线,但多少还是能有点用,再加上王昶的奋力作战,也确实让汉军方面,有些投鼠忌器。完成了合流的赵云,张溪,苏则,外加一个魏延,总兵力大概是在两万人左右,而正在交叉掩护撤退的魏军,总兵力大概也是两万人左右……不包括去潼关灭火的五千魏军。双方兵力相差不大,汉军继续强攻的话,也许能继续用混战杀伤魏军,但自身没有了合围优势后,继续乱战下去,伤亡肯定也不会小。面对这种情况,张溪和赵云简单商议了一下,也觉得差不多见好就收吧,先把已经陷入包围圈内的那四千多魏军吃掉算了。反正潼关已经丢了,放跑曹真已经是既成事实了,倒不如把已经装进口袋的战功先拿下来算了。因此,汉军也没有跟魏军对峙的意思,张溪亲自领军跟王昶对峙,剩余的苏则,魏延,赵云三人,都分兵去围剿陷在阵中的魏军了。曹真那个气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蜀贼去杀伤或者劝降陷在蜀贼阵中的同袍,但曹真又无可奈何,毕竟这些所谓的同袍,都是他曹真亲自抛弃丢下的……留在这里徒增伤感,倒不如领军撤退,撤入潼关再说。双方相当有默契的,一个不追击,一个缓慢撤军……一直到潼关背后的夏侯尚,终于是领兵赶到主战场。这时候曹真是有些犹豫的,有了夏侯尚带来的援军,曹真是真的想过,要不要反杀一波。但仔细权衡了一下自家军卒现在的军心和战力,再询问了一下夏侯尚的意见,曹真决定,还是主动撤兵为好。没办法,自己麾下的士卒,现在就想着撤到关内去吃上一口热乎乎的军粮……这几天被断粮的阴影折磨的够呛,根本无心继续留在潼关战场作战。而夏侯尚……夏侯尚明确告诉曹真,自己带来的,是洛阳最后的禁卫军,绝对不能损失太大。天子身边,现在可是连一个禁军都没有,这支部队,必须成建制的回到洛阳,不能被消耗在潼关战场上。如今后路已通,你曹真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保住剩余兵力,撤回关内,另图他策,而不是冒险反攻……真要再浪出事儿来,谁也保不住他。别忘了,你曹真当初出兵进攻关中的时候,可是“擅自出兵”,如今攻略关中不成,又损失了那么多的精锐,最后你要是把天子仅剩的禁军都赔进去了……夏侯尚说的曹真直接一激灵,然后果断下令,退兵。第864章 战后潼关战场,日渐平静。随着潼关之战的结束,曹真反攻关中的战略作战,也算是彻底失败了。魏军动用了总计七万步卒,外加两万骑兵,一共九万兵马反攻潼关,最终两线作战纷纷败北,郭淮近乎全军覆没,如今只能困守武关,而曹真,差点让人堵死在关中。九万兵力西征,最后退回潼关的,只有两万五千人,损失相当惨重。曹真为此相当的消沉,留下夏侯尚率领八千禁卫镇守潼关,自己领兵后撤到弘农休整,同时上书天子请罪。而潼关西侧的汉军,此时依然没有撤军,反而是占据了曹真撤离后留下的营寨,也在思考后续的作战方略。这次关中守卫战,从最终的结果上看,好像是胜利了,但从实际的成果上看,汉军也称不上占了多大的便宜。四万雍州郡兵,算上还留守在重泉的五千兵马,也只剩下一万人左右了,而赵云带来的凉州军,骑兵折损过半,步卒算上还在围困华阴的五千步卒,总兵力也不过是一万五千人而已。雍凉二州,在这次关中保卫战中,总计投入了七万人,损失兵力高达四万人……其实真不比魏军的伤亡少多少。最要命的,如今在潼关关城下,汉军总兵力只有两万人左右,想要继续进攻,顺势北伐,已经后继无力了。两万兵马进攻由一万曹魏禁军镇守的潼关……张溪想到脑壳痛,都没有想出合适的办法来。特么这个潼关当初到底是谁设计的……哦,曹操啊,那没事儿了。赵云,魏延同样头疼。赵云率领的骑兵不能用来攻城,只能用来防备魏军可能的主动出击,作为机动部队使用。而魏延……魏延也在后悔,你说当初他要是再坚持一下,真的,就只要再多坚持两天……嗯,魏延现在已经得知了曹真军在战前的真正粮草储备情况,现在正陷入到一种非常懊悔的情绪中。但可惜,万金都买不到“早知道”这三个字……魏延那叫一个后悔啊。张溪和赵云都注意到了魏延的心不在焉,但两人都能理解……事实上,当两人守军回营,互相一对情报的时候,赵云自己都后悔个半死。就差那么一两天的时间,就能成就盖世奇功……如今却功亏一篑。但事情都已经这样了,后悔有什么用呢,还不如想想,有没有办法攻破潼关,继续往司隶进军呢。这两人都是属于那种看得开,不太会钻牛角尖的人……当然,赵云是经验丰富,冷静应对,张溪那叫懒得纠结,反正纠结死自己也不会改变现实。至于魏延嘛……本来张溪和赵云也是能理解魏延的后悔的,毕竟这个“异道会潼关”的策略是魏延提出来的,而从事后复盘的状况来看,也是可以实现的,最终失败的原因也不在魏延身上,是赵云强令撤军的……魏延后悔纠结,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总这么陷入到纠结的情绪里不出来啊。“文长,汝坚守潼关数日,对潼关布防甚为了解,可有破关之策?!”没辙,还得是赵云开口,看似询问魏延,但也是在变相提醒魏延,别纠结了,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