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页(1 / 1)

加入书签

('

没办法啊,张溪这时候不太好开口,毕竟谁都知道魏延的那个性子,张溪这个不支持“异道会潼关”策略的人,开口不管说啥,魏延都能想歪了去。

唯有赵云这个资历和能力都能压魏延一头的老将,才能让魏延不多想。

魏延闻听,也是赶紧抬头,然后下意识的顺着赵云的提问开始思考……最后却微微摇头。

“若有五万兵力,当可强攻破之,否则……难矣。”魏延回答道。

一听魏延的回答,张溪顿时有点嘬牙花子。

“魏将军撤退之际,不是放火烧毁了潼关粮草和军械么……可有法从此处下手?!”张溪忍不住了,问道。

我上哪儿找五万兵马去……还是把希望寄托在潼关内部本身的问题上吧。

你魏延不是都烧了粮草军械了嘛,难道就不能下降一点攻城难度?!

可魏延只是不屑的瞥了一眼张溪,然后说道,“潼关虽无粮草军械,然此番后路可没断……再者,张刺史可有足够的攻城器械?!”

这话的意思呢,张溪是明白的。

可魏延说话的那个语气,又是“无粮草军械”,又是“后路没断”的,怎么听都觉得有点阴阳怪气的意思。

这个老匹夫,在内涵谁呢?!还惦记着你那个没完成的“异道会潼关”策略么?!

好吧,这次张溪也得承认,这老匹夫的策略还是有成功的可能的,但问题是,现在结果都已经这样了,后悔又有什么用……丫就不能好好的说话么!!!

也就是搭着张溪跟这个老匹夫相处久了,渐渐习惯了这货这个阴阳怪气的说话方式,懒得跟这货计较。

魏延的意思呢,很明确。

潼关内的存粮和军械虽然是被魏延烧光了,但魏军后路没断,可以从弘农,乃至洛阳运输补给,不过是要花一点时间而已。

再一个,张溪这次打的是野战,追击战,军中根本没有攻城器械,必须要现造……潼关往西三十里,你找去,找出一棵成年树木就算王昶白干了。

现在张溪手里倒是有攻城器械,但那些都是曹真撤军时没有带走的玩意儿,总计有烧的半焦的云梯一架,钩梯十三套,手抛石若干……鬼知道为什么魏军营中还有手抛石这种东西的,这东西能对八丈高的潼关关墙有个屁的威胁啊。

就这么点攻城器械,打个鬼的潼关啊!!!

这边汉军将领们对攻取潼关伤透了脑筋,而那边,夏侯尚对守卫潼关,一样是愁眉苦脸。

兵力上,夏侯尚带着一万禁军从背后攻打潼关,打了七八天,伤亡了两千多人,现在手头只有七千多人的兵力。

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曹真在撤军弘农之前,从自己率领的一部分禁军中挑选了三千人出来,补充给夏侯尚,凑足了一万人。

因此,从兵力角度,夏侯尚率一万人对阵关外的两万蜀贼,并不吃亏。

可真正的问题是……这个潼关,真的是,被烧的,什么都不剩啊。

潼关囤积的军粮完全被烧毁了,哪怕王昶提前派了五千士卒进来救火,但魏延做的很绝,临走的时候不仅点了把火,还把潼关内的水井全都给推到堵死了,想救火都找不到水去。

军粮没了还好说,夏侯尚军中还有些存粮,可以支撑一段时间,无非是需要派人往后方弘农催送下一批粮草而已。

可守城军械也被烧毁了,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关墙上的床弩,在之前的激烈交战战,已经损毁的差不多了,守城的用的箭矢,檑木,刀车,撞车等又全部丧生火海……真就啥都没剩下。

也就搭着潼关的箭楼,射箭孔和藏兵洞都是石质结构,以鱼油大火产生的温度还不至于烧裂这些石质建筑,现在勉强还能用……就是被大火燎烧的到处都是黑烟痕迹,看着都觉得瘆人。

夏侯尚守这个潼关,同样也是提心吊胆的。

守城器械全毁,箭矢也只能靠自己带来的那些军械补充,更要命的是,前段时间为了攻城压制关墙,夏侯尚带来的箭矢还都已经用的七七八八了……这要是蜀贼手里有攻城器械,不用多,有个三十架钩梯的话,那他夏侯尚估计就真的只能跟蜀贼拼关墙肉搏了。

一想到这里,夏侯尚心里就忍不住的要骂娘……特么都给你曹真说清楚了,这一万禁军是天子最后的依仗,是不能损耗在潼关战场上的,你丫的还让我守潼关?!

但同样,夏侯尚也理解曹真为什么那么做。

没办法,曹真麾下的魏军,其实就靠一口气撑着在作战,而当这些魏军撤过潼关后,这口气就已经散了,现在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曹真必须找地方休整补充,才能让他们重新恢复战斗力。

这种情况下,也只有夏侯尚带来的这些禁军还有继续作战的意志和战力……如果让曹真麾下来守潼关的话,天知道会闹出什么笑话来。

而且吧,曹真也给夏侯尚保证了,只要给他十五天左右的时间休整,他就会派人来接管潼关防务,让夏侯尚尽快领兵撤回洛阳去,拱卫天子安全。

再一个,曹真和夏侯尚也商量过,蜀贼远来,一路追击,肯定是不会随军带着攻城器械的。

而潼关西侧,王昶昔日的战术正确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王昶自己打造攻城器械都要走到三十里开外去砍树,蜀贼岂能例外?!

就这个距离和效率,蜀贼就算舍得用人命堆,一时半会儿也凑不齐需要的攻城器械……十五天的时间,夏侯尚一万人坚守潼关,足够了。

如果不是夏侯尚认可了曹真的这个判断,他也不会留下来守城……曹真虽然是大将军,但夏侯尚也是护军大将军,在曹叡面前,谁也不比谁低一头。

但很快,夏侯尚就觉得,可能自己和曹真两个人,都想错了。

也就是在夏侯尚守卫潼关的第三天,站在城楼上查看敌情的夏侯尚,影影绰绰的发现,潼关以西,华阴县的方向,有一支蜀贼军队,正在往潼关下蜀贼大营靠近。

而更要命的是,根据夏侯尚派出去的斥候侦查汇报,这支蜀贼军队,兵力有万人左右,而领军大将的旗号上,赫然写着两个大字。

诸葛!!!

第865章 诸葛出征

作为左冯翊防卫战的实际主帅,张溪是有临阵决断的权利的,并不需要事事都向坐镇长安的诸葛亮汇报。

因此,在张溪和赵云决定采用魏延的“异道会潼关”的战略,并且开始执行后,张溪也只是按照惯例,给诸葛亮去了一封战报文书,大致讲述了一下事情的经过。

然后诸葛亮就坐不住了。

第一个原因,是诸葛亮不管怎么看,都觉得这个“异道会潼关”的策略十分的冒险。

诚然,一旦成功的话,收益会非常大,可以彻底围死曹魏司隶军主力,但失败的话,魏延和去偷袭的三千士卒,将必死无疑。

在这方面,其实诸葛亮和张溪差不多,都是比较喜欢那种稳扎稳打的战法,尽量不要冒太大的风险。

因此,在诸葛亮看来,这不是损失大小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必要冒险造成损失的问题……再一个,要是真的因此折了魏延,怎么也不算是小损失。

第二个原因,是诸葛亮盘算,即使魏延能偷袭潼关成功,以张溪目前手里的兵力,即使加上赵云带来的凉州军,恐怕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曹真的拦截,及时支援到潼关。

所以,在诸葛亮看来,这依然是一个有些想当然,不太实际的计划。

可问题是,张溪是前线主将,赵云哪怕是以卫将军之尊,到了前线也需要听从张溪这个前将军,雍州刺史的指挥,他决定采用的谋略,诸葛亮坐镇长安,想反对都已经来不及了。

诸葛亮只能是尽力想办法弥补。

为此,诸葛亮先是下令给右扶风的陈祗和柳隐,让柳隐分兵三千给陈祗,让他尽快赶回长安坐镇。

至于那帮运粮队组成的乌合之众,诸葛亮的意思是交给柳隐看管,只要不闹事,就由着他们去,但绝对不能立刻放回长安。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