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页(1 / 1)
('
兵力不过万,总是一件好事。虽然司马懿依然还是无法排除武关已经失守的可能……武关要是在的话,这支四千人的蜀贼到底是怎么绕过武关,出现在这里的,司马懿是真的想不通。但是呢,如果只有这点兵马的话,还是不能对宛城造成实质性的威胁的。夜袭这一招,重在一个突然性,一旦失去了突然性的话,只要司马懿加强防备,仅靠四千蜀贼是无法发动攻城的。因此,司马懿暂时留下自己的次子司马昭主持西城门防务,自己则赶紧赶去南城门,应对新一天,荆州蜀贼的进攻。那里,才是心腹大患。等到又是一天的守城战结束以后,司马懿都来不及清点军中伤亡情况,立刻带着亲卫,又赶到了西城门,询问司马昭西城门的守备情况,城外的蜀贼有没有发动进攻。而司马昭的回答是:蜀贼不仅一天按兵不动,甚至都没有任何后续援军的到来。这个情况,又是让司马懿一惊。只有这四千人?!按兵不动很正常,四千人在白天,没有任何攻城器械的情况下要攻城,那是想都别想。但没有援兵的话……难道武关依然还在自己手里?!不然不至于一天了,西城门外没有任何蜀贼来援啊!可问题是,如果武关没丢的话……这四千人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这是四千个蜀贼士卒,不是四千只鸟,他们没长翅膀,根本飞不过武关!!!司马懿是真的,死活想不通这支部队是怎么出现在这里的,但现实摆在了自己的眼前,司马懿也没空去纠结这个问题……一天按兵不动,很明显,这支部队的主帅,肯定是在策划着什么。结合这支部队擅长夜袭的作战风格来说,今天晚上,估计就是这支部队真正发动进攻的时候。为此,司马懿决定,自己亲自值守在西城城楼上,今天晚上宁可一夜不睡,也要防备这支部队再次发动夜袭。然后……司马懿熬了一晚上的夜,隔天顶着一对熊猫眼,再次出现在南城门的城楼上,指挥防御战。一天辛劳指挥下来,司马懿刚想回到自己的府内休息一下……毕竟已经两天一夜没睡了,司马懿好歹也已经年过四十了,真有点顶不住。但随即,守在西城楼的司马昭却突然派人来报,说临近傍晚时分,西门外的蜀贼营寨有异动,有一支至少千人的部队离开营寨,暂时查询不到去向。司马懿一听这话,顿时也心里有些不安……难道蜀贼昨夜不攻,是为了养精蓄锐,准备在今夜攻城?!司马懿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担心有道理,所以……司马懿顶着黑眼圈,再次上西门值守。然后……又是一夜相安无事。再一天的早上,司马懿准备去南门指挥防御战的路上,突然回过味来了。西城门外的那帮蜀贼,该不会是在玩疲兵之计吧?!蜀贼当真狡诈!!!第870章 渗透战其实吧,王平真没这个想法,完全是司马懿自己想多了。西门外的无当飞军这两天按兵不动,是出于无当飞军自身的作战方式考虑。无当飞军,从来不是用来正面攻城的部队……这一点,在无当飞军经历了第一次成军作战,损失惨重后,不管是张溪还是诸葛亮,曾经不止一次的跟王平这个无当飞军的指挥官强调过。无当飞军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渗透,突袭,出其不意……王平在制定无当飞军的作战计划时,一定要无时无刻的考虑到这个问题。拿无当飞军去攻城,是下下策的选择,而且以目前无当飞军的战力,也不是拿眼前的宛城没有任何办法。王平其实有自己的作战想法,只不过是碍于前两天偷袭失败的原因,王平一直在等,等西城楼上的魏军慢慢的放松警惕,才好执行王平接下来的战术安排。刚被人偷袭过,不用问,这两三天内,魏军必然是不会给无当飞军留下任何破绽利用的,因此,王平就是出于这种考虑,按兵不动,跟司马懿预测的什么“疲兵之计”,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至于额外出营的那一千士卒,其实是被王平派去郦县方向,防备从郦县方向过来的魏军,攻击自己后路的。短时间内,王平没想对宛城动手,他在等魏军放松防卫警惕的时机。也没指望魏军彻底放松警惕,毕竟现在是兵临城下的状态,再怎么放松也不可能对城外的敌军视而不见。王平只需要魏军的巡查频率稍微下降那么一点,就可以展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渗透作战。这次,王平没打算继续搞夜袭攻城这一套,而是让无当飞军以五人为一个小组,选择魏军巡查间歇的时期,利用勾爪爬上城墙,进入宛城城内潜伏既可。兵力也不用太多,送进去两三百人,就足够了。接下来,就是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在城内制造混乱,影响守军士气,配合正面进攻的荆州军攻城就可以了。这才是发挥无当飞军最大战斗力的作战方式。而站在司马懿的角度上来说,他真的有点不理解,西门外的蜀贼,到底在玩什么花样。从第一天夜袭失败后,西门外的守军就一直处在就地驻扎,按兵不动的状态……这让司马懿非常的不安。这么一支精锐战斗部队,就在你眼皮子底下啥事儿都不干,任何人都无法完全放下心了。为了防备这是敌军的疲兵之计,司马懿不仅让次子司马昭常驻西门充当指挥官,同时给西门安排了两千守军,让他们轮班休息,十二个时辰都要防备敌军可能出现的偷袭。但西门外蜀贼,愣是一点动静都没有。也搭着司马懿现在兵力严重不足,守城尚且辛苦,实在没有余力出城一战……否则司马懿高低要领兵出城,去试探一下西门外蜀贼到底想干什么。时间就这么继续过了几天,司马懿白天要面临南城门外荆州军的强攻,需要主持宛城防务,到了晚上,还要清点城中军械,巡查守城军卒鼓舞士气……真的很忙。而就在这个时候,驻守西门的司马昭,给司马懿带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西门外的蜀贼,终于是有行动了。但不是什么大规模的行动,西门外的蜀贼主力依然还在营寨内守寨不出,只是派出了一些……嗯,连司马昭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小股部队”。规模实在是太小了,只有五人一组,司马昭都不好意思说这算是正经作战的成建制步卒。这两天,有守城士卒陆续发现,西门外的蜀贼,趁着夜色掩护,以少量兵力爬上城墙,并且在守军赶到围剿前,快速逃入内城,消失不见了。司马昭接到守军汇报后,也没有大意,而是冷静思考了,亲自带兵设伏,在城墙上蹲点……还真的让司马懿堵住了一队无当飞军试图越过城墙,潜伏到宛城内部。经过了一番不算激烈的战斗后,这队无当飞军一共五人,三死两伤……死了的没办法了,受伤的两个蜀贼被司马昭救了起来,拷问情报。反正司马昭是不能理解,这种五人小队潜入城内的作战方式,是为了哪般。而被擒住的无当飞军士卒,倒也不全都是视死如归的汉子……这年月,吃饱喝足就是最大的奢望,至于天子要兴复汉室,跟底层士卒的关系,真不大。所以,既然被擒了,士卒为了活命,把自己知道的也都说了。但问题是,无当飞军的士卒大多是从南中异族中选拔出来的,这些人身体素质倍棒,但脑子大多不是太好使,再加上无当飞军在成军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普通士卒你只需要告诉他们要做什么,没必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士卒只知道自己是奉命翻越城墙,进入城内潜伏,但具体要干什么,他根本不知道详情,而真正知道详情的小队长,已经在城楼上战死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