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页(1 / 1)

加入书签

('

关羽可不是什么战场菜鸟了,不可能来个人说有援兵到了西门他就信,别的不说,武关那一关是怎么过来的,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因此,关羽问的很细,一直到无当飞军的军使把所有的问题都解答了,逻辑上也不存在什么问题后,关羽才勉强相信。

无当飞军这支部队,关羽多少知道一点。

其实最早这支部队的组建,还是在荆州境内,当时还驻守在长沙的寇封,根据张溪的练兵纪要,自己鼓捣的一支异族部队。

当然,这支部队后来因为寇封随刘备入川后,交给了诸葛亮来处理,之后诸葛亮也领兵入川,这支部队跟着一起入川了。

虽然在严格意义上讲,现在的无当飞军已经跟寇封手下的那支部队不是同一支部队了,但大概的情况,关羽还是听说过一点的,知道这是一支擅长山地作战的部队。

至于无当飞军的指挥官王平,是賨人出身,这点,一般人还真不一定知道。

别看王平现在统领无当飞军已经小有名气了,但这年月异族将领的身份可不是加分项,至少王平是不会主动对外说出去的。

因此,当军使准确无误的说出王平的名字以及王平賨人的身份后,关羽已经信了一半了。

再加上,王平也给关羽写了一封信,信中向关羽说明了无当飞军的作战计划和目标……这封信吧,写的可以说是乱七八糟,错字连篇,正常人看着要连蒙带猜的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但偏偏,更加让关羽信服,这是王平亲笔所写。

王平是賨人,他以前根本不识字,直到当了无当飞军的指挥官后,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开始读书写字……要是魏贼连这种情报都能打听到,还用来给自己设套,那关羽觉得自己上当也不冤。

在搞清楚王平真的到了宛城西门,并且已经开始布置一系列战术之后,关羽也在思考,自己这边接下来要怎么办。

其实吧,这个问题,关羽已经考虑了很久了。

总是以伤换伤的打法,多少也有点伤自家士气,而且已经连着进攻了一个月了,对宛城的攻略进展依然不大,司马懿看似被压缩在城内不敢轻出,但他守城章法有度,根本占不到便宜。

因此,如果无当飞军的士卒没来的话,关羽也在考虑,是不是暂时进入休战期,让自家士卒降低进攻频率,进入休整的阶段,等到休整结束,士气恢复后,再继续进攻。

但现在……如果王平真的打算让无当飞军在宛城内部制造混乱,配合正面攻城的话,那就没法休整了。

必须给宛城足够的压力,让司马懿疲于应对,这样才能给城内的无当飞军创造机会,让他们去制造混乱。

而城内一旦混乱的话,城墙上的守军必然会军心受到影响,若是分兵救援城内,城头就会出现破绽,这种时机可能只会有一瞬间,必须想办法抓住。

所以……还得进攻。

不仅要继续进攻,甚至还要加强进攻节奏。

为此,关羽决定,从明日开始,自己亲临前线,统一指挥全军攻城。

这话一出,关平还没说啥呢,徐庶先站起来反对了。

倒不是老一套的劝说关羽要保重身体,或者是要给麾下年轻将领们发挥的空间,而是……

“君侯亲临前线,司马懿必生疑心,以司马懿之能,必能猜到君侯用意……如此,不论城内城外,我军行动难免受阻。”

“君侯何不如往常般,命关平,邓艾,寇封等领兵出战,君侯坐镇中军,精选将士以待天时。一旦城内有变,君侯再命一上将率军杀出,出其不意,一战而定,岂不妙哉?!”

徐庶的这些话,确实说的在理。

通过这一个月的交手,关羽很清楚宛城守将司马懿的难缠,这是一个谋定而后动,也擅长隐忍的将军。

之前的荆州军的进攻,关羽虽然时不时的出现在前线,但主要目的还是鼓舞军心士气,以关羽目前的体力,要想坐在战马上,指挥一天的战斗,还是做不到的。

所以主要的进攻方略是关羽制定的,但临阵应变,是王基,邓艾,徐庶三人在实际操作,关羽大部分时间还是在中军帐内休养。

现在关羽突然领兵出现在前线,而且还加强了攻势,以司马懿的智力水平,不可能不知道关羽的用意,必然会有所防备,城内汉军再想制造混乱,恐怕就会丧失突然性了。

因此,徐庶建议,不如仿照以往的策略,继续由关平等人指挥正面进攻,骄慢司马懿之心,而关羽则挑选军中精锐,在后方养精蓄锐待命。

只要城内能制造出混乱,导致城外的荆州军能攻上城墙,甚至打开城门,那关羽就指挥后军精锐突然杀出,一举攻入城内。

如此,宛城可破。

当然,徐庶这么做,多少也有点私心在里面。

虽然徐庶也清楚,关羽这次出征,是抱着最后一战的觉悟来的,作为老战友,徐庶也能理解关羽的心意。

但是吧,最后一战,没有必要往死里逼自己……如果可以轻松获胜,带着举世之功颐养天年,有什么不好的呢?!

武将,也没有必要一定要战死在沙场上吧!!!

所以,这个策略的另一层用意,还是希望关羽不要冒着生命危险亲临前线,在后方养精蓄锐的同时,指挥作战既可。

军中真不缺冲锋陷阵的将军们,哪怕是王基这样的书生,真要领兵冲锋的话,他也不会含糊的。

真没必要让关羽这个已经快七十,头发胡子都花白的老将军冲在第一线。

要是别人这么说,关羽还要摆谱,还要犟一下……但徐庶不同。

一起镇守荆州快二十年的老搭档了,徐庶如今也已经五旬出头了……一帮老战友们,剩下的真不多了。

再一个,关羽也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他知道,徐庶是为了他好,而且,也已经尽量的考虑到了他的心情。

没让关羽就这么坐在中军帐看着,而是让他挑选军中精锐,等待时机……至于是命一上将出击,还是自己出击,这事儿,又不是徐庶能说了算的。

所以……关羽点点头,应承了下来。

第873章 杜约

王平并不知道现在关羽是否已经理解了自己的作战意图,但不管关羽是不是理解,王平还是得按照自己既定的计划走。

继续往宛城内塞人。

但是吧,这越来越难了。

随着西城门外巡逻的魏军频率越来越高,王平再想利用巡逻间隙往里面送人的举动,就变得非常困难。

而且,军中有夜视能力,能适应夜战的军卒也已经越来越少了……这年头,营养这一块,不是说跟上就能跟上的,治疗夜盲症的有效手段也奇缺。

这年头没有足够的香料和调味料,动物内脏这种东西,只有在实在饥荒的条件下才会有人捏着鼻子吃,但凡家里有口稻米或者粟米的,都不会去吃这玩意儿。

而胡萝卜嘛……嗯,反正张溪到现在都没有从西域那边淘换到这种东西的种子。

嘛,又扯远了。

总之呢,在继续往宛城城内送去了百余无当飞军后,鉴于魏军的防备原来越严密,继续往里送人不过是徒增伤亡,这种情况下,王平暂停了往宛城渗透的计划。

接下来,就看已经渗透到宛城内部的无当飞军们,能不能制造出比两天前更加大的混乱。

在城内点火烧毁房屋制造混乱,不过是基础而已,无当飞军的训练内容里,可不只有这个。

而此时的王平也不在宛城内部指挥,他能做到的实在有限,只能是就这么等着。

而此时,潜入宛城内部的无当飞军士卒们,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随着司马懿察觉到无当飞军的作用后,从西门和东门调兵,一部分士卒守护水源,不给无当飞军对水源投毒的机会,剩下的大部分士卒,加强了对城内的巡逻和盘查。

尤其是夜间巡逻的次数,明显比以往更加高了。

这闹得无当飞军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