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页(1 / 1)

加入书签

('

可以说,邓艾的请示和应对没什么问题,王基也没有犯任何犹豫纠结的错误,立刻下令全军集中整备……但问题是,汉军现在还有七万人呐。

七万人,什么概念啊……营寨连绵出去四五里地呢。

别说全军集中整备,就是邓艾回营后,把自己本部士卒全部叫醒,然后分发军械,准备攻城器械,最后出营作战,都花了一刻半钟的时间。

这时候,王平都已经在西门跟司马昭对砍了好一会儿了。

可惜,邓艾并不知道西门的具体战况,他还是按照自己的领军节奏,率领着自己的本部兵马抵达宛城城下,并且对宛城主动发起进攻。

然后吧,邓艾就发现,事情好像有点不太对劲。

怎么……没看到司马懿的麾盖旗帜?!

如今的天色,正在慢慢的变亮,能见度是越来越高了,城楼上的旗帜也渐渐的能看清了……居然没有司马懿的旗帜?!

这是什么情况?!

以司马懿的谋略智商,不可能猜不到自己这边会主动发起攻城的吧?!

还是说,司马懿是有什么陷阱在等着自己?!

邓艾为此,留了一个心眼,并没有一上来就直接强攻,而是派出了三千人的队伍,对城头进行了试探性的进攻。

嗯……怎么感觉,好像比之前更加容易打了?!

虽然三千人的进攻最后还是被击退了下来,没有登上城楼,但本来就是试探性进攻,邓艾也没有要士卒们拼命的意思,因此大部分士卒都安全的撤了下来。

甚至伤亡都不到两百人。

这个伤亡数量,让邓艾更加怀疑了……司马懿难道真的有什么阴谋,怎么守城的魏军突然变的这么好打了?!

有一说一,邓艾还是被他那个倒霉师父给影响到了,在这个时候,居然开始患得患失了起来。

但,邓艾到底不是他那个便宜师父,邓艾骨子里的冒险精神只是被师父的常年教诲给压制了,不代表就消失了。

现在的情况,不管你司马懿是有什么阴谋,邓艾觉得自己都不能退了。

本来自己就是来进行先锋进攻的,不说一定要打出什么成绩来吧,但也不能一次试探性进攻后就撤退。

就,攻呗。

哪怕你司马懿真的有什么阴谋,邓艾也不是没有后援接应部队的。

再说了,万一你司马懿是在玩什么虚张声势的计谋,那我要是中计了,丢人岂不是丢大了?!

所以,第二次进攻,邓艾选择了强攻,而就在这次强攻过程中,汉军一举就登上了宛城的城楼。

当然,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之前的一个月进攻中,汉军也不是没有登上过宛城的城墙,甚至还曾经一度占据了一部分的城墙,但最终还是被司马懿通过调整指挥,又给赶了下来。

至于为什么不在占据了一部分城墙后,立刻下去打开城门,迎接大部队入城……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不同于宛城西门,宛城的南门这里,司马懿专门修筑了瓮城。

南门,是有两道城门的。

打开瓮城的城门毫无意义,在没有占领瓮城城墙的情况下,城外大军进入瓮城,不过是变成魏军的移动箭靶而已。

除了伤亡惨重外,不会有任何收获。

所以啊,现在邓艾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攻城城墙,尽快的建立登陆点,接应自家士卒上城墙作战,先跟魏军争夺瓮城城墙的控制权。

士卒能一战攻上城墙,邓艾不意外,让邓艾真正觉得意外的是……自家士卒在登上城墙后,居然轻松的建立了登陆点,并且开始往左右两翼扩散登陆范围了。

这不对吧,守城魏军居然没有进行任何方面的兵力调整,任由自己扩大登陆面积?!

这不能是阴谋吧……哪有主动放弃瓮城控制权的阴谋?!

司马懿这个老狐狸,到底在干什么?!

第878章 各自的选择

司马懿这时候,确实不在南门城楼上指挥战斗。

不是司马懿不想去,而是……中途出了变故。

在司马懿集结好自己手头的三千预备队,赶往南门指挥作战的中途,突然接到了情报——西门失守。

是的,司马昭终究没能在一刻钟的时间内夺回西城门,被王平撑到了自己的主力部队来援。

三千五百无当飞军对攻一千魏军普通郡兵……别说是司马昭来指挥,就是司马懿本人来,除了撤退外,也没有第二个选择。

因此,司马昭眼见敌军势大后,不得不简单判断了一下,临时往西北粮仓方向后撤,连城墙上留守的那一千士卒也来不及招呼。

其实也不用司马昭招呼,那一千士卒看到城下城门失守,也肯定不会继续呆在城墙上找死的,一定会顺着城墙撤到其他城门去。

但这么一来,司马昭一撤,城墙上的守军一撤,西门就彻底失守了。

可司马懿却被这个当头闷棍给打的,半天没缓过劲来,赶紧询问来报信的斥候,西门到底是怎么失守的。

当司马懿得知,蜀军是通过偷袭夺取西城城门,同时内外夹击导致西门失守后,差点没当场骂出声来。

最后还是忍住了……没办法,西门守将,那是自己亲儿子。

能怎么说?!自己教子无方,教出这么一个混蛋玩意儿来?!

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么?!

而且吧,司马懿也有点想不明白,以昭儿之能,再加上自己提前做出的各种防备安排,怎么还能让蜀贼给偷袭了城门?!

自己不是再三要求,一定要加强对城门洞的防守,防止城内潜伏的蜀贼“细作”偷袭的么?!

可惜,来报信的斥候现在给不了司马懿答复,相反,使者给了司马懿一个更糟糕的消息——司马昭拦截蜀贼失利,蜀贼主力往宛城西北方向突进。

好嘛,乍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司马懿是真的有心要“挥泪斩亲子”了……可惜,司马懿没有那么大公无私,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于此同时,司马懿也在认真的思考,自己是不是有点高估自己的这个次子了。

其实司马懿也知道,别看世家大族们一直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大肆吹捧,但这里面有不少是蜀贼细作在推波助澜,当不得真。

但是呢,自己的儿子,司马懿还是有所了解的,确实是相当不错的将相之才,对比起其他世家一帮只知道夸夸其谈的蠢货,要强的多。

自己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在军略上跟擅长一些,而次子司马昭,更擅长政略和人心……但司马懿也没想到,司马昭的首次指挥作战,居然能拉胯成这样。

现在司马懿真的开始怀疑,自己的两个儿子,是不是真的有自己认为的那种才能……别是平时在自己眼前装出来的,一到正经实战就不行了吧?!

现在是战况紧急,司马懿没法考虑太多,但……等这次战事结束后,司马懿觉得自己还是要认真考教一下两个儿子的能力。

在这个乱世里,眼高手低的家族继承人,对一个世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不过,那都是之后的事儿……现在,司马懿优先要考虑的,是他现在该怎么办。

是继续去南门指挥作战,阻挡荆州军主力的进攻,还是赶紧率兵去救粮仓,防止蜀贼攻破粮仓守军,烧毁粮仓军械。

很快,司马懿就做出了选择。

蜀贼主力往西北方向进军,不用问,肯定是去进攻粮仓了,而一旦粮仓和军械库丢失,即使司马懿最终守住了南城门,阻挡蜀贼主力入城……在没有粮草支撑的情况下,司马懿也坚持不了几天。

是,在城内仔细搜搜的话,还是能搜出一些粮食来的,但这年头,还能在战争时期囤积粮草的人家,必然是南阳世家大族。

司马懿要是强征这些人的粮食财物的话……后面会发生什么,司马懿自己都不好说。

他自己就是世家,对于世家的德行,还能不知道?!

而最重要的是……司马懿也不知道曹真什么时候能率领援兵赶到,也许五六天,也许七八天,又或者是拖拖拉拉十几天才到。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