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页(1 / 1)
('
然后吧,事情就出现了变故了。某个在武关休整的早晨,王朗突然的拜访了张溪,非常正经的说道,“老夫有一孙女,年岁十四,与令郎颇为相配……”之后老头子叽叽喳喳的说了很多话,但张溪已经听不下去了。啥意思?!老头子要给自己的儿子提亲?!不是,教导学问归教导学问啊,怎么还要赔上自己的儿子……呃,好像也不对啊,我这边的是儿子,老头子那边的才是女孩吧?!好像是我家儿子占便宜诶?!!可再仔细一想,事情也不对啊……这老头子,能有这么好心的?!而且这年月,虽然说有权势的人可以娶妾,但正妻是只有一个,妻妾之间的地位差距极大的……这老头子肯定不会是送孙女给人当妾的吧。如果是当正妻的话,那这事儿就需要认真的考虑一下了。张溪也不是二十年前刚穿越时候的小白了,正妻的含义已经了解的非常深刻了……可以说,在这个时代,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妻的权利和地位,真不比后世的女人低。真的,有些女人不用羡慕什么民国,电视上也不用没事儿就清穿……真穿过去你才会发现,还是咱们大汉的女人地位高。大汉的女人,真不用依附男人生活,在某种特殊的时候,男人不顶用,大汉的女人一样能撑起一个家来。上到皇室,下到黎民,例子比比皆是……虽然很多情况都是被逼无奈,但女人真的可以在内宅当家做主,男人都无权干涉。当然,仅限正妻,妾的地位就不知道要低到哪里去了。所以,正妻对一个男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选对一个好妻子,在这个时代也是相当重要的事情。王朗的孙女,从社会地位和政治资源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王朗是当世公认的大儒,而张溪家呢,虽然张溪本人名动天下,但终究是寒门出身。如果自张溪开始,颍川张氏继续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每辈都有人才出现,那么延续个三五代之后,颍川张氏也会成为世家大族……但如今,终究是缺点底蕴的意思。但如果张溪能跟王朗联姻,跟东海王氏结成亲属关系,虽然不至于一朝跃为世家豪门,但也能省掉不少的发展时间。从情理上看,张溪是没有理由拒绝这种送上门来的好处的。但……张溪始终是觉得,这老头这个提亲,没那么单纯的。而对于张溪的怀疑,王朗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直接摊牌了。“大汉攻下宛城,司隶中原岌岌可危……这天下大势,老夫是越来越看不清了!”王朗一边叹气,一边这么说道,“老夫总得为王氏的将来,思虑一二吧?!”意思很明确,同时也是这时代世家的普遍思维……老头子现在觉得大魏未必真的能一统天下了,那么王氏也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了。可张溪还是有个疑问……为什么是自己呢?!“其一,老夫确实很喜欢小正儿……如果不是这份私心,老夫都有心收小正儿为关门弟子了。”王朗一边笑着看小正儿在玩耍,一边跟张溪说道。这点嘛,张溪是认可的……老头子虽然心思复杂,满肚子歪主意,但跟小正儿的相处模式还是很正常的,就像一个慈祥的老爷爷。“其二……以你张元长之能,将来不管谁家夺得了天下,必然会善待与你。孙女嫁作张氏妇,也算是我这个当爷爷的,为她谋划的出路。”说到这里的时候,王朗终于是严肃了一点。“其三……老夫年迈体弱,又遭此难,此番回大魏,亦无脸再担任任何官职。犬子虽有名望,可保衣食无忧,但仕途恐怕会受到老夫所累,若无他人相提携,恐终身无望矣……老夫可不想那混小子落到一个要卖女求荣的地步,倒不如先给孙女定下婚事,断了他的念想,以全王氏之名。”嗯……老头子这么说,张溪就完全明白了。就这样,当张溪和王朗在宛城分别的时候,小正儿多了一名叫王元姬的未婚妻。嘛,张溪只能希望自家的这位未来儿媳妇,并不会拿飞镖当扇子用吧……第905章 安抚建兴六年五月,张溪抵达了荆州治所襄阳,见到了留守在这里的一众荆州官员们。其实也都不是陌生人,比如王基,文聘,马良,习珍,潘濬等人,都是当年张溪主政江陵的时候,就已经认识的熟人了。对张溪出任荆州镇守,这些人其实是都挺欢迎的,但出于各自身后的利益关系,他们也希望能够从张溪嘴里,得知最近朝廷的一些动向变化。其中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朝廷对荆州的具体处置措施。徐庶的口风很紧,从长安回来后,没有提起一句关于朝廷对荆州的安排……但这年头的世家到底不是白给的,徐庶不说,他们也自然有渠道可以打听到一二。至于那些没有渠道的人……那就只能怪自己没本事了。所以,这时候,荆州稍微有点能量的世家,都已经知道朝廷会把荆州统一管辖,但具体是什么章程,他们并不清楚。传言什么都有,但谁信传言过日子,谁就是傻子。所以,张溪的到任,就是第一个可以试探朝廷口风的机会。这些世家大族们,肯定是需要知道朝廷的实际操作和底线所在,才能决定到底是不是要配合朝廷行动……没人会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堵上自家全家的身家性命,去试一下荆州郡兵到底能不能打的。如今已经不是早年汉末乱世的时候了,那时候朝廷不管地方,地方才能由世家坐大,但现如今,三方势力已定,地方权利也基本得到了控制,再想跟以前一样,觉得不满意就煽动流民击杀官员,风险太大,失败的代价也太大。现在的世家,但凡能通过利益交换达成目的的话,一般是很少会再采用叛乱的方式了。毕竟,大家的脑袋都只有一个,掉了可不会再长出来。为此,张溪一到襄阳,各种宴请的邀约就不断,基本都是荆州当地的世家官员,来探听口风的。张溪也没藏着掖着,对于荆州世家们的担忧,张溪和诸葛亮都心知肚明,再加上庞统的据理力争,最终也是达成了一个相对妥协的方案。张溪就借着荆州系官员给他开接风宴的机会,顺势把这个方案给抛了出去。荆州肯定是要交给朝廷统一管理的,张溪这次也只是作为地方镇守将军出镇荆州,他虽然有假节之权,但这个权利只限于军事,对政务,张溪只有大汉体系下,荆州牧的权利。换句话说,张溪比起关羽来,少了一个总督军政的权利,自然也就没有人事任免权。荆州世家大族最担心的问题,其他各州,尤其是益州人可能到荆州上任的事儿,是朝廷已经确定下来的事情了,不可能更改。按照大汉的惯例,异地为官才是正常的操作,要不是战乱的原因,荆州人在荆州为官,才是不正常的现象。现在只是回归大汉正统而已。但是呢,诸葛亮也不是傻子,他知道现在天下未定,很多事情还是要以稳定为主,世家大族的影响力诸葛亮也十分清楚,贸然触动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蛋糕,诸葛亮还没有那么傻。朝廷收回人事任免权和赋税权的同时,诸葛亮同样给出了自己的补充条件。第一,是以南阳新定为由,免除了南阳郡三年的赋税。事实上,南阳那地方虽然来回拉锯的打了好几年,可南阳真正精华的宛城附近,却只是打了一场仗而已……损失当然有,但真的不大。诸葛亮搞这么一出,等于是默许了襄阳世家往北发展,去充实南阳的丁口土地。至于南阳世家是不是会有意见,这个诸葛亮就不管了。第一,南阳有影响力的大世家,早在当年曹仁屠宛的时候,要么彻底没了,要么就是迁徙到洛阳,甚至兖州去了,剩下的世家大族,跟襄阳世家比起来,真不是一个规模的。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