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页(1 / 1)
('
但羊衜不是啊,羊衜是有自己的政治追求的,可不想被人一直搁置不用。再一个,羊衜没有施展才华的余地,其实也跟张溪有不小的关系。羊衜在历史上,干了三件露脸的事情,因而得到了孙权的重用。第一件事,就是隐蕃事件。历史线上吧,刘备在夷陵惨败,丢了这么多年积累起来的家当,不管是曹丕还是孙权,都觉得蜀汉基本就是只有混吃等死一条路可走了。因此,曹丕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如何平定东吴上……为此,曹丕派出了一个叫隐蕃的名士,去东吴当间谍,窃取东吴机密情报。而这个隐蕃呢,自从抵达东吴后,跟孙权交谈了数次,孙权非常欣赏隐蕃的文学素养和治政水平,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隐蕃这个人呢,也非常的会交朋友,跟东吴的众臣们都相当的交好,连那时候的全琮,朱据等人,都认为隐蕃是大才,争相结交。这里面,只有羊衜刻意的跟隐蕃保持了距离,并且认为隐蕃这人华而不实,不可深交。后来隐蕃是曹丕派来的间谍的事儿暴露,孙权自己尴尬不已不说,对自己的众多臣子们争相结交隐蕃的事情也很不满……这时候,跟隐蕃刻意保持距离的羊衜,就这么进入了孙权的眼睛。而这个时空,因为张溪的乱入,导致刘备不仅没有发动夷陵之战,相反,第二次北伐直接攻取关中,打的曹丕火急火燎的……这种情况下,曹丕哪有心思往东吴派什么间谍,要派也是往蜀汉方面派才对。就这样,羊衜失去了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而第二件事情呢,则是公孙渊叛乱事件。历史上的公孙渊叛乱,是真的遣使前往东吴结盟,而孙权也是真的有心要出兵去救公孙渊的。就在这个时候,羊衜站了出来,表示辽东距离江东实在是太远了,等到咱们过去,黄花菜都凉了。但是呢,咱们既然跟公孙渊结盟了,那不去也不行,否则就是背信弃义了。因此,羊衜建议孙权说,如果咱们去的时候,公孙渊扛住了曹魏的进攻,那没啥好说的,咱们就是全力支援公孙渊就可以了,但如果等咱们到辽东的时候,公孙渊已经败了,那咱们也别闲着,去一趟也别空手而归,直接掠夺辽东百姓和钱粮回来,起码不算白跑一趟。反正曹魏在辽东又没有水军,他们不可能拿咱们怎么样的。就这样羊衜第二次在孙权面前露脸,展现了他对军略的认知,以及思虑的全面,顺带在这次救援辽东的作战中,捞到了领兵出征的机会。那可是跨海北上作战啊,没点能力的人,是真的做不到的,而羊衜,居然真的完成了之前他所预估的任务,掠夺了辽东的丁口和钱粮,然后全身而退了。可这个时空呢,公孙渊叛乱的时候,倒是也跟孙权求援来着,但是呢,双方没啥交情啊。当年公孙渊为了跟孙权攀上关系,派使者出使江东,愿意跟江东结盟。但那个时候,公孙渊还不是辽东的实际掌控者,而孙权虽然脑袋发懵了,但这次不仅有张昭反对,连周瑜都反对了,孙权也不好一意孤行。所以,其实公孙渊根本没有孙权结盟成,而后来这次叛乱后,公孙渊向孙权求援,孙权一想到前几年因为这事儿,被周瑜和张昭联合反对……一想还是算了,省的再丢一次人。这次公孙渊叛乱,东吴压根就没有出兵。而这一切的变化,跟历史线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一个人——周瑜还活着。说到底,这依然还是张溪的锅。至于第三件事情,那就是智取吕壹的事儿了……但这事儿还没到发生的时候,这个时空,孙登还活着呢,孙权也没有完全变成老糊涂呢,吕壹想上位,还得慢慢熬。就是这样,在这个时空,因为张溪的乱入,导致了羊衜能青史留名的三件事,一件都没有发生,相反,因为羊衜嘴快乱评价,导致羊衜在江东被诸葛恪为首的官二代们集体排挤,有一身的才能,但是始终没有可以发挥的余地。羊衜也是没办法了,只能想着,树挪死,人挪活,看看换个地方发展一下,会不会更好一点。当然,这也跟张溪等人连续不断的给羊衜去信,招揽羊衜有一定的关系。羊衜想走了,但也必须走的光明正大,因此,他主动找到了孙登,向孙登辞官,并且明确说明了去向。一方面,是回宛城老家看看,另一方面,张溪等人一直写信招揽自己,因此自己想去那边试试,能不能有展现才能的机会。羊衜不是傻子,他知道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但对着一向对他礼遇有加的孙登,他是真的不想瞒着孙登,所以就实话实说了。而孙登听了羊衜的话以后,略带惊诧,但也有些释然的对羊衜道歉。事实上,孙登不是听不进去羊衜的建言,孙登主要是不想让诸葛恪等人,跟自己有隔阂,所以故意不用羊衜的建言。没办法啊,谁让你羊衜得罪的诸葛恪等人太狠了呢,而相比于诸葛恪,不管是私人关系,还是身世背景,孙登都只能站在诸葛恪这边。能保着羊衜在太子府继续呆着,不改变自己的态度,已经是孙登的底线了。现在羊衜向自己辞职,并且连去向下家都跟自己掏心窝的说了,那孙登也跟羊衜说了实话,并且道歉。在东吴,确实现在已经不太可能有羊衜的出头之日了,除非孙登愿意抛弃从小一起长大的诸葛恪,以及顾氏,张氏等世家大族的支持。但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但羊衜到底是孙登太子府的一员,是投奔他孙登来的,孙登也不可能让羊衜对自己失望……虽然不能用,但其他方面,孙登还是要保羊衜的。这就造成了羊衜在太子府无所事事,没有发展的空间,但孙登依然对羊衜礼遇有加的原因……孙登其实是觉得,自己亏欠羊衜的。所以,现在羊衜要走,不管去哪里寻找自己的前途,其实对孙登和羊衜来说,互相之间也是一种解脱。甚至于,孙登还专门给张溪写了一封亲笔信,解释羊衜辞官的原因,让羊衜在见到张溪的时候拿出来,作为一种推荐信……实话实说,孙登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是一个人君的极限了。但羊衜还是觉得,没有必要用到孙登的这封信。如果张溪相信自己,愿意用自己,那么他自然会相信自己的解释……如果不信,靠着孙登的推荐才上位,那张溪将来也未必会真的重用自己。而万幸的是……张溪信了,而且没有任何犹豫的,他就信了。这让羊衜,更加的感动了。第973章 羊衜上任张溪其实没想那么多,你现在但凡给他一个蔡瑁,张允之流的水军将领,张溪都能乐开花,更别说羊衜本人其实很全能。是的,张溪在通过跟羊衜的一番细聊之后,发现羊衜这个人,什么都懂一点。当然,不是诸葛亮那种什么都“懂亿点”,羊衜这个是真的,他在民政,农业,邢狱,军略等等各方面,都能懂一点。光靠这点,羊衜就足够胜任州郡级别的主簿或者其他佐官了,在江东却只能当一个不被重用的太子宾客,确实会让羊衜感觉到憋屈。当然,水战方面,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江东呆的时间长了,又或者是羊衜本来就有这方面的天赋,一说起水战战术和要点来,羊衜真的是滔滔不绝。这是如今,张溪最需要的。因此,张溪询问羊衜,是否愿意出任江陵水军统领一职。羊衜对此呢,略微有些犹豫。本心上来说,羊衜更愿意到州郡去,从佐官做起,一步一步的走文职路线晋升……但这年头,走文职路线其实也不可以不懂武略,必要的时候,州郡佐官也是需要领兵上阵的。文武差别不大。而现在,张溪直接给了自己武职,而且是一军统领,是一把手,这可比让自己去州郡当佐官,要来的更加重用。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