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页(1 / 1)

加入书签

('

因此,文聘判断,这段时间汉水北岸的东吴军按兵不动,应该也是在等援军的到来,如今这支军队,兵力恐怕不止一万人,很有可能,也有两万,甚至三万人。

这种时候,身在樊城的寇封主动去进攻这支东吴军,那不是以少打多,主动送死?!

因此,文聘拒绝了寇封的出兵请求,并且再三跟寇封解释,这里面必然有诈。

可……寇封听不得这个,他率兵主动出击了。

一方面,寇封是真的着急张溪被围……十万东吴军围攻江陵,纵然有江陵坚城为依托,但持续作战下去,处在劣势的,也必然是自己的兄长。

另一方面,寇封对敌情也有自己的判断。

文聘认为东吴军是在偷偷积蓄兵力,引诱襄阳守军主动出击,但寇封同样判断,这支东吴军停滞不前的原因在于兵力不足,不是不想虚张声势,而是他们根本做不到。

当然,寇封也不是刚愎自用的蠢货,他知道也不能排除文聘分析的那种情况……但打都不打一下,试探都不做一下,就知道缩在樊城死守,实在不是他的作战风格。

不管如何,打一下,不就知道对方到底是在扮猪吃老虎,还是心虚不敢进攻了?!

寇封就是这样给文聘一个回信后,直接就出兵了。

而文聘,根本拦不住寇封。

寇封是东三郡援兵的实际主帅,他带兵来援,是来协助文聘守卫襄阳的没错,但理论上,文聘对寇封,并没有实际的指挥权。

论职权,两人是近乎平级的关系,而论统属,两人没有明确的统属关系。

寇封要带着东三郡郡兵主动出击,文聘是真的拦不住。

为此,文聘只能赶紧的再给樊城的廖化派去五千援军,让廖化做好接应寇封的准备。

然后,文聘亲自率领襄阳水军,主动的向驻扎在宜城的东吴军水寨,发动进攻。

要打,那就两路一起打吧……至少也能给牵制住东吴水军的战力,给寇封减轻一点压力。

否则的话,文聘是真的担心,寇封这一去,就真的回不来了。

第1007章 全朱矛盾

文聘是真的担心寇封中计,毕竟文聘是真的想不通,如果没有其他图谋的话,东吴军为什么在汉水北岸按兵不动。

但……有的时候吧,莽子也有莽子的好处。

事实上,东吴这次动员了总计十五万的水陆两军,已经是快到东吴的动员上限了。

毕竟,不可能把所有地方的士卒都抽调出来打仗,东吴也有做好地方防务,稳定地方治安的需要。

再加上东吴那个见了鬼的世兵制,也不是所有世家大族都对出兵荆州都持支持的态度的……能凑出十五万水陆联军,真的很不容易了。

这十五万水陆联军里,有十二万,是被周瑜带去攻打江陵了……周瑜现在围城的十万步卒,朱然率领的两万水军。

剩下的三万,就全部丢到襄阳这边来,虚张声势,牵制襄阳军主力,不让他们南下支援江陵了。

水军方面,两万水军由张承率领,起到牵制襄阳水军,掩护陆军侧翼,同时保证粮道通畅的作用。

而陆军方面,则是有全琮为主将,朱桓为副将,进行虚张声势的疑兵计。

有此可见,周瑜对这一路兵马的安排,是煞费苦心的……直接安排了两个具有独当一面能力的大将过来,实施这个疑兵计。

按照周瑜的计划,这个时候全琮和朱桓就该各自分兵,开始袭击樊城附近的各个县城,制造出东吴大军压境的形势,逼迫文聘不敢贸然分兵。

但……周瑜忽略了一件事情。

但凡他任命朱桓为主将,全琮为副将,这事儿都没有那么麻烦……偏偏这次领兵,全琮是主将,朱桓是副将。

朱桓这个人吧,什么都好,仗义,对士卒关心,领兵也算有方,作战更是勇猛……他就有一个缺点——耻为人后。

凭啥你全琮当主将,我要给你打下手?!

论能力,论资历,论战绩,我朱桓哪点比你全琮差?!

全琮心说你跟我叨叨是几个意思?!

论能力,论资历,论战绩,你朱桓哪点就比我强了?!

有一说一,全琮在历史上是因为卷入了“二宫争斗”,因此风评很差,但真要说从军资历和战绩,还真的不比朱桓差。

但问题是,这么跟朱桓去硬杠的话,于军不利……全琮可没有朱桓那种非要当主将,当副将都觉得委屈的毛病。

因此,全琮劝说朱桓,反正按照上大将军制定的方略,我们马上就要分兵去袭击汉水北岸各县了,到时候我们各自率领五千人出征,这不就不存在什么主将和副将了么?!

全琮是真的挺能忍的了,但朱桓还是有点不依不饶,开始对全琮分兵的策略,进行了近乎不占理的质疑。

其实吧,朱桓这么做,多少也就是个面子的问题……尤其是当他的主将,是全琮的时候。

朱桓和全琮,都是吴郡人,从政治光谱来说,两个人都算是江东世家系列的大将。

但问题是,朱桓是吴中四大世家的朱氏的子弟,而全琮,虽然也是世家出身,但钱塘全氏比起吴中朱氏来说,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朱桓心里不平衡的地方就在这里……堂堂吴中朱氏的子弟居然给钱塘全氏的子弟当副将,这要是传回老家去,自己的脸面不是丢尽了么?!

他全琮有什么?!

不就是仗着是东吴大帝的女婿嘛……如果没有这个身份,那这个主将的位置,就应该是我的。

朱桓心里不平衡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不是在能力或者资历上不服全琮,他就是要一个面子而已。

如果这时候,全琮能说点软话,稍微安抚一下朱桓的情绪,给足朱桓面子,那朱桓说不定也就把这事儿给揭过去了。

就像全琮说的那样,一旦分兵,两人各领一军,也就没有什么主将副将之分了。

但问题是……全琮凭什么要惯着朱桓?!

论家世,全琮确实不如朱桓,但全琮如今的地位,那也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他可不是仗着东吴至尊女婿的身份,得到现在的官位,而是因为他有这个能力到达现在的位置,才会成为东吴至尊的女婿。

主次关系不能搞反了。

而且吧,全琮也是将军,从二十岁开始就领兵作战,征战沙场的人,怎么可能一点脾气都没有。

之前的劝说让步,全琮觉得自己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尽量的在为全军军心士气考虑了……你朱桓再这么不依不饶的,是几个意思?!

就在朱桓继续对全琮的行军安排嘀嘀咕咕,想要争论的时候,全琮很是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

“此乃上大将军之策,至尊之命……休穆若有不解,可去信上大将军询问,或者上书至尊亦可。”

那意思就是:你丫跟我哔哔个没完算啥本事,有能耐,你找上大将军或者至尊去理论啊?!

给朱桓气的,憋了半天都憋不出半句话来。

没办法,朱桓是真的不敢去找这两人抱怨……一个是军中第一人,威望之高,朱桓再怎么“耻于人后”都不敢排到人家前面去。

另一个,是东吴至尊……吃饱了撑的,为这点事儿去上书,那不是找骂呢嘛!!!

朱桓对这两人,是真的不敢,但全琮那个阴阳怪气的语气,说完后还一脸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朱桓那个气的啊,直接拂袖而去。

回到自己的营帐内后,朱桓是越想越气,越想越憋屈……就差当场淘换自己营帐内的案几了。

偏偏这个时候吧,朱桓的一个亲卫,不知道是吃了什么脏东西了,脑子被堵住了……他居然主动近前,想要劝解一下朱桓。

“将军虽有大才,然此事依小人看,全将军亦无大错,乃上命……”

得,话还没说完,就被朱桓给一脚踹飞了。

怪只怪这名亲卫不会说话,居然还替全琮辩护,说什么他没错……朱桓能听得了这个?!

当下恼羞成怒,直接一脚踹了出去,把自己的亲卫踹出去一丈远,顺带的把人也给踹的吐血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