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页(1 / 1)
('
朱桓到底是常年练武的人,马上将军,讲究的就是一个腰腹力量……一脚踹出去,力道可不小。再加上作为朱桓的亲卫,根本就不会对朱桓有什么防备,这一脚结结实实的挨了不说,踹的位置也有点不巧……正中胸口。然后吧……嗯,就被踹吐血了呗。踹完了之后吧,朱桓也有点后悔,但……事已至此,他能说什么。自家亲卫,自家养的,就跟自家下人是一个道理……反正也没出人命,稍微安抚一下,多给些钱财药物,让他好好养伤,这事儿也就过去了。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军中的军正来找朱桓,而且很不巧的,看到了朱桓把人踹飞吐血的事情。军正,管的是全军军纪……你朱桓在私底下怎么打骂亲卫,他军正可以当看不见,但这事儿就发生在自己的眼前,军正再装眼瞎,军中军纪就彻底完蛋了。因此,军正深深的看了一眼朱桓,立刻转身,准备把这事儿告诉军中主将全琮,让他来决断。朱桓一看这架势还得了,自己刚刚在全琮那边吃了一个憋,这事儿要是再闹到全琮面前去,让全琮看自己的笑话,那自己的脸面还要不要了。因此,朱桓立刻吩咐左右亲卫,先出帐去拦截一下军正,自己赶紧跟受伤的亲卫交代一下,串个供,就说是在角抵时一时不慎受伤的……糊弄过去再说。可等朱桓这边刚刚串供完毕,准备出来找军正解释的时候……朱桓愕然的发现,军正居然已经不见了。朱桓当时就怒了。特么让你们留个人你们都留不住,还能干什么吃的?!一时心头怒火起,老毛病又犯了……一人一脚踹了过去。而偏偏这个时候呢,得到了军正回报后,全琮打算亲自来找朱桓,说道说道。你踹自家亲卫,我管不着,毕竟咱们大吴是世兵制,那也算你家私兵,生死你自己负责就好。但你在军营中,不遵守军纪,当着军正的面动用私刑……这多少要有个交代的。不是说全琮认为这是多么大的事情,这年月主官打罚下属那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朱桓这个,多少有些性质恶劣了。恶劣的地方不在于打罚下属,而在于当着军正的面都敢打罚下属,这基本等同于视军纪如无物。这要是一个交代都没有,那军纪可就废弛了。所以,全琮过来,一方面是自己作为主将,发生了这种事,不能不来。另一方面,全琮也是希望随着自己的到来,朱桓能稍微收敛一点,然后自己再寻机给他一个台阶,把这事儿给糊弄过去,也就算完了。结果,全琮看到了一人一脚,两个亲卫在他眼前飞了出去。这事儿……上报吧!!!第1008章 虚实之战真不是他全琮要故意找事儿,实在是朱桓太过于不给面子了。全琮以为,自己都到场了,朱桓至少表面功夫要做一下吧。结果这货居然还当着自己的面,一脚踹飞一个亲卫,这是在打自己的脸面。再加上之前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让全琮认为,朱桓还是不服自己。这两脚,就是踹给自己看的。所以,全琮完全没有要替朱桓遮掩的意思。而朱桓呢……如果不当着全琮的面,他最多也就是骂两句,回头多给些银钱,让这俩亲卫好好修养一下,这事儿也就过去了。但当着全琮面,朱桓不仅没有收敛,反而还真的当着全琮的面,继续殴打下属。最后还是军正看不下去了,叫来了军正队的人,直接把朱桓控制住,这俩亲卫才算是逃过一劫。只是,这事儿,军正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再当是一件小事处理了。再加上全琮也不想替朱桓遮掩,这事儿,全琮直接写军报,一式两份,一份送给在江陵的周瑜,一份送给了在建业的孙权。然后……全琮按兵不动了。朱桓的事情没有解决之前,肯定是不能再继续执行分兵作战的策略了。军中军心不稳不说,除了朱桓,也没人能分兵作战……这种情况下,全琮觉得,一动不如一静,免得节外生枝。而全琮这么按兵不动,反倒是造成了文聘的疑神疑鬼……文聘也不敢有什么举动,连出兵试探都没有。全琮一看,本来是无奈之下的举措,居然还能收获这么好的效果……当下继续按兵不动。一方面,是等待至尊那边对朱桓的处罚,是继续在军中留用,还是押解回建业去处置。另一方面……既然文聘都没有任何动作,那自己也同样达成了自己的战略目的,牵制住了文聘,不让襄阳军南下支援江陵。就……继续按兵不动吧。本来事情进行的还挺顺利的,都快半个月了,文聘依然龟缩在襄阳,樊城一线,不敢轻易出击。可谁知道,突然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一个莽子,带着一万士卒,居然主动出击,朝着全琮的驻扎点冲了过来。这下,不动是不行了。也好在,对方只带了一万人过来,而全琮手里,也有一万人……只要能击退这一万人的进攻,那么襄阳守军就更加不敢轻易南下支援江陵了,全琮的战略目的,依然能达到。所以,全琮到这个时候,还是有信心的。作为第一个响应上大将军号召,对自己的世兵加强陆战训练的人,全琮对自己麾下士卒的战力,还是很有信心的。诚然,东吴军整体战力,确实不如曹魏方面,跟蜀汉的步卒也有些许差距……但那说的整体状况,全琮认为,自己采用上大将军的策略训练的自家世兵,战斗力就算不能跟曹魏的精锐士卒相比,但跟蜀汉的一般郡兵相比,还是战力要更强一些。因此,面对来袭的寇封,全琮领兵,出寨迎战,一点都不带怂的。在排兵布阵方面,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全琮把自己的两千世兵放在了最前沿的部分,以此作为箭头,来抵挡蜀汉军的进攻,两侧辅以江夏郡兵,只有后军,是朱桓所部的世兵。如今朱桓暂时被扣押,他所部的世兵,全琮是真的不敢用以大任,但同样,如果不用朱桓所部的世兵,那么这次出战,全琮反倒会陷入兵力下风……摆在后军,以防万一,总是好的。甚至于,全琮乐观的估计,可能真的不需要到动用后军的地步,自己就可以击溃蜀军,获取胜利。而这个信心,是建立在全琮自己精心操练的世兵上的。然后吧,全琮就被打脸了。当然,这个打脸,不是说全琮所部被寇封的上庸兵全面压制,轻松击溃……全琮的心血,还不至于这么不值钱。只是呢,全琮对自己所部世兵的期待,有些过高了。有一说一,全琮用周瑜的操练法训练的自家世兵,在陆战能力和军阵配合上,确实是要比左右两翼的江夏郡兵强一些,但,这还不足以在正面直接击溃寇封的上庸兵。寇封的上庸兵,也不是什么普通郡兵。别忘了,早年张溪初从军之时,他的练兵之法第一个训练的对象,就是寇封所部兵马。寇封可以说是一点一点的见证这张溪是怎么练兵的。不说完全掌握到练兵精髓,并且举一反三吧,但依葫芦画瓢的能力,寇封还是有的。再加上寇封所部上庸兵,常年只保持着两万五千人的规模,而上庸兵一直以来只负责镇守东三郡,几次出征都没有大规模的战损,军队的战斗力,一直保持的不错。虽然比不得诸葛亮和张飞等人亲手操练起来的大汉北军,但也算是汉军中,少有的几支精锐部队……起码战斗力要比一般的郡兵要强。如果说全琮的世兵对上大汉的其他郡兵,说不定能稍微占点上风,但对上上庸兵嘛……没处在下风,已经算是全琮练兵有方了。就这样,全琮诧异于自己的世兵居然无法在双方交战中占据上风,而寇封,其实也同样惊讶于,东吴军的陆战能力,居然能成长到这个地步……如此一来,寇封更加担心身在江陵的张溪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