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页(1 / 1)

加入书签

('

一方面,赶紧写军报,向前线的上大将军汇报这个事情,另一方面,赶紧通知在公安渡口守备的程咨领兵回守公安,自己带着三千士卒,即刻去回援武陵县。

吕岱已经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弥补自己儿子所犯下的过错。

但问题是,石苞能乖乖的呆在零阳县不动,等着吕岱上门来攻打么?!

很显然,就是吕岱都不敢有这样的奢望,他要是石苞,现在肯定会急行军,前往偷袭武陵县。

现在吕岱唯一能祈求的,就是守卫零阳县的吕据能稍微有点警惕心,不要让石苞有机可乘。

此时的石苞,却已经领兵在偷袭武陵县的路上了。

攻下零阳县后,石苞根本就没有在零阳县多停留哪怕一刻钟,他直接下令,让自己麾下的八百士卒换上了东吴军的军服,打着东吴军的旗号,亲自带领着这支军队,直奔武陵县而去。

而石苞的目的,就是要装成吕凯的败兵,去诈开武陵县的城门,攻取武陵县,彻底控制这里的东吴军粮草。

只要没有了足够的粮草供应,那么东吴军想要攻克江陵,就是痴人说梦了。

而他,石苞,也必然会因此,一战成名而天下知,建功封侯,指日可待。

第1017章 陆凯

当周瑜接到吕岱战报的时候,差点一口气没能喘上来。

武陵郡,尤其是郡治武陵县的重要性,没人会不明白,那是前线十万大军一半的粮草供应基地。

一旦那地方失守,大军粮草就只能通过长江水运,从江东地区调粮……这个补给线太长了,而且以江东现在囤积的粮草,要供应十万大军长期作战,根本不可能。

武陵县绝对不能丢。

周瑜当即下令,分兵一万士卒过江,交给吕岱指挥,让他务必保证武陵县的安全,击溃那支蜀军残部,保护好粮道。

做完这个应急处置后,周瑜坐在自己的军帐内,总感觉心里闹腾,一口气上不去,下不来的……发现端倪的陆逊赶紧询问,是否要让军中军医过来替上大将军看一下。

大家其实都知道,这些年周瑜的身体状况算不上太好,虽然还不至于影响领兵作战,但过于操劳的话,上大将军的身体也会吃不消的。

因此,对于周瑜的身体状况,陆逊等人是非常关心的,只要周瑜有些不舒服,就会让军医来诊治。

但,周瑜摆手,拒绝了陆逊的建议。

不是没看过,而是军医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来……只说是体虚阴寒,多加休养就可以了。

每次都这么说,连周瑜都觉得,是不是自己和麾下的将军们,有些太过于小题大做了。

虽然有些不舒服,但静坐一会儿,平复了内心的不安后,周瑜也感觉好受多了。

再一个……现在留给东吴军加强进攻的时间,也不多了。

全琮发来军报,说蜀军的襄阳援军,已经到了葫芦口,如今全琮和朱桓正在全力阻拦。

水军的朱然也回报,说是江陵水军残部数千人,已经撤往巴郡,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巴郡应该也早有准备,并不是没有可能出兵来支援江陵。

现在再加上后方武陵遇袭……这次进攻荆州,果然还是补给线拉的有点太长,兵力也有些过多了。

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攻破江陵的话,再这么打下去,恐怕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变数。

因此,周瑜思考了一下,决定还是再次分兵。

分兵一万给陆逊指挥,让陆逊带兵去进攻宜都郡,堵住益州蜀军来援江陵的通道。

同时下令朱然,主动往长江上游的巴东郡前进,一方面增加对巴东郡的威慑,另一方面,从水路侧翼,配合陆逊进攻宜都郡。

逆江而上进攻巴东郡是不太可能的,那一段长江水域水文情况太过于复杂,哪怕以东吴水军的精锐,也不敢说有多少获胜的把握,但失败,基本就是一败涂地的结果。

因此,水军方面,给与巴东郡压力,让他们不敢轻易走水路来支援江陵就好。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堵住所有江陵援兵的救援通道,给自己攻取江陵,争取更多的时间。

至于身后的武陵郡……真的就只能交给吕岱去救火了。

事实上,这也是周瑜最为担心的一路……武陵县屯粮重地,可千万不能有失啊。

而就在周瑜担心后方武陵县安危的时候,石苞已经领兵抵达了武陵县城下,正在对武陵县发动强攻。

诈门的计策,还是失败了。

其实严格来说,武陵郡太守吕据并没有识破石苞的诈门计策,但架不住武陵县内,有个在协助吕据统筹后勤粮草的陆凯在。

陆凯本来是在朱然麾下效力的,但因为在上次公安防守战中,陆凯的表现还算不错,得到了朱然的认可和赏识。

因此,在这次进攻荆州的战役中,陆凯被朱然推荐给了周瑜。

而周瑜正好也需要一个心思细腻,能统筹后方粮草供应,同时也有一定军略能力的人来协助吕据驻守武陵县,就把陆凯留在了这里。

吕据的能力很一般,但他到底是吕范的儿子,而吕范跟周瑜之间也是老战友的关系了,所以太守的位置,还是吕据来做,但实际上在武陵县负责具体事务的人,却是陆凯。

当石苞冒充吕凯的残兵,来到武陵县城外,要求吕据开门接纳的时候……吕据在慌乱之中,其实并没有怀疑石苞。

毕竟零阳突然遭遇到蜀军上万人的反攻,手里只有两千兵力的吕凯,在吕据看来,根本不可能守住零阳。

他没这个能力。

而零阳一旦失守,吕凯撤往武陵,一则方便逃命,二则也是来通知吕据蜀军来袭的事情,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是合情合理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吕据自己有点被吓到了。

吕据虽然自觉能力比吕凯要强的多,但手里也只有三千老弱残兵,守着武陵县这么大一个粮草基地……自己也守不住的啊。

当时的吕据,根本没有心思去琢磨城下的“吕凯”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他现在满脑子都在考虑,一旦守不住武陵县,导致前方大军后勤断粮的话,自己会是一个什么下场。

再加上城下的“吕凯”一再催促吕据开门,说什么“蜀贼就在身后,若不开门,迟则生变……”

吕据差一点,就直接下令打开武陵县城门了。

万幸,被赶来的陆凯给劝阻了。

“太守何以认定,城下之人,乃是吕凯?!”陆凯赶来后,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

这个问题也把吕据从惶恐不安的情绪中,稍微拉出来了一下。

“城下之军,军旗,军服皆为我大吴所有……”吕据下意识的回答了一下,然后自己也琢磨过味来了。

如果零阳县真的被蜀军攻破了,要找出几百件东吴军服和几面东吴军旗,并不是什么难事吧?!

吕据自己也开始怀疑了。

陆凯一看吕据终于是回过味来了,赶紧继续劝说道,“如今时值日落,天色将暗,城上看不真切,若贸然开城门,万一城下之军是蜀贼佯作,我等如何当之?!”

吕据一听这话,更加觉得陆凯说的有道理了……怎么就那么巧的,这支残兵败将就在天色将暗的时候逃到了武陵县城外,要求自己开门接纳呢?!

别真的是蜀军假扮的吧?!

但……

“若当真是我方败军,我等闭门不纳,这……”吕据还是有些犹豫的,问着陆凯。

陆凯也是无语了,说道,“太守,军中法度,临夜不开城门。纵使城下真是我军败军,亦当遵从此令。可命城外军士绕道武陵县南门外,就地休整,待明日天明,甄别无误后,再令其入城。”

这么简单的军中应对策略,陆凯就不明白了,吕据为什么会不懂。

随后,陆凯就明白了。

“若此……吕镇南面上,恐不好看。”吕据如是说道。

陆凯闻言一愣,但随即,明白了吕据的意思:如果城下真的是吕凯的败兵,吕据闭门不纳,生怕将来面对吕岱的时候,不好交代。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