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页(1 / 1)

加入书签

('

胡奋也是拼了命了。

一方面,这是胡奋职责所在,他领兵过来的本意,可不是要击破魏军的左翼防线,而是要护卫张飞周全。

可问题是,张飞杀的也太快了,一路直接杀穿了出去,而胡奋却只能跟在张飞的身后,还被魏军的左翼防线给拦了下来,只能困在阵中不停的厮杀。

另一方面……胡奋全程看到了张飞带着一百多亲卫杀向了三千人的军阵,并且在一通厮杀之后,射出了那令人难以置信的一箭。

胡奋看到了这场大战获胜的希望,同时也在张飞的鼓舞下,燃起了极大的斗志。

老将军年近七旬,尚有如此之勇,自己若是再不奋起,岂不令天下人耻笑?!

胡奋顿时也不管不顾,直接冲到了自己所部士卒的最前面,用最不要命的打法,一路以命搏命的冲击,终于是趁着魏军慌乱之余,率兵杀了出来……而代价是,胡奋身中五创。

但这个时候,心情激荡之下,胡奋根本感觉不到任何的痛楚,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出三将军。

杀出重围后,胡奋没有进行任何休整,继续冲着眼前的敌军冲杀了过去,誓要救出困在阵中的三将军。

而随着胡奋杀到,再加上主帅现在确实就在自己的眼前被人一箭射中……最终,这三千人的偏将,选择了领兵后撤,并没有要跟胡奋拼命的意思。

就这样,魏军偏将放弃了最好的立功机会,让胡奋终于是接应到了张飞。

而张飞在看到了胡奋领军赶来,一阵心安之下,只觉全身无力,然后两眼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第1027章 桃园重聚

司马懿没挂,活的好着呢。

肩胛骨中箭嘛,又不是胸口中箭,就算是最后不幸伤口感染,也没那么快的挂掉。

所以,现在的司马懿,在自己的军帐中来回踱步,苦思着破敌策略。

前几天的那场约战,司马懿怎么想,都觉得自己输的窝囊。

一百三十余步啊……这射程都能赶上床弩了,居然还能飞来一支利箭,而且直插自己的肩胛,把自己直接射落马下。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当看到张飞主动往三千人的军阵里撞的时候,司马懿根本没当回事……不到两百人的队伍,去硬抗三千人的军阵,除了找死外,反正司马懿是无法理解这么做的动机的。

以至于,当时虽然亲卫建议自己稍微后撤或者更换中军位置,尽可能避开战场威胁,司马懿直接拒绝了。

军中主帅,位置是不能轻动……主帅一动,象征着主帅位置的大纛也必须跟着移动。

战场之上,士卒是很难在混乱的情况下看清楚主帅在哪儿的,全凭一杆大纛认人……大纛移动,不管是后退还是偏移方向,都会严重影响军中士气。

能不动尽量还是不动的好。

至于战场威胁……还是那句话,一百三十余步,怎么就能一箭射过来的呢?!

中箭后的司马懿,一方面是百思不得其解,一方面也是中箭加坠马,疼的有些精神恍惚,一时间反应有点慢。

而等到他听到战场中传来“司马懿已死”的声音,顿时知道不好。

自己不在大纛之下,军阵中出现这样的传言,如果不能尽快平息,让己方士卒安心的话,这场仗就不用打了。

为此,司马懿立刻起身,挣扎着想要重新爬上自己的战马坐骑,做出一副无碍的样子出来。

但……

“将军……箭……羽箭……”

亲卫小声的提醒着司马懿……你老人家肩膀上插着一支羽箭,然后就这么重新上马,伫立在大纛之下,那不是整个战场都知道,你老受伤了么?!

结果当然比“阵亡”要轻很多,但也好不到哪儿去吧?!

司马懿一听亲卫提醒,立刻也反应过来了……可现在这里是战场,哪有让司马懿来拔出箭矢,处理伤口的时间?!

“莫要吱声……速速斩断箭杆!!”司马懿发狠的说道。

亲卫一听这话,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狠心抽刀,一刀斩断了箭杆……给司马懿疼的,差点当场翻白眼的晕过去。

到底不是战场厮杀汉,司马懿的身体素质也比不得那些传统武将,没有当场晕过去,已经算司马懿平日里没有懈怠锻炼了。

好不容易等司马懿缓过这股劲,在亲卫的帮助下,草草的给自己的肩膀裹上麻布止血,然后立刻翻身上马……却发现,已经来不及了。

诸葛亮的应变太快了,如今整个战场上,汉军都在压着魏军打,魏军已经出现了节节后退的溃败迹象。

这前后都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啊。

而司马懿立刻让人去传令,说自己活的好好的……但这里面,也有个问题。

胡奋那句“司马懿已死”的话,是在两军交战的战场上喊出来的,传递到两军士卒都知道,用不了多久的时间,而司马懿派人往前方战场去传令,从传令官出发到传令到前军,至少需要半刻钟的时间。

这之后,还要加上互相分辨到底谁说的话更可信之类的时间……司马懿期望的稳定军心,并没有立刻到来。

再加上,前军士卒听说了“司马懿已死”,再加上汉军全面进攻,早就已经没有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军心和士气已经散的差不多了,正在往后撤退,而这个时候,后方督战官又传来了“征西大将军尚在”的命令,要求全军继续进攻,挡住汉军的进军……这到底是进还是退,谁也没个准主意。

司马懿不传令还好,这一传令,反而魏军内部出现了混乱了的局面,一部分人在反身往前进攻,一部分人则继续往后撤离。

一看到战场局势已经变成了这样,司马懿也是无奈了……就一刻钟多一点的时间,诸葛亮真的是一点机会都不给自己。

而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是约战。

司马懿立刻下令全军撤退,鸣金收兵……承认约战失利,全军后撤,再寻其他攻城良机。

而诸葛亮嘛,比起司马懿来说,他可要守规矩的多……按照约战规定,追杀五里后,同样下令收兵回城,不做过多纠缠。

这场约战,诸葛亮以四千余士卒的伤亡为代价,一战击败了司马懿所部兵马,保守估计,司马懿所部的伤亡,应该在七千以上。

看似,是一场完胜,但现在,诸葛亮也高兴不起来。

张飞和胡奋的伤势,是现在诸葛亮最担心的事情。

尤其是张飞。

胡奋虽然身中五创,但他好歹还是站着回来的……虽然是被他的亲卫搀扶着,走路不太利索,但他年轻,受的伤也是一些皮外伤,大概休养个把月就能重新上战场厮杀了。

可张飞,他是被人从战场上用板车给抬回来的,而且本人更是昏迷不醒。

跟随张飞一起出战的五百亲卫,最后回来的,只有十三个人……可见此战的惨烈程度。

一场大战,胜了固然鼓舞军心,但要是因此折进去一个张飞……这场仗到底算赢了还是输了,可就真的不太好说了。

为此,诸葛亮下了死命令,不仅要求军医,而且还在洛阳城内遍访名医,全都请来给张飞治伤,务必要保全三将军的性命。

但……张飞的年纪太大了,而他受的伤,也太重了。

全身受创十四处,三处枪伤,两处弩箭伤,九处刀伤,双手经络断裂……不管是军中的军医,还是洛阳的名医,都只能摇头叹息。

这样的伤势,哪怕是年轻人都不一定能挺的过来,何况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将。

生死全凭天命——这是洛阳城内,所有医生的共同判断。

事到如今,诸葛亮也不敢再心存侥幸了,立刻让人修书,送去汉中,让随军到汉中的张飞长子张苞,速速赶赴洛阳,准备见张飞最后一面。

但……路程还是太远了,诸葛亮也不确定张飞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为此,不得不让关银屏和邓艾暂时放弃军务,随时守在张飞的身边。

毕竟,这两人也是张飞的侄女和侄女婿,是如今洛阳城内,张飞唯二的亲人。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