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页(1 / 1)

加入书签

('

大战之后的第四天,张飞终于从昏睡中慢慢醒来……嗯,这次是清醒的状态。

之前张飞不是没有醒来过,但每次醒来,就只是嘿嘿的傻笑,对关银屏倒是还能好言相待,但对邓艾就……嗯,反正没少说胡话来着。

而这次,是张飞第一次,处在清醒的状态。

张飞也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这点,他心里有数。

但……

“城外魏贼可退?!”

张飞用嘶哑的嗓音,问着在他床榻的关银屏。

关银屏略微犹豫了一下,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邓艾……邓艾赶紧接茬,说道,“三将军放心,魏贼已退,洛阳平安。”

张飞一听这话,笑了一下,权当没听见,继续看向自家侄女。

就邓艾小子说谎的本事,连他师父十分之一都没有……老张只是性格直爽了一些,但不傻。

还是向自家侄女寻求答案的好。

关银屏显然也更加了解张飞,因此,她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道,“上次东门外大战,丞相大获全场,斩首两千……然魏贼势大,如今依然围城,只是数日未曾攻城了。”

张飞听完这话,这才微微点头,说道,“如此,倒也正常……丞相何时能到?!”

前半句,张飞是对关银屏说的,但后半句,就是在问邓艾了。

邓艾那个郁闷的……老张是多不喜欢自己啊?!

迷糊的时候说胡话也就算了,怎么清醒了,依然还是对自己一副嫌弃样的?!

但既然张飞问了,邓艾也只好回答,“艾已命人前去通知丞相,想来不刻即到。”

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后,张飞没再理睬邓艾,而是继续跟关银屏说着话。

没一会儿的功夫,诸葛亮终于是赶到了张飞的府邸之内……一路急赶过来,诸葛亮甚至还有些气喘吁吁。

而张飞看到诸葛亮到了,立刻让关银屏扶着自己起身……诸葛亮一看,赶紧上前阻止,扶张飞重新躺下。

“三将军,且保重身体要紧。”诸葛亮如是说道。

而张飞却是摇头微笑,说道,“老夫的身体,老夫清楚……将死之人,再休养也无用矣。”

诸葛亮张嘴,想说什么,但突然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而张飞,却是继续在说话。

“洛阳战事,全赖丞相,今魏贼虽一时挫败,却依然围城不去,可见魏贼不肯善罢甘休……丞相还需小心,不可大意。”

“天子年轻,威望不就,日后全赖丞相辅佐……迁都之事,请丞相代老夫向天子请奏,不拘洛阳或是长安,天子当亲临前方,振奋军心,以身作则,成就大汉三兴。”

“外戚干政,乃两汉弊政,丞相不可不详察之。当今皇后,虽为我女,但不可恃宠而骄,我子身为外戚,亦当言行谨慎,遵守法度,不可逾矩。我子我女,若有后宫,外戚干政者,丞相皆可斩之,不需顾念老夫情面。”

“老夫去后,大汉北军,当归天子亲领,不可授于他人……若天子国事操劳,可遣中护军姜维,翊军将军文钦,虎威将军毌丘俭等将节制,却不可轻易授予虎符兵权。此事,烦请丞相代老夫上奏,请天子决断。”

交代完这些国家大事后,张飞这才看向了诸葛亮身后的关银屏,邓艾两人……微微招手,将两人叫到榻前。

“我子鲁钝,不成大器,望你夫妇二人,看在往日情分,照拂一二,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如此,老夫亦无虑也。”

说完这句话,张飞这才如释重负的笑了一下,重新陷入了沉睡。

在梦中,张飞似乎回到了涿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看到了熟悉又陌生的人和事,以及……那一片梦中的桃花园。

园中,两个魁梧的大汉,一高一低,转身看向了他。

熟悉的面庞,熟悉的身影,熟悉的言语对话……虽然张飞已经听不清两人到底在说什么,但张飞知道,他们一定是在等着自己的到来。

张飞略微错愕后,脸上露出了好久不曾出现的笑容,疾跑着,奔向了两人……

建兴八年九月十三,大汉西乡侯,车骑将军,一代名将张飞,因伤势过重,薨于洛阳。

第1028章 谁比谁更烂

司马懿约战大败,挫动军心,反攻洛阳,遭遇了不利。

但随即,司马懿就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张飞因伤势过重,在洛阳城内亡故。

而导致张飞亡故的原因,正巧也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那一场约战。

虽然司马懿知道,张飞的亡故,对于攻克洛阳城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但……现在司马懿却正好需要这么一个消息。

一方面,可以重新提振军中士气……咱们虽然在正面战场上败了,但四舍五入的也算是斩杀了敌军大将,输了,但没完全输。

另一方面……司马懿需要用这个消息,给自己在大魏朝中,重新争取到足够的信任和时间,来反攻洛阳。

洛阳城东门之外的这场约战,双方的战损倒是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这场大战的政治影响力,却比所谓的战损更加重要。

司马懿输了这一仗,河东,河北,甚至兖州,都开始出现了不小的动荡声音……司马懿根本不用想,一旦这个消息传回到邺城,自己到底要面临怎么样的弹劾声音。

所以,司马懿必须要拿出一些能说得过去的战绩,来替自己站台,证明自己依然能控制住反攻洛阳的局势……虽然很不要脸了点,但张飞亡故的这个消息,司马懿也是可以拿来利用一下的。

因此,在司马懿送往邺城的战报中,张飞的亡故,就变成了在战场上被魏军围攻,最后伤重不治。

要说错吧,也没错,张飞确实是因为战场激战之后,伤重不治而亡的。

但问题是,司马懿压根没提,是张飞一箭射中自己,导致军中军心涣散,最后才被诸葛亮抓住机会击败魏军的。

所以,这封奏报,送到曹叡面前的时候,就给了曹叡一种“虽然我们略有小败,但却斩杀蜀贼大将”的感觉。

嗯,如果不是夏侯霸派人送来的军报,详细描写了这一场大战的过程,曹叡说不定还就真的相信了。

而把夏侯霸的军报和司马懿的奏折放在一起一对比……曹叡是又气又怒,偏偏还无可奈何。

气的是司马懿居然开始玩这种小动作,谎报军情,糊弄自己了。

这种领军大将,纵使才能再出众,作为皇帝的曹叡,也是不能容忍的。

一个皇帝,可以容忍你失败,但绝对不能容忍你欺瞒……司马懿犯了大忌了。

但……曹叡是真的无奈啊。

因为,司马懿和夏侯霸送来军报奏折的同时,身在弘农郡的曹真,也送来了奏折。

与其说是奏折,倒不如说,是请罪的文书。

司马懿是打了败仗,但跟曹真比起来,司马懿一战伤亡了七千余人,还真的算是不错的了……曹真那边,可是差一点就全军覆没了!!!

一看到这封战报,真的,曹叡就纳闷了——自家族叔打别人都打的顺风顺水,酣畅淋漓,怎么一遇到蜀贼,就那么的拉胯了呢?!

真不怪曹叡这么想,实在是……曹真这次在弘农郡打的,还不如前几次在关中对阵蜀贼时候的表现呢。

本来一开始曹真打的还行,不管是强渡黄河,攻入弘农郡,还是一路平推,攻破渑池,逼的蜀贼只能退守新安……新安后面就是函谷关,而函谷关后面,就是洛阳了。

换句话说,只要曹真一路继续这么平推下去,以三万并州军一路推平过函谷关,形成对洛阳的合围,那么反攻洛阳的成功率,就能达到六成以上。

可就在这个时候,曹真被人偷家了。

坐镇关中的赵云,突然带领两万蜀贼援军,从潼关进入弘农郡,直接进攻曹真的后路,同时也是粮草囤积地的陕县。

这里面,就有一个非常离谱的事情,实在让曹叡无法理解。

当年你曹真也曾经打过潼关守卫战,潼关对于弘农的重要性,曹真不应该不知道……可为什么曹真在进入弘农郡之后,居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分兵去取潼关,而是选择一路无脑的向东推进呢?!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