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页(1 / 1)
('
再结合领兵在东郡渡河的主帅是张溪……这俩一致认为,这其中恐怕是有诈。“大将军,老夫以为,此番蜀贼进攻重点,恐还在河东二郡。”陈矫资历老,他想了一会儿,第一个对曹爽说道。“哦?!”曹爽听闻,微微点头,说道,“陈司徒之言,可有凭据。”陈矫站起身来,走到军用地图前,微微观察,然后说道,“老夫以为,此番蜀贼北攻之计,依然是兖州故伎,一虚一实,互相策应,前后夹击……故此番东郡蜀贼虽兵分两路,然最终还是会合兵一处,如此才能起到偏师之效。”“东郡偏师北上,其意一在牵制郭伯济所部,使其不敢轻离冀州,接应河内,而二,恐怕是意图攻取朝歌,切断河内与冀州联系。如此,进,可威胁邺城,促使我大军撤出河内,回防冀州,退,亦可策应河内夏侯霸将军分兵驻防,削弱河内守卫。”“故此,老臣以为,蜀贼偏师必攻朝歌,还请大将军速速派人,加强朝歌防卫,不可使其失于贼人之手。”陈矫这一通分析,给曹爽听的连连点头……可贾逵听着吧,总觉得好像哪里不太对。陈矫作为三朝老臣,他当然是有一定的军略才能的,但到底有多少,贾逵还真的不好说……以太祖武皇帝和太宗文皇帝看人用人的眼光,陈矫逐渐淡出军营,从事政务工作,恐怕就是最好的解释。陈矫的这一通分析吧,你也不能说他错,毕竟,从延津渡口北攻滑县的魏延所部,一旦击溃了这里的守军,是没有道理不去进攻河内重镇朝歌的。占据了这里的话,那么整个河内的魏军就会被关在河内郡之内,遭遇诸葛亮大军的围殴,要撤退的话,就只有退入并州一条路可以走了。而这条路,显然是太远了,一旦撤走,诸葛亮和魏延合军的话,直接进攻继承,从河内郡撤退的魏军是根本来不及绕路撤回邺城的。理论上讲,贾逵也想不到蜀贼不攻朝歌的理由。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蜀贼干嘛还要分兵进兵,张溪去进攻滑县又有什么意义?!帮魏延牵制郭淮的黄河主力守军?!理论上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这种可能性有多大,贾逵是真的不好说。而且,以郭淮的能力,他不可能看不到朝歌的重要性,他已经提前在朝歌安排了夏侯玄在那里守卫,再根据他上报的黄河防线防御战略,还会在第一时间下令驻守滑县的乐綝领兵后撤,退往朝歌合兵。这么一来的话,蜀贼没有足够的兵力优势是无法对朝歌造成威胁的,而根据战报显示,魏延手里大概也就五万人……蜀贼的分兵,反而变成了丧失攻坚能力的败笔。贾逵觉得,张溪不太可能是能做出这种战术选择的主帅。因此,贾逵认真思考了一阵后,还是主动开口,说道,“大将军,陈司徒……以臣下之见,蜀贼分兵渡河,事过蹊跷,若欲北攻朝歌,岂有主动分兵之理?!”“故此,臣以为,蜀贼所求,依然在黎阳,还请大将军下令给郭淮将军,令其小心行事,不可掉以轻心,误中蜀贼奸计!”贾逵这话一说完,曹爽还没说话,陈矫就已经摇头了,说道,“梁道此言,却有些虚了……分兵渡河,却有些许嫌疑,却安知此不是蜀贼瞒天过海之计?!再者,蜀贼若意在黎阳,汲县及黎阳有共计七万人守卫,他张元长只有五万余人,纵是有天大的能耐,又如何能击败郭伯济?!”这话问的吧,贾逵一时间也有些语塞了。是,张溪是天下名将没错,但人家郭淮也不白给啊……当然,最重要的是光论兵力的话,郭淮占优,而且郭淮是防守方。这方面,就算是贾逵,也无法反驳陈矫的说法,郭淮靠着七万人和自己一手打造的防线,要是再守不住张溪的五万兵马强攻……那就真的在黄河边找个地方跳下去吧,没脸见人了。贾逵无法反驳陈矫,但贾逵的自觉总是告诉自己,觉得这个事情有哪里不对,但是……军议之上,是不可能用所谓的自觉来说服主帅的。除非这个直觉,是主帅本人诞生的,并且对此深信不疑……但很显然,曹爽不是这样的人。因此,见到贾逵无言以对后,曹爽立刻采纳了陈矫的建议,让桓范去传令在邺城的预备队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接应朝歌。而就在曹爽做出这样的决断没几天……前线来报,魏延在占领滑县后,继续领兵北上,往朝歌而来。第1173章 佯攻朝歌按照郭淮诱敌深入的作战部署,乐綝在魏延领兵渡过黄河,完成兵力集结后,并没有在滑县跟魏延所部纠缠,而是保存实力,直接后撤至朝歌城内,汇合了夏侯玄。滑县距离朝歌,大概有四十里左右的路程,因此乐綝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撤兵计划。而魏延,在占据了滑县后,确实向着朝歌城进发了。倒不是魏延头脑发热,临时改变了作战计划……毕竟事前都已经跟魏延说清楚了,这次北伐,朝歌是不能太快速的攻下的。但是呢,作为前线主将,魏延当然也有自己临阵应变的权利和能力……魏延还是觉得,都占领了滑县了,如果不打一下朝歌的话,多少是说不过去的。就算要东进,也必须要给自己争取到足够去汲县支援的时间。按照魏延的考虑,如果自己在攻下了滑县后,立刻掉头东进,确实可以快速的去进攻汲县,但是呢,朝歌距离滑县实在是太近了,恐怕魏延这边上午出发离开滑县,下午在朝歌的魏军就会得知情报,立刻派出快马向汲县甚至是黎阳示警。因此,魏延觉得,倒不如先领兵往朝歌而去,做出要进攻朝歌的架势,逼迫朝歌的魏军向黎阳求援,然后自己再虚晃一枪,快速撤军东进……这样就算朝歌的魏军发现情况不对,前后两封战况完全相反的书信,应该也能让郭淮犹豫一下,给自己拖延一点时间。就这样,魏延带着自己五万兵马,兵临朝歌城下。而朝歌城内的乐綝和夏侯玄两人,几乎是稍微商量了一下,就立刻做出了自己的反应。乐綝立刻向黎阳派出了快马军使,告知魏延已经兵临朝歌,希望郭淮迅速按照战前部署,派出援兵。而夏侯玄,也立刻派出快马,向邺城的曹爽汇报,让曹爽可以提前应对。两人都没觉得魏延进攻朝歌,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倒不是这两人没脑子……一来,人的名,树的影,魏延作为季汉方面的军方第二人,也是天下名将,亲临五万大军进攻朝歌,他们不能不重视。另一方面,朝歌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可以说是邺城西侧的外围防御圈,蜀贼北伐,不可能不打这个地方。因此,两人都不觉得魏延进攻朝歌,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但接下来,不对劲的地方就来了。当魏延领兵抵达朝歌城下,立寨之后,就按兵不动,毫无动静。一没有主动挑战,二没有命士卒出城去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如果不是在朝歌城楼上隐隐的能看到蜀贼营地内有炊烟飘起,有人形闪动,两人都怀疑,城外是不是一座空营。可问题是,连续两日,魏延一点动静都没有,这让守城的乐綝和夏侯玄,多少都有点心里不安定。魏延到底要干什么?!这个时候,乐綝和夏侯玄两人,对如何应对魏延奇怪的举动,有了一些分歧。乐綝是认为,他们的本来职责就是守卫朝歌,不管城外的魏延到底是在玩什么阴谋诡计,既然他不选择攻城,那么咱们按兵不动既可……反正着急的也不是大魏。但夏侯玄却不那么认为。夏侯玄认为,魏延如此用兵,必然有诈。虽然不确定他在搞什么阴谋,但既然他的行为举止这么诡异,那就有必要领兵出城一探,查看虚实,这样才能更好的守卫朝歌。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