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6页(1 / 1)
('
司马懿也问过马隆了,问他有没有办法能解决配重式投石车的威胁,而马隆对此,也表示相当的棘手。不是马隆不会造投石车,他其实也会。但问题是,马隆造不出射程那么远的投石车,哪怕他现在是防守方,可以占据城墙的高度优势,他也依然无法做到。但是吧,这事儿也不是没有解决的余地……马隆表示,如果司马懿能给他抢回来一台配重式投石车,让他弄清楚配重式投石车的内部关键结构,那么他就有把握可以仿制。哪怕自己的仿制品射程依然不如正品,但应该也不会相差太多,再加上城墙的高度优势,也许可以通过对砸,击毁蜀贼的配重式投石车。马隆的这个要求,顿时也让司马懿相当的为难。确实,这是一个能够破坏蜀贼攻城利器的好办法,但问题是……就司马懿对张溪的了解,这货现在造投石车的目的,未必是真的为了攻城。很有可能,这小狐狸就是要以配重式投石车为诱饵,引诱自己主动领兵出城作战吧。没有了城墙的保护,以蜀贼士卒的个体战斗力,以蜀贼弩兵那个覆盖面极广,射击时间极长的弓弩手……出城作战,风险可不小。能不能抢回蜀贼的配重式投石车不好说,自家士卒的伤亡肯定是小不了的。要是一次抢不成功,来回那么几次……魏县就要再次陷入守军不足的危局之中了。可如果不出城去……张溪必然会顺水推舟,将计就计,配重式投石车越造越多,最后依靠这些投石车生生的砸塌魏县城墙的。到了那个时候,魏县一样守不住。这事儿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司马懿来回权衡,最后还是决定……出城一战。毕竟不打是肯定城破,打了还有一线生机。但,也不是简单的就领兵出城去跟蜀贼硬拼,这需要等待时机,必须一击必胜,抢回马隆需要的配重式投石机。可经不起这么来回的折腾。另外,司马懿加派了侦骑,四散出击,争取尽快找到蜀贼在进军河北的屯粮地……近十万士卒,进攻河北已经两个月了,没有屯粮地,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司马懿已经有了一些猜测了。从蜀贼这一路北伐的路线来看,蜀贼的屯粮地应该会在从内黄到黎阳一线……如果从大军补给便利的角度来看的话,白沟到黄泽一带,就是非常合适的屯粮地。只要斥候能侦查到蜀贼的后勤屯粮地,司马懿在分兵出击,纵火烧之,则魏县之围,必然可解。第1185章 河内变化司马懿在魏县,跟张溪互相对峙,斗智斗勇……此时的河内战场,却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秦朗领兵弃守河阳,北退到野王县……诸葛亮并没有犹豫不进,他毫不客气的占领了河阳,并且主力西进,只留下马岱在孟津渡,柳隐在北中城驻守。这一手闹的,夏侯霸有些按奈不住了。你说要是诸葛亮依然率领主力在孟津渡,围攻温县的话,就夏侯霸手里的五万多郡兵,他是真的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坚守城池,阻挡蜀贼进军。可如今诸葛亮率领主力去了河阳,在孟津渡只留下马岱率领两万士卒留守,在北中城也只有一万郡兵……这是个好机会啊。如果夏侯霸能攻下孟津渡,彻底切断蜀贼北伐的中路大军的粮草补给线的话,那么河内郡内的十几万蜀贼,恐怕就成了瓮中之鳖,逃都没地方逃。可问题是……这事儿虽然看着诱人,可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啊。夏侯霸本来就是资质不错,熟读兵书之人,再经过这些年的历练,也是成长了不少……这事儿怎么看,都有点像是诸葛亮要引蛇出洞,故意留下的破绽啊。万一攻不下孟津渡,温县还被诸葛亮暗度陈仓的回军给攻破了……那整个河内郡的局势,就会彻底崩溃。因此,在诸葛亮刚刚西进河阳的那十几天里,夏侯霸始终是内心有纠结,不敢轻易出兵……一直到乐綝率领着两万士卒,增援到温县。夏侯霸再次有蠢蠢欲动的想法了。十几天的时间过去了,诸葛亮应该已经领兵到了河阳,自己在温县这边压力骤降……在这段时间内,也没有看到诸葛亮有任何回兵增援孟津或者北中城的做法,可见未必有诈。而随着乐綝领兵到来,温县有了援兵到来,可调用的兵力,一下子有近八万人了。哪怕留下乐綝的两万人驻守温县,自己领兵出击……虽然依然有些冒险,但是吧,成功的概率可比之前要高的多。突然之间出现的形势变化,并且变得对大魏有利……夏侯霸是真的不想错过这么一个机会。当然,夏侯霸也不是没有脑子的人,贸然攻打孟津或者是攻打北中城,都没那么容易。孟津的马岱善用骑兵,步兵作战能力如何并不清楚,但孟津渡口经过蜀贼多年修缮,各种防御设施稳固,短时间内要攻下来,恐怕是没那么容易的。而北中城虽然城小易攻,但那边的守将是柳隐……这是一个以擅守而闻名天下的将军,防守手段层出不穷,要一战而克之,也没那么容易。所以啊,强攻这两个地方,都不是上上之策。夏侯霸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要用围点打援的策略。他先率领大军围攻北中城,吸引孟津渡的马岱主动出兵来援,然后在半路上伏击蜀贼,击溃马岱所部……只要击溃了马岱,再顺势追击,追回孟津渡,就有可能一战而夺孟津渡了。而孟津渡口失守,进入到河内的汉军粮草就被断了,以蜀贼近二十万人的粮草消耗,恐怕只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这些蜀贼就会丧失战斗力,不战而溃了。夏侯霸想来想去,觉得这个策略还是有可行性的,只是,其中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自己一旦围困北中城了,怎么能保证来援的是孟津渡的马岱,而不是在河阳的诸葛亮。是,孟津渡距离北中城更近,但问题是,孟津渡的重要性蜀贼不可能不知道。而在河阳的诸葛亮虽然距离更远,可诸葛亮身边却有十几万人可以调配,一旦北中城遇袭的话,柳隐坚守一时,诸葛亮从河阳派来援兵,才是最正确的应对。因此,要想让孟津渡的马岱出兵救援北中城,那就必须要想办法,让诸葛亮在河阳暂时抽不开身。而这个事情,就需要秦朗那边配合了……夏侯霸赶紧给秦朗写信,诉说了自己的计划,并且寻求秦朗的帮助。实话实说,秦朗接到夏侯霸的书信时,内心是很犹豫的。秦朗这个人吧,别的不太在行,但就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的水平,领兵被动防守还行,但要让自己主动出击,去牵制住诸葛亮……开什么玩笑。那可是诸葛亮,蜀贼的丞相。虽然吧,这个时空的诸葛亮并没有历史上的那么变态和吓人,他的很多战绩都被某人瞎搅和后,被分摊到了很多人的身上,完全达不到“雍凉不卸甲,中原不释鞍”的地步。但是,这些年诸葛亮镇守河洛地区,压制的司马懿和陈泰都毫无办法,只能闭境自守……仅靠这个战绩,就足够证明诸葛亮的含金量了。秦朗在河内郡镇守也有五六年的时间了,对于诸葛亮,他也有了最直观的了解……他可不觉得就自己这两下子,能够跟诸葛亮过招。因此,秦朗对夏侯霸的战术,其实是很怀疑的……就咱们得水平,真的能一战重夺孟津渡,进而逼退诸葛亮亲自率领的这十几万蜀贼?!可是呢,秦朗多少还是有点战术眼光的,夏侯霸在信中所说的战术,秦朗经过仔细的研究后发现……好像还是有点道理的。确实,蜀贼在河内郡的兵力布置有些西重东轻的意思,如果能像夏侯霸计划的那样,重新攻下孟津渡北岸,那么真的有可能一战而定河内。而且就算不成的话,夏侯霸也有资本退回温县,继续防守……最多也不过是跟现在的局势持平而已。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