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页(1 / 1)
('
而满宠呢,确实如诸葛亮所料的那样,根本不相信诸葛亮会故意放开北门防守……不管怎么想,满宠都认为,东门才是自己最合适突破的防线,也是唯一可选的方向。这是由轵县附近的地形所决定的。轵县以西,大多是山地,山路崎岖难行,容易被蜀贼追击缠上。轵县以南,是诸葛亮主力大军的驻扎地,这里有诸葛亮安排的大量弓弩手,哪怕满宠要突围,恐怕在面临这些弓弩手的箭矢攻击下,也不会有太好的下场。轵县以北就更不用说了,从一开始就被满宠放弃掉了。这么一来,可不就只剩下东门可以突围了嘛。而且,往东面突围有个好处,那就是轵县以东是大片平原区域,而满宠最锋锐的突破利器,就是自己手里的一万骑兵……骑兵,在平原地区作战,有战力优势。因此,满宠识破了诸葛亮的分兵之计后,又在轵县坚守了六天,预判秦朗已经领兵退回野王后,还是安排自己的退兵策略。这六天的时间里,因为诸葛亮就没有认真攻城的意思,因此满宠手里的军卒伤亡并不大,建制保存还很完整。因此,满宠首先选择的,就是在南门,对诸葛亮的主力大军,发动了数次反攻。目的,就是打断诸葛亮的攻城频率,同时引导诸葛亮,重新把目光放回到正面战场上来。在连续反攻了四天后,满宠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第五天一早,轵县守军还是如之前一样,继续兵出南门,对蜀贼的营地发起反攻……而当反攻进行到中午左右的时候,轵县东门突然打开,满宠亲自指挥骑兵,开始突围作战。以一万骑兵打头阵,试图冲破蜀贼的第一道东门防御阵线,紧接着,后面就是步卒跟上,在骑兵撕开的裂口处突围……能突围出来多少算多少。甚至于,那些还在南门外跟蜀贼激战的魏军士卒,本来就是满宠的诱饵,能不能突围出来,满宠是不报什么希望的。有时候,为了大局,就必须要有牺牲……这种事儿,满宠可是真的干得出来的。只是吧,满宠终究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诸葛亮。诸葛亮都已经把满宠算计的那么明明白白了,又怎么可能算不到满宠真正的突围方向?!诸葛亮其实也没做别的应对,他只是把原本配属于他中军的五千诸葛连弩手,调到了东门,交给胡奋指挥而已。以你,当满宠命令骑兵突击开路,撕开蜀贼防线的时候,迎接他的,就是满天的箭雨。一个照面下来,魏军的骑兵一下子就损失了三百余骑。更别说,诸葛连弩的最大优点就是连射,而且射速极快……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魏军骑兵还没等接近汉军的阵线,就已经损失了快两千骑兵了。眼看这种情况,满宠也没办法……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如果不趁着这个势头冲出去,下次再想要有这个机会,恐怕就太难了。因此,满宠只能硬着头皮,不断下令催促骑兵继续冲阵,而自己,也只能是带着步兵,冒着箭雨快速跟上。现在,就是拼命的时候了。满宠这么一拼命,顿时给了胡奋很大的压力……有一说一,骑兵的兵种优势在平原区域发挥的威力还是很大的,就算有诸葛连弩帮忙,汉军的第一道防线现在也已经岌岌可危了。而被魏军突破了第一道防线,闯入汉军的军阵后,一旦陷入混战,诸葛连弩就无法发挥效用了。为此,胡奋也必须立刻做出决策。到底是继续硬顶,能拖一时是一时,还是主动后撤,冒着阵型松散的危险拉开距离,继续保持弩箭的攻击距离。胡奋在脑海中飞快的来回权衡,最后决定……拖。胡奋对自己的指挥能力没有信心,他不认为自己能做到在这么混乱的局势下,还能有效的指挥士卒后撤重新布阵……一旦选择后撤,必然会被魏军骑兵突破。那么,胡奋就只能是选择硬顶,尽力撑到南门的诸葛亮分兵来援。另外嘛……不就是拼命吗,跟谁不会似的。第1196章 退守满宠最终还是没能从轵县东门突破成功。一方面,是胡奋带着自己的亲兵,亲临阵线前沿指挥作战,鼓舞士气,稳定防线。另一方面,轵县南门的诸葛亮来援的速度,比满宠预计的,要快的多。在诸葛亮的及时增援下,胡奋稳定住了防线。满宠眼看骑兵在不断战损后,已经很难再保持冲击力了,撼动蜀贼东门防线了……再不撤,恐怕所有骑兵都得交代在东门外了。因此,满宠不得不暂时退回城内,继续坚守,等待下次突围的机会。只是……好吧,其实满宠也知道,这次突围失败后,自己已经很难再寻找到下次突围的机会了。突围失败,骑兵损伤近半,步兵损伤四千余人,其中还不包括被满宠派到南门外去吸引火力的那部分士卒……那部分士卒在得知满宠从东门突围后,顿时明白自己已经沦为了弃子,军心涣散之下,很快就崩溃了,逃的逃,降的降,就没多少人是逃回城内的。也就搭着诸葛亮的目的是困住满宠,而不是攻占轵县,否则的话,诸葛亮如果顺势攻城,轵县恐怕是旦夕可下。只是这么一来,诸葛亮恐怕就来不及去策应胡奋,真的会让满宠带着骑兵和至少两万步卒突出重围去的。所以说啊,诸葛亮的头脑,始终是最清晰的,他一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次把满宠重新堵回轵县后,反倒是让秦朗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先一步领兵退回野王县,跟夏侯玄汇合后,秦朗确实还是很担心满宠的安危的。虽然在撤兵断后的问题上,两人闹得有点不愉快,但是吧,后来秦朗也想明白了,满宠突然翻脸,却选择了这么危险的断后工作,大概是担心自己的安危,生怕自己以身犯险。因此,在退回野王县后,秦朗也试着跟夏侯玄商议,是不是由夏侯玄率领两万兵马,靠近轵县,如果遇到满宠突围出来,还能稍作接应。可就在秦朗和夏侯玄商议完毕,准备整兵出击的时候……满宠给秦朗的书信,送到了野王县。在识破了诸葛亮的战略计策后,满宠就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往四个城门的方向突围送信……东,西,南三门的传信心腹都被拦截了下来,就北门那边,因为防守兵力过少,还真的让满宠把书信传了出去。因此,在秦朗退回野王县的四天后,他还是接到了来自满宠的书信。满宠在信里不仅告知了诸葛亮的战略目的,同时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让秦朗汇合夏侯玄后,两人立刻一起领兵回防朝歌,以备不时之需。满宠也不知道夏侯霸在温县能守到什么时候,秦朗和夏侯玄退回朝歌是不是还来得及……但做,总比不做要好。可秦朗和夏侯玄两个人,却对这样的策略,有些犹豫。一方面,是因为朝歌距离野王县虽然远,有三百多里路,但按照这个时代的军队行进速度来说,这些距离,大概也就是行军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夏侯霸就算再无能,守温县半个月的时间,难道还做不到么?!另一方面,如果秦朗和夏侯玄一撤,那么在轵县的三万步卒和一万骑兵,就等于是没有了后路,足足四万余大军,可不是说抛弃就能抛弃的。这么大的责任,就算最后能守住朝歌,事后朝廷追究起来,也是有过无功的下场。就算以秦朗和夏侯玄的特殊身份,两人都有点承受不起。尤其是秦朗,除了没有这么大的魄力外,他还有点感觉对不住满宠……如果不是满宠拿出节仗,抢了断后的事情,那么现在被困在轵县城内的人,应该是自己才对。那种情况下,满宠为了自己的安危,抢了断后的工作,如今自己在满宠面临危险的时候,怎么可能就这么抛弃满宠,直接撤走呢?!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