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7页(1 / 1)

加入书签

('

换句话说,百姓可以不用这个直千钱,但是你们这帮世家大族必须给我用,而且必须是足额使用。

给顾雍和步骘气的……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能劝的已经是劝了,大帝执意要发行直千钱,他们能怎么办?!

而且,只用于对外贸易,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自身民间经济的损害,只是这中间可能出现的折价和利益损失,交给世家大族去扛……这事儿顾雍和步骘确实拦不住的。

朝政归朝政,世家归世家,就算两人是世家大族的领头羊,但是他们首先还是大吴的臣子,这点节操,两个人还是有的。

扛就扛吧……大不了从今天开始,闭门谢客就是了。

就这样,隔天在大朝议上,孙权下令,铸造新币,应对对外贸易。

大泉当千,就这样问世了。

当这个消息传回荆州后,张溪也是很纳闷……本来张溪还以为,谢宏已经到了大汉这边,要怎么去引导孙权铸造大泉当千,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呢。

结果倒好,孙权自己就把这事儿给干了。

那么换句话说……是不是历史上大泉当千的产生,也是孙权自己的主意,谢宏只是一个背锅侠?!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的话,那谢宏是不是只是一个虚有其名的人物,其实他根本不懂经济?!

这事儿……有点麻烦,张溪赶紧的找来马谡,向他询问这段时间经济战的进展。

而马谡也一五一十的跟张溪汇报了情况,以及接下来准备实行的方案……并且着重强调,这一切的计划,基本都是谢宏制定,自己负责完善执行的。

甚至于马谡这个心高气傲的人,都对谢宏非常的欣赏,认为谢宏有宰相之才。

嘛,这年月,宰相啥都管,所以只要有一个才能确实出众的话,说是宰相之才也不为过。

不过嘛,在张溪看来,如果这一切的计划都是谢宏制定的,那么他这个人,真的就是一个经济鬼才……稍加历练,一个户部左侍郎,甚至是户部尚书的位置,还是能做的。

不得不说,李严这次,是真的捡到宝了。

既然一切都在计划之内,张溪也就没再去管这方面的事情,交给马谡和谢宏两人去操心……经济战,可比军事战耗费的时间更长,一两年时间都看不出什么成效的。

张溪作为实权州牧,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在这个事情上面,他还有其他的政务和军务要处理。

比如说,襄阳郡太守文聘,在延熙十四年的初夏,因为感染了风寒去世了。

张溪据此上奏朝廷,朝廷经过讨论后决定,调任在桂阳郡表现出色的蒯祺回到襄阳郡,担任新一任的襄阳郡太守。

至于桂阳郡太守,则由朝廷直接委派,黄权之子黄崇,出任桂阳郡太守。

很显然,这是一次来自朝廷的试探。

先是把襄阳蒯氏的蒯祺调任回襄阳郡,以作示好,同时调任一个蜀地人黄崇担任荆州桂阳郡太守,异地为官,试探荆州世家的反应。

目的,显然是要进一步的收拢荆州的人事任免权。

张溪对此是无所谓的,毕竟他这个州牧,从上任开始就很清楚的表明过了,他只有执政权,但没有人事任免权。

但是吧,对于这帮世家大族的德行,张溪还是很清楚的,这样的试探,是很危险的。

尤其是现在,荆州还担负着对东吴进行经济战的重任,荆州世家也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来支持大汉搞这个经济战……贸然让黄崇担任桂阳郡太守,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而且,随着文聘的过世,荆州水军再次少了一员名将,尤其是在汉水流域屯兵的朱然,未必不会抓住这次机会,北上进攻襄阳……在军事上,张溪还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军政两边,都有张溪需要去协调和操心的事情,这段时间,张溪也愁。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张溪只能是让王基以荆州刺史的身份去襄阳坐镇,同时带过去钟离牧统领襄阳水军。

接着,张溪以骠骑将军的身份下令,让屯居在巴郡的王濬,率领新组建的三万益州水军南下,和羊衜一起联合进军夏口,威逼江夏。

这么一来,既可以震慑住在江夏的东吴水军,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同时对内也能施加压力,保证荆州世家大族有忌惮之心。

至少,不至于让黄崇莫名其妙的死在从长安到荆州赴任的路上。

只要等到黄崇安全到了江陵,找到自己履职后,张溪再想办法拖延黄崇上任的时间,再跟朝廷来回扯皮,寻找一个更加合适的解决办法就是了。

只要黄崇不亲自上任,张溪相信,自己还是有办法能压制住荆州世家大族们的。

至于桂阳郡的经济民生,则交给石苞代管也就是了。

第1225章 对内妥协

延熙十四年初夏,桂阳郡因为青黄不接,百姓爆发民变。

新任桂阳郡太守黄崇尚未到任,郡内郡丞,督邮群龙无首,各县县令无力弹压,民乱越闹越大,逐渐演变成民乱。

石苞无奈,亲自领兵深入桂阳郡,一边带去救济粮,一边平息民乱,捉拿首恶。

延熙十四年七月,武陵郡五溪蛮三部联合,率领数千人突袭武陵郡和长沙郡交界的屯田所,抢割屯田所粮食,烧毁屯田所两座。

武陵郡太守李球,长沙郡郡丞州泰得到消息后各自出兵救援,半路截杀了五溪蛮三部众,一战溃之,斩杀两部首领,斩首五溪蛮兵三百级。

延熙十四年八月,受上游雨水影响,汉水水位暴涨,屯兵陆口的朱然突然出兵,以张承为先锋,进攻汉津渡,威胁襄阳。

新到任的襄阳水军统领钟离牧率领襄阳水军南下,在汉津渡附近跟张承交战一场,各有损伤,最终逼退东吴水军。

延熙十四年的夏天,发生了这些或大或小的战事……张溪可以确定,这肯定不是巧合。

很显然,荆州的世家大族们,对于朝廷直接委派官吏来担任荆州一郡太守的事情,非常的不满。

虽然说吧,荆州九郡里,也不是没有外乡人当官的,比如说武陵郡太守李球是蜀地人,长沙郡太守石苞是东海人。

甚至荆州牧张溪都是颍川人。

但是吧,不管是石苞,还是李球,这两个人都是当初张溪主政江陵的时候带来的人,而且这两人在荆州一干就是十几年,从最小的县吏一步一步干上来的。

这两人,他们的利益和人际关系,基本都已经跟荆州有了很深的联系了……跟黄崇这个朝廷空降下来的,性质可不一样。

荆州世家大族不是说一定反对外地人来当荆州的官,他们担心的,是这些外地人来荆州当官后瞎搞,影响了自己本地世家大族的利益。

荆州世家大族可以勉强接受石苞和李球,但是,他们绝对不能接受黄崇。

说白了,这还是汉末乱世,造成地方世家大族势大,中央朝廷势弱的后遗症,这帮世家大族们已经渐渐习惯了荆州他们说了算,对于朝廷要加强地方控制权,本能的会有抵触情绪。

而煽动民变,引发叛乱,甚至勾结敌对势力,出卖情报,引发内部危机……这些都是这帮世家大族经常干的事儿。

要知道,当初刘表匹马入荆州的时候,荆州明明没有受到黄巾之乱的影响,但却有高达百余股宗贼势力……要说这些人跟荆州世家大族没关系,谁都不能信呐。

手段还是这么一个手段,但可惜,时机已经不对了。

当年汉末战乱,中央朝廷威信尽失,对地方失去了控制权,刘表这个人又擅长借势而不擅杀伐,因此荆州世家还能继续把持荆州时局。

可惜,现在大汉三兴,已经建立起了一个还算有力的中央政权,而张溪这个荆州牧……虽然张溪一直想让大家认可他是文官,但是个人都知道,这人可是地道的武将出身,军职可是骠骑将军,如今的大汉军方第一人。

别的不说,荆州的军权,从关羽时代开始,就一直是牢牢控制在军方第一人的手里的……以前是关羽,现在是张溪。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