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页(1 / 1)

加入书签

('

不过,这可能是朱翊钧一厢情愿。

无论如何,李成梁现在成了枢密使。

他本人心情是很高兴的,在向朱翊钧谢恩接过圣旨后,就一脸奋意地在枢密院大干特干起来,仿佛焕发了第二青春。

严格来说,李成梁现在已经是属于文官体系。

因为他不再直接带兵,而只能做镇中枢,调兵遣将。

随着这么多年过去,很多中下层官校已经对他这个老帅不怎么熟悉,而他其实已和历史上的大明兵部尚书差别不大,最多也只是一些参将总兵以上的高级将领还认他这个老帅。

戚继光也是一样。

两人都算是出将入相了。

而现在,戚继光主要负责军改,李成梁作为枢密使则要直接执行处置德川家康擅立幕府的事。

李成梁很认真地做着此事,还把一幅日本地图贴在了自己卧室。

此时的德川家康还不知道大明中枢已经要处置他。

在丰臣秀吉被明军俘虏且凌迟处死后,德川家康就在日本本州击败了其他大名,而成为日本本州成为了新的霸主,且自立为新的幕府将军。

但德川家康为了垄断贸易收入,而壮大自己的实力,对自己的控制区进行了贸易限制,只由自己幕府垄断贸易。

而现在,因大明市场主要需求除金银等矿外,已变成奴隶,所以倭国对大明出口的已是奴隶为主。

这跟倭国连年征战,大量百姓生活艰苦有关,尤其因为战争导致大量男丁减少也就剩下了不少的倭女,所以这让倭国贵族很愿意把许多倭女直接卖为奴,而不是配于普通农夫为妻。

德川家康也担心自立幕府会让大明不满,所以他特地在万历二十年的年底对投附自己的大名增田长盛吩咐说:

“你亲自押船去明国,带上重金,以贡使的名义求贡,且想办法买通他们的君臣,让他们同意让我们做幕府,放弃立足利家族为幕府。”

增田长盛答应了下来,且在一个月后出发,往大明宁波而来。

第656章 我们与大明的差距太大了!

万历二十年腊月,在大明刚刚定下新任枢密使,内阁新阁臣张位奉旨进入朝鲜境内时,来自江户的一艘倭船,也到达了大明东瀛教化区的松山港。

这艘船除载有三百名年轻倭女和其他货物与银款外,就是增田长盛一行人。

而增田长盛在到达松山的那一刻,就看见整个松山港一带停泊着许多明军水师战船。

这些战船,大多桅杆皆高耸入云,达十八到二十余丈,船更是高有两三丈,有炮十多门到二三十门不等。

他所乘坐的朱印船与之一对比,就显得特别的小。

接着。

当增田长盛乘船继续往港口深处而去后,他就看见,旁边军港还有更大的战舰,就停在去往下关(马关)的方向,上面竟有上千明兵在训练,还有数十明骑竟在上面跑马。

增田长盛因此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而不禁对跟着自己一起来的酒井家次说:

“我们与唐人差距太大!统一四国,恐遥遥无期!”

酒井家次也一脸愁闷:“听闻这里还不是唐人水师总镇所驻地,而是在长崎!我们现在在松山就看见这么多战船这么大的战船,真不知道长崎会是什么情况,而长崎无疑更加难以收复。”

“本想入唐,没想到反被唐入!”

增田长盛咬牙说了一句,随即他就继续看向松山港。

然后。

增田长盛就因为看见临港市镇人口稠密而络绎不绝,商铺多如繁星,也就忍不住再次感叹了一声,说:

“如今的四国真是富庶,连这松山都商埠云集,再加上路过时看见的许多烟火不绝的村落与杂草皆无、水渠密布的田垄,与之前来时看见的村落凋零、河道雍滞、田地荒芜相比,真正令人不甚唏嘘。”

“是啊,我们江户现在都还不少田园因税重而荒芜着,村郭也还很寥落没多少,没想到被明人据有的四国会比江户更好一些。”

“难道明人不收重税吗?”

酒井家次也心情很是复杂。

增田长盛这里则不由得握了握手中的倭刀,生出了去掳掠一日的心。

因为这里屋舍俨然、粮仓随处可见,田地皆有耕作之人,市镇上还特别多商铺,所列商品也都琳琅满目,不乏金玉珠宝这些奢侈品。

尤其是在看见这里有不少人穿着绸布棉衣后,增田长盛和他麾下的武士们觉得哪怕是抢几件衣服都是很赚的事。

要知道。

如今的倭国刚刚结束战乱。

本州由德川氏统治者。

而九州和四国除龙造寺和大友两家大名的领地外,以及北海道,已俱为大明教化区。

这里面,本州最后结束战乱,所以还很贫穷,生产力还没恢复,不仅仅缺丝绸,棉布都很缺。

所以,增田长盛现在很想率领自己的武士去抢一把。

但增田长盛和酒井家次以及他们一行的其他武士还是忍住了。

一是他记得德川家康交代给他的任务是向明国示好。

二是他也知道现在的大明不好惹,他要是真敢在这里大肆劫掠一番,反而给明国继续在本州扩张的理由。

何况,眼前这些巨无霸一样的战船和甲板上比各个体壮如塔、杀气凛凛的明兵,就在近前,且一看就会心生惧意,也就使得他们不得不更加敛住锋芒,把姿态做得恭顺一些。

正因此。

他们在入港处被一艘大明的市舶司巡警船给拦下来后,也还是表现得非常礼貌,躬身解释说自己不是来劫掠的浪人,是奉命去中土朝贡大明皇帝的贡使。

但大明巡警船的官员还是喝令他们下船先接受讯问。

而增田长盛等也需要在这里的市舶司分司办理好勘合,才能去大明中土出访或者贸易。

所以,他们也还是照办,交出武器,先通过明军丢出的绳索,攀上了船。

上船后,增田长盛等在看见船上的火箭溜与重炮后,就更加老实的挤出了一丝谄笑,见到一官差走过来,就点头哈腰,而在见到司务官后,更是直接跪了下来。

德川家康告诉他要礼貌对待明国官员,他也就尽量让自己卑微一些,也就见到明人官员便下跪,以做到让明国官员放松对自己的警惕,甚至一个上自己,成为自己的依靠。

“你们这些倭人没事就爱往中土去,别以为本官不知道你们是什么心思,又是去了就不想回来是吧?”

市舶司分司派在这艘巡警船上的通关司务官冯吉绪,对增田长盛等倭人倒是没什么好脸色,一见到他们就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就拍了拍自己绿袍官服。

增田长盛回道:“不敢不回!”

冯吉绪对此只是呵呵一笑,一边看着这增田长盛早就写好的申请文书,一边享受着身后一倭女的按摩,随即就问道:“打算去多久?”

增田长盛倒是被问住了,因为德川家康没有给他规定期限。

“我们老爷问你话呢!”

冯吉绪身边一倭奴看不下去,直接持倭扇指着增田长盛厉声喝了一句,且对冯吉绪说:

“老爷圣明,奴才觉得这些人肯定就是想去了不想回来。”

“回来的,一定会回来的,我们打算去一年。”

增田长盛回道。

冯吉绪则道:“这么久?是要去打探我中土虚实吗?”

“不敢!”

“我们只是想去朝觐大明皇帝陛下,瞻仰一下圣颜。”

增田长盛忙小心翼翼地回道。

“带下去,仔细搜他的身,看看他身上还有没有其他文书和利器。”

冯吉绪吩咐道。

于是,增田长盛等便像犯人一样,被拖了下去,排队等着接受更严格的检查。

他们只有被检查通过,才能由县城里的市舶司分司监丞亲自面试,面试通过后才能盖印离开去长崎,然后坐船去中土。

之所以排队,是因为每天要去大明东瀛教化区和中土的倭人很多,而且不少去了就不再回来。

特别是汉语说的不错的,会一到中土就不回来,而冒充汉人,过着免徭役、低商税、高福利保障的上国人生活,乃至还会通过娶底层汉女如从良风尘女之类的方式,获得户籍,进而取得科举资格,进而考取成为士子,乃至成为官员。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