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页(1 / 1)
('
就算汉语说的不行,只能去大明为奴,也会有不错的生活。因而,大明现在对入境的外夷查的特别严。增田长盛等人在经过一番严格的审讯后,总算是有了上岸去松江县的资格,这主要是因为他有政治任务,要为德川家康请封,而底下的官员还不知道皇帝态度,自然也就不好直接阻止增田长盛等人。增田长盛等也就因此最终上了松江港的岸,且往松江县城走去。而他们依旧低眉顺目,甚至当他上岸被一于街市上开铁环的小孩不小心撞到后,他都忍住了,没杀这小孩,还扶住了这小孩,挤出了一丝笑容,然后还用汉话问这小孩市舶司分司走。这小孩给他指了路,而增田长盛一行人也就继续往松山县城临近市舶司分司的城门处走去。在路上,增田长盛继续打量着眼前的一切。增田长盛发现,越是临近松山县城,聚居的村落就越是人口稠密,已经有许多汉人在这里耕作,让这里处处皆是良田,而没有多少倭人。“会不会我们倭人在这里过的很惨?”增田长盛因而问了一句。酒井家次则在这时突然指着一处油坊,对增田长盛说:“你看!那里面有我们倭人!”增田长盛看了过来,然后就看见有许多倭人正在油坊工作,虽然看上去很辛苦,却都穿着棉短袄,有等班吃饭的倭工还在大口吃着白米饭。酒井家次因此走了过来,问着这些吃饭的倭人:“油坊怎么让你们吃这么好?”“这还算好?”“我们以前在宁远侯府于这里开的油坊干的时候,每天还能吃一顿肥肉呢!”“现在这黑了心的新坊主,因为宁远侯府不再做买卖,而从宁远侯府买下我们为奴后,就说我们要干每天干到五个时辰以上,才能吃肉。”一倭工这时回道。另一倭工则道:“知足吧,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总比在京都当奴仆的时候要好。”增田长盛和酒井家次皆面面相觑,无话可说,沉默而回。“中土到底有多不缺粮,奴隶都能吃白米饭。”而到了县城里,增田长盛一边看着城中来来往往的明人与各类明人所开店铺,还是忍不住对酒井家次说了这么一句。酒井家次没有回答,只看向正卖力搬运粮食进仓而一脸笑容的苦力,和身着汉服但却说着倭语而正指挥这些苦力的监工。直到走到一处报亭前面后,他才拉住了增田长盛,指着上面一份大明官报:“你看,他们汉人竟然在松山通过油饼肥田与新式水车,实现水田亩产最高可达五石!”“要是可以,真想抓几个汉人回江户为农奴!”“或许唐人真的比我们更得神明眷顾,也真的更有智慧。”这个时代,对于倭人而言,亩产二石已经是高产,所以酒井家次对此也就感到很是惊愕。增田长盛也是一样。他看着这份报纸瞩目良久,然后想到了在港口处看见的大量粮船和粮仓,就不由道:“现在我倒是更想去中土看看了,看看那里是不是真的无人知饥寒之苦?”第657章 一统天下是帝王的责任增田长盛这么一说,酒井家次也跟着说道:“我也一样,连这里都如此富足,只怕明国本土会更富贵如天境。”接下来。东瀛市舶司分司倒是没有为难他们这一行人,给了他们来中土的勘合。增田长盛一行人便带着三百倭女和许多商货钱财于十日后到达了定海,也就是后世的宁波。嘉靖二年六月。因定海发生了倭人争贡事件,定海许多边民因此被倭人屠掠,史载“两夷仇杀,毒流廛市”,故当时给事中夏言便奏请裁撤浙江、福建市舶司,而浙江市舶司便于当时被裁撤。如今,重设在定海的浙江市舶司是在万历即位后被复设的,而从倭国来大明,主要目的地就是定海。甚至定海本就有许多倭人流浪至此,也有许多当地汉人会去倭国贸易,使得定海一带会有许多汉人会倭语,乃至与倭人杂居。尤其是,万历朝,每天都有许多倭人来这里投附为奴或做生意。也因此,对于增田长盛等倭人的到来,定海的士民已经不紧张也不陌生,只当他们也是来做生意的。而增田长盛等人则在到了定海后,就被定海的繁华所震惊。一时,他只看见楼阁密集如云,满城皆是锦绣之色,蓊蓊郁郁,看不见茅草屋,只有大量砖瓦房,不少台阶高起,檐角雕花,干净的青石板街道,柳色如烟。“果然是富贵乡!”“这些唐人平民住的竟跟我们幕府差不多。”酒井家次在到定海后就忍不住感叹了一声。增田长盛则沉着脸:“我听闻明国正在推行新礼,他们的万历皇帝,以民有求华美之心,以增盛世之景为由,准士民以孝亲礼国之名,起造台阁;现在看来,这定海县城,人人砖瓦楼阁,高台华门应接不暇,当是这新礼推行之故;只是可叹,他们真的会这么富足,没见到乞丐不说,庶民还真的一个个富足到可以起高楼。”“自然跟我们九州与四国许多地方被其占据有关,石见的银,佐贺的金,都进了他们的腰包!”酒井家次说道。增田长盛笑着道:“不应该是这么简单的原因,金银按理只能归于皇室权贵,而要百姓富足,还需要这明国皇帝朱翊钧本身善治才行。”“这么说,这位明国皇帝不仅仅是好大喜功之辈,是真的圣明慈仁?”“若如此,这对于我德川氏而言,不是好事!”酒井家次有些忧愁地说了起来。增田长盛道:“所以将军才让我们来向明国皇帝请封,也希望他们能接受我们的请封,让我们有机会慢慢学习其内政,而不想着直接统御我们。”酒井家次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就无比惆怅地说道:“将军不幸,遇到这样英明神武的大帝,只能乞其恩德,不能有一统天下之心。”……“朕作为天子,当令天下一统,即便不能国统,也得文明一统!”“浛儿,将来你做了皇帝也是一样,这是你我的责任。”“一个帝王如果放弃了责任,没有了进取之心,就不仅仅是身亡,也会国破族灭,使天下生灵惨遭涂炭。”“你最近也看了朕让翰林院最新统计的历史人口数字变化,应该知道,每一次君王不德失去进取之心而导致亡国后,会导致多少人口于短时间死于非命!”在增田长盛与酒井家臣感叹天下尽归德川氏的同时。紫禁城。朱翊钧正临雪而立在殿宇下,看着对面白了头的假山,对刚刚放学回来的朱常浛说起了天下与文明的事。当然,朱翊钧口中的天下和增田长盛等倭人口中的天下不是一个概念。朱翊钧口中的天下已经指的是全世界。而增田长盛口中的天下则只是日本四岛,也可能包括大明和朝鲜。因为日本其实一直就有占据大陆之心,从织田信长到丰臣秀吉,都曾有过“入唐”的心思。历史上,丰臣秀吉更是把这一想法付诸了实践,只是还没打到大明就被大明的主动出击给破灭了。太子朱常浛听朱翊钧这么说后点了点头,然后就说道:“父皇,正好,儿臣有份礼物,想献给您。”“什么礼物?”朱翊钧有些期待地看向眼前这个长子问道。太子则从袖中取出了一份画纸,递到朱翊钧面前说:“这是儿臣画的世界全图,根据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和西夷人的笔标注了山川与岛屿,还在上面一些地方按照儿臣自己的想法,添加了运河和城关边墙,比如非洲接壤奥斯曼这里,和美洲中间这里,儿臣想着如果开条大运河,那派兵伐欧与逐鹿美洲是不是就更容易了?”朱翊钧则接了画纸过去,展开后认真看了看,然后拍了拍太子肩膀说:“想法不错!”“中国自始皇帝开始就开渠兴水利,你想到这点,也算是受了本族文明影响,只是也要记住隋炀帝的教训。”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