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页(1 / 1)
('
朱翊钧肯定了太子后,就又补充了一句。朱翊钧接着又问道:“你有给你的师傅们看吗?”“没有,要是给他们知道,他们又要吵起来,应该说是打起来。”“父皇,你没说错,人一旦预设了立场,是很难被说服的,儿臣的那些师傅,很多只想自己代表道学,自己成为天下唯一的圣人,兼容并包在他们那里行不通!”“还是申先生更有胸襟,既容许朱王之学并立,连罗王之学也被容纳,甚至李贽之流,他也没在给儿臣的信里说他不对。”太子忍不住吐槽起自己的老师们来。朱翊钧点了点头,也没有因此教育太子,只笑道:“你不管他们对不对,只做自己的判断就是,然后也不要试着去说服谁,只做筛选。”太子点了点头。朱翊钧则又看着手里的画纸:“这幅全图,你可以拿去给元辅看看,让他给你指点指点,在这些地方设城合理不合理。”太子拱手称是。……“启奏陛下,臣议后认为当对天下军户子弟五年启蒙进行免费教育。”“目前需预增设八百五十二所卫所学校。”“其次,还应在各卫增设医九百六十五所,以建立伤残军士退伍后的医疗保障体系。”“另外,还要拨款三百万两银元于各卫建造集体住房,保障军士住有屋。”“还有,因年老或伤残退伍者的补贴皆提至每月五两银元。”内阁首辅戚继光最近一直忙着军改的事,为此,他还在于政事堂和执政公卿们商定好初步军改方案后,就对朱翊钧简要提起了方案内容。朱翊钧听后就道:“这样的话,就意味着支出要进一步增加,内阁度支司这边能做到明年增加的国库收入增加之数可以超过军改增加的支出吗?”“回陛下。”“臣做了估算,是能的。”“而且,臣已和王阁老一起商榷后,想从明年开始,商议起征奢侈税,以遏制言路常提的天下奢靡成风现象!”“这样做,既算是崇尚节俭之德以回公论,也算是鼓励富贵者在以追求物欲奢靡的同时也要追求精神之高雅,而让为国家出更大的力,使国家更为强盛,不因奢靡成风而财匮。”戚继光这时奏道。大学士于慎行、礼部尚书沈鲤等听后皆愕然看向了戚继光。朱翊钧听后倒是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朕是不再限制百姓追求华美,是为增税也是为让更多无地百姓可以赖各类行业生存乃至致富,但不是说就鼓励他们竞富比奢。总之,为向尊亲表达敬爱与子弟朋友表达亲爱之意,而给其最华美之物,是允许的,但过奢的话,的确也需要向朝廷表达一下忠心。”接着,朱翊钧又对戚继光吩咐道:“这学校要统一教材,用兴明书院的;另外,卫所还得增设一批综合性的高等学堂与一些专门培训各类技艺的高等学堂,便于军中子弟有优秀者能进一步得到深造。”戚继光拱手称是。朱翊钧接着又问道:“刑律上,你们打算怎么改?”戚继光回道:“回陛下,我们以后任务,当对犯事军户废鞭尸挫骨扬灰之刑,废车裂腰斩枭首和廷杖鞭笞之刑,这里面,违反军纪需惩以军棍除外。”“大辟之刑中,只余绞立决与赐死之刑。”“而绞立决与赐死则只是在涉嫌杀人与谋逆通夷大罪已定后,才由陛下钦定;”“另外,审讯逮拿前需先除籍,否则有司不得逮拿,对于株连族亲,仅限于有谋逆与通夷之罪者株连,止其三族,十六岁以上止于流放,十六岁以下只除籍。”“既要贵军,在刑律上存其体面,是应当的,否则也就算不上是贵人了。”朱翊钧点头回了一句,又道:“补贴的事,能加就加,但务必要盯紧,镇臣就不要负责此事了,派军籍文臣以宪臣身份负责此事。”“陛下圣明。”“臣等正有此意。”戚继光回了一句。朱翊钧颔首:“天黑了,今日就到这里,诸卿且回吧。”“臣等告退。”而戚继光等离开西苑后,沈一贯就忍不住先问向戚继光:“元辅,真要开征奢侈税?”“正是,这一切都要多亏枢相配合。”戚继光笑着看向了李成梁。第658章 改革军户,给孝陵卫老军发银沈一贯和跟着上来的于慎行等公卿听戚继光这么说后,就都看向了李成梁,然后纷纷颔首。李成梁则怔在了原地。没过一会儿。李成梁就挺直了胸膛,说:“为国弃商贸之利,某舍之无憾!”“所以,诸公不必如此看我,别说敝府不再经商,就算还在经营辽东之人参、貂皮,也是会支持开征奢侈税的!”“某虽武夫,也知俭以养德,抑奢富国的道理。”“枢相高义,令吾等佩服。”沈一贯等便拱手回了一句。而戚继光也笑道:“若天下之人皆如公这般不重利,何愁国家不能长治久安。”“是啊!”在场公卿们皆如此感叹了起来。大明中枢的公卿们似乎都很愿意看见李成梁这样重德轻利。其实,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他们的确不能直接说节俭不对,也不能说牺牲自己利益不对。毕竟,这些公卿大臣所受的教育就是要节俭和轻利重义的,而且也常用这个理念,来规谏皇帝和他人。只是,现在李成梁被戚继光这么一捧,而李成梁也主动配合后,也就使得假意之人也无法再通过挑唆李成梁,来阻止奢侈税的出现,还得继续因此称赞李成梁。……枢密使官邸。“这个老戚,当年他给张太岳戴高帽,说他能使大明中兴,现在又给我戴高帽,说我能让大明长治久安。”“他虽是武臣,但比文臣还狡黠,想想都让人来气!”“这下子,天下那些权贵还不得骂死我李成梁?会说是我李成梁无耻,为了功名利禄不惜谄附他戚元敬,当其走狗,而把家里产业都变卖了,为的就是便于他好推奢侈税。”而李成梁则在回官邸后,最终还是忍不住,就对自己儿子李如柏等埋怨起来。李如柏道:“那父亲不配合不就行了吗,或者向天下人证明一下?”“证明个屁!”“大明真正的主人是陛下,不是天下人,他戚元敬是向陛下负责,那老子就只能任他驱使,也只该向他证明,哪有向天下人证明的道理?”“陛下一日不除他戚元敬,老子就得做他的走狗一日。”李成梁骂了一句,然后把一旁案上的茶端了起来,刚送到嘴边喝了一口,就砸在了地上,骂道:“混账,想烫死我吗!”“父亲,你端的时候没觉得烫吗?”李如柏这时问道。李成梁听后看着李如柏:“你什么意思?”“没,没什么意思。”李如柏忙回了一句,且忙转移话题问道:“父亲,军改的事真定了,那些军户真要贵起来了?”“那是当然!”“正利于你们这几个没出息的种,将来也不至于因为没出息而导致老子的孙子辈读不来书,乃至饿死。”李成梁没好气地回了一句,又道:“我们这些军户子弟以后说不定也真的不必向士族靠拢示好,要从将门军户变成士族儒门才能永葆富贵。”……两个月后,南京孝陵卫。啪!啪!“给本宪先打上这破落军户一百棍!竟敢阻止本宪进孝陵,还顶撞本宪。”巡按御史龚云致因拥妓酗酒且还趁着酒兴欲进孝陵卫携妓参观孝陵,而被守孝陵的守陵军户梅海给拦住了。梅海言其不能带着酒味且衣衫不整的入孝陵。龚云致因而大怒,以梅海阻拦他审查孝陵卫营务为由,直接喝令自己麾下兵丁将梅海杖责。梅海因而被打得皮开肉绽,但依旧忍住了疼痛,没有求饶,只喊道:“您酗酒携妓闯陵本就不合官样!等我们指挥到了,他要是让你进你就进,在他来之前,你就是不能进!”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