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1 / 1)

加入书签

('

到了他这个年龄,其实对于名利这样的东西都已经看得很淡了,唯独上心的,是将儒家发扬光大,以及找一个得意门生,传授胸中所学。

如今看来,孺子可教也!

刘盈看向吕雉,发声询问道:“先生是只教我一人吗?刘肥哥哥呢?如意弟弟呢?对了,还有姐姐,她作为父亲的长女,如果不能够识文断字的话,恐怕丢脸的,不止是她一个,还有父亲和母亲!”

反正他今天是难逃一劫了,所以,要死大家一起死!

窗外角落里,正在偷听的刘乐拳头紧攥,要不是身边的小宫女王燕飞死死抓住她,她就要冲进来,暴打刘盈一顿了!

打弟弟要趁早!

此刻的刘盈虽然已经长高了不少,但体重上却远远不如贪吃好玩的刘乐,所以短时间过两招没问题,两招过后,就是单方面的被殴打了……

听到刘盈的话,吕雉微微一愣,稍微思忱片刻,目光中旋即满是欣慰的神色。

没有经受过宫斗毒打的吕雉,此时还是还是旧有的大妇做派,日常对待刘肥等人的时候,都是一视同仁。

在她看来,刘盈在得到名师教导的时候,还不忘惦念家人,实在是难能可贵!

吾儿,有古之仁人君子之风!

坐在下首的叔孙通也是一愣,谦和宽让,这正是儒家士子梦寐以求的君王典范!

这一点上,是那个喝醉了到处找儒冠当尿壶的大胡子所不能企及的!

于是他捻着胡须,满心喜悦地说道:“如此甚好,想来人以类聚,太子殿下如此,诸公子想来也是不凡……”

吕雉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的意味。

刘肥还好,老实本分,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尊师重道这一点上不需要太过担忧。

当然了,刘肥能有这样的表现,离不开刘交打断的那几根戒尺……

至于刘如意,年龄还太小,正处于大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的年纪,也没什么问题。

所以,一切的难点,就在于她的那个大怨种女儿……

完全随了刘邦了,好吃贪玩,不务正业,没有个女孩的样子!

养她,还不如养个胎盘!

一瞬间,想到刘乐所作所为,吕雉只觉得自己的脑子嗡嗡的,用刘盈的话来说,就是血压开始飙升……

但,她在看向满心欢喜的叔孙通时,心中却突然升起几分幸灾乐祸的感觉。

正好,也可以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大儒,是不是真的人如其名。

其实在吕雉看来,自家兄长是最适合成为这个太子太傅的人选。

在妹妹心中,哥哥要么是个一无是处的混账,要么是个完美无瑕的圣人。

很明显,在吕雉这里,吕泽是后者。

只可惜的是,吕泽此刻驻守在南阳郡,负责把守关中的南大门,无暇他顾。

至于同样熟读文章的吕释之,则被自家儿子忽悠着出使林江国去了。

“如此,就烦劳先生了。”

第87章 圈羊

南郡,江陵县。

这里控制江水中游水陆枢纽,不仅极为富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曾经先后有二十多任楚王坐镇此地,虎视中原。

只是这里的名字最初并不叫做江陵,而是郢都。

嗯,其实楚国有个传统,就是把所有建都的城市,都称为郢都……

这一切,都是源自很久很久以前了。

楚国先祖乃帝高阳之子,称。

称生卷张,卷张生吴回,吴回生季连。

季连姓芈,他就是楚国王族的祖先。

周文王时期,季连的后代有一支叫鬻(yù)熊,因为在中原地区受到排斥和打击,辗转到了荆山一带。

鬻熊投靠了周文王,协助周文王父子两代人灭亡了商纣王。

鬻熊生了个儿子叫熊丽,熊丽生了个儿子叫熊狂,熊狂生了个儿子叫熊绎。

熊绎因为帮助了避难到荆山的周公,再加上鬻熊曾经帮助过周文王。

周公回朝后建议周成王分封熊绎为诸侯,于是熊绎就被周成王分封为子爵,有五十里的封地,定都丹阳。

至此,楚国就算正式立国了,并且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认。

后来楚人迁徙到了一条名为‘浧’的水泽边居住,发展生产,休养生息。

随着人口滋生,旧有的土地就不够居住了,于是就排干沼泽,填土造陆。

嗯,而在西方,当罗马被蛮族取代了之后,这种排干沼泽的技术也随之消失不见,直到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之前,亚平宁半岛上,尤其是罗马城的附近,烟瘴丛生,遍布沼泽。

昔日那个辉煌鼎盛的大都市,人口更是少的可怜。

而在楚国,因此地位于浧之侧,所以新建设的城池,也就有了‘郢’这个名字。

此后楚人再度迁都,以江陵为郢都,陆续兼并大小数十个周朝分封的诸侯国,疆域北至黄河,东至大海,西至云贵,南至岭南!

但这一切,都随着昔日白起的大举进攻而日薄西山。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只可惜,愤而投江的屈大夫,没有看到楚人的不屈不挠,在铁与血的交织中,创造了新的辉煌。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但就像是被上苍遗弃那样,楚国在短暂的复辟之后,就此彻底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此时手持节杖,站在江陵城外很是唏嘘了一番的吕释之,在心里再次花式吊打了自己的外甥之后,迈步准备进入这座昔日的郢都,如今临江国的都城。

他今天来,是想要劝说共敖,和吕国还有汉国共同对抗项羽。

至于另一个原因,则是在刘盈的鼓动下,来找共敖商谈通商的事宜。

南郡地处秦末天下大乱的边缘,并没有怎么受到兵祸的侵袭,再有就是经历过百年的恢复,这里重现了楚国在时的繁华。

所以通商之后,汉中的煤铁商社在利用冶金的闲暇之时,做出的一些衍生产品,就有了一个稳定的销路。

比如瓷器,比如玻璃。

尤其是后者,在刘盈这个见惯了后世无色透明款的穿越者来看,这些绿油油,厚薄不均匀的家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工业垃圾。

但在这个年代,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汉太祖高皇帝,搂着那两匹绿油油的玻璃奔马,爱不释手了好久。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玻璃器皿中,灌装的是高度数的蒸馏酒。

嗯,即便是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对于酒水的需求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富人用粮食酿酒,穷人用柑橘,以及一些其他的水果酿酒。

蒸馏酒虽然费粮食,但售价却比普通的米酒,至少要高了十倍不止。

而且酿酒之后,剩下的渣滓也可以用来饲养牲畜。

细算下来,其实是不亏的。

而且,这些粮食即便是不用来酿酒,那些吃不饱的人,也依然消费不起。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这个地广人稀的年代,农民只要肯卖力气,其实一年到头,收获的粮食是完全足够自己吃,并且缴纳朝廷赋税的。

但他们依然赤贫如洗的原因,在于粮价的波动。

丰收之时,粮价跌入谷底,手头拮据的农民因为各种各样的需求,不得不贱卖粮食。

之后,等到粮商们将库存收满之后,粮价随之上涨。

比如在关中,斗米万钱的粮食,就是他们只花了一斗不到十钱的价格收购而来的。

炒作粮食,从来都是暴利。

所以在这个消费能力有限的年代里,使用原始的方法进行酿酒,并不会对粮食安全,以及人民温饱产生任何影响。

相反,刘盈通过在丰收的时候,按照之前粮价的中间价位,大量收购百姓手中余粮的行为,才是造福天下百姓的善举。

举个栗子的话,比如某户农民,家里有五口人,一夫一妻加三个孩子,共同经营着一块百亩的农庄。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