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页(1 / 1)
('
而海带在中国的种植,大约始于一九二几年,而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也是建国之后,为了获取工业用碘,才开始大力推广的。
对此,刘盈决定让这种东西,提前个几千年出现在汉国的大街小巷。
作为内陆国家,这不仅仅是提供了一种风味,而且还能多多少少的为人体补充一点碘,避免甲状腺肿大,也就是大脖子病的出现。
嗯,后世里人们饮食丰富,即便是不是沿海地区,也是不缺碘的。
于是,很多人就甲亢了……
少顷之后,水锅沸腾,刘盈将从鸡头米,也就是芡实中获取的淀粉用水化开,准备给自己做一碗紫菜蛋花汤。
吕雉曾在临别之时反复叮嘱,出门在外,一定要自己照顾好自己。
刘盈对此深以为然,于是在他的车队上,满载着从别的地方很难获取的食材。
而刘盈之所以用锅,却只给自己做一碗,是因为某个仰仗着自己和刘盈多少沾点亲戚的老流氓,已经端着碗坐在那等了。
嗯,曹参。
他算是刘肥的表舅,也因此,后来成为了齐国的相国。
刘盈看了一眼有样学样的韩信,心中感慨,很快,出于对韩信的敲打,他这个汉国的左丞相,将成为看似平调,但其实降级的赵相国。
第114章 干净又卫生!
夏四月,荥阳城。
刘邦看着眼前蹲在地上喘着粗气的汉军士兵,心中在思考一个问题。
议和。
如今正是照料农田的关键时刻,但由于项羽疯了一样的发动进攻,所以这些从关中而来的士兵,就只能钉死在城墙上,将田地留给家中老弱来照料。
但,今年的夏收,必然减产。
因为这个时间在农田中忙碌的,必然是老人和孩子,至于那些身体健壮的农妇,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
养蚕缫丝。
男人劳动,换取的是一家老小的口粮,而女人的劳动,则换取的是全家一年的开支。
所以,刘邦就惦记上了和项羽议和。
等到忙完这段时间,再和对方开战……
只是他这边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好,但因为熊心已死,而准备和项羽重修旧好的范增,却完全看穿了他的本意。
于是,楚军的攻势变得越发凌厉了起来。
要么你死,要么一起死!
嗯,楚军的士兵,也是家中的壮劳力。
而且他们还和汉军不同。
关中之地因为在萧何的强令下,大面积播种冬小麦和冬油菜,所以基本上不存在春播的地域。
也因此,家中粮田最多因为缺少灌溉等精耕细作而减产,却不至于颗粒无收。
而楚地还是春播秋收,故此错过了春耕,就只能等着挨饿了。
这,也是楚军士兵拼死作战的原因。
只要能打破荥阳,攻入关中,则就可以尽夺汉军粮仓,来养活家中老小。
而且,他们中大多数都是洗掠咸阳城的亲历者,自然知晓关中的富饶。
上一次因为时间仓促,其实只掠夺了为数不多的财帛,这一次,他们打算将关中整个过一遍,不放过任何一枚铜钱!
但在楚军阵营中,看似决心死战到底的项羽,其实也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荥阳城坚城一座,他已经将各种手段都用了个遍,可始终没有将之攻克。
汉军的顽强勇敢,刘邦的沉稳自若,都着实让项羽有些震惊。
所以暂时议和,回到彭城修整,顺手收拾了诸如彭越这样的跳梁小丑,也不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
毕竟,楚军士兵错过了春播,以至于这一年都不会怎么好过的事情,和楚国面临的危机,其实不是一件事。
楚地辽阔富庶,只要粮道能够安全,则全军上下是不缺粮食的。
但让项羽想要和刘邦议和的,则是军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流传起了一种说法。
那就是钟离昧季布等楚军大将,统兵作战,亲冒矢石,为西楚的建立立下了不小的功勋,但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
于是,他们准备和刘邦勾结在一起,里应外合,杀死项羽,瓜分楚国的疆土!
项羽最初的时候,自然是不相信的。
他和钟离昧等人并肩作战了很久,属于是能够将后背完全交给对方的袍泽。
但三人成虎,积毁销金之下,项羽心中要说没有一丝疑虑,是完全不可能的。
毕竟,人性这种东西,是不能考验的。
而且人贵有自知之明,项羽平日里是如何对待别人的,其实他是完全清楚的。
只是一想到要将自己的土地百姓分割给别人,他的心中就如同被人拿着一把锥子在乱捅。
每每痛彻心扉,夜不能寐之下,当初的信誓旦旦,就成了下次一定……
但钟离昧等人是否造反,其实并不怎么让他担忧。
毕竟项羽自忱,自己一人,胜过他们所有。
他最担忧的,是传言中提到的另一个人。
亚父范增。
范增作为曾经和项梁一起起兵的复楚功臣,不止在军中很有威信,而且在楚国的官场之中,不乏有拥趸。
而且最重要的是,范增极其了解自己。
如果他和刘邦沆瀣一气,只怕他就真的死到临头了!
荥阳城下,看着伏尸遍地,在汉军的反击中不得不撤回来的楚军,项羽越发觉得范增有问题。
在刘邦提出议和之后,范增极力反对,说这不过是刘邦的缓兵之计,既然是对方先提出的和谈,那么必然撑不住的,就是对方。
范增还特别指出,随着敖仓被焚毁,汉军中粮食短缺的情况,必然比前段时期的楚军更甚。
所以,切莫如同鸿门宴一般行事!
于是这几天的攻城下来,汉军伤亡多少项羽不知道,但楚军阵亡四千多,伤兵近万!
这些,可都是跟随过他在巨鹿战胜过王离,之后一同攻入关中的精锐!
所以,还是先派人去汉军中探探虚实的好。
要是汉军果然如范增说的那样,快要撑不住了,那么他就拼着将家底全部打光,也要一战灭了刘邦!
但要是汉军什么都不缺……
如此,自己的宝贵实力,就绝对不能消耗在这种没有意义的攻城战之下!
想到这里,项羽下令收兵回营,并且让人将项声叫了过来。
这,是他最信任的弟弟。
所以,是使者的最佳人选。
……
三天之后,项声穿着一身赤红色的直裾,坐在吊篮之中,缓缓升上荥阳城头。
这段城墙,很明显被汉军做过手脚。
那些密密麻麻的守城武器已经消失不见,而且汉军中那种几乎是一夜之间就会恢复如初的战棚,在很多关键的位置,也蒙着一层厚厚的油布。
项声看了一眼身边的副使,轻轻摇头。
此人正是楚军中的将作大匠,公输承。
此次他打扮作项声的副使,正是为了近距离的看一眼汉军的诸般器械。
尤其是,那些射击距离近乎楚军一倍,且仿佛长了眼睛一般的投石机。
之前楚军在攻灭九江国的时候,这种仿制自汉军的攻城器械,绝对可以称得上利器二字!
而这段时间来,汉军中使用的其他守城武器,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奇形怪状,但杀伤力惊人!
汉军能够坚守荥阳城,抗衡天下强军的楚军,这些器械当是头功!
但很可惜,他的这种想法完全被汉军看穿。
于是,在汉王舍人魏无知的带领下,项声和公输承走的地方,都是干干净净的街道。
除了士气高昂,井然有序的汉军士兵外,其他任何一个他们想要看到的东西,都没有出现。
日上中天,因为刘邦堵死了城中的很多道路,所以他们几乎是绕了半座城,才终于抵达刘邦在城中的行宫。
只是让项声有些无奈的是,刘邦似乎遇到了什么急事,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出现在他们面前。 ', ' ')
↑返回顶部↑